劉淑芝四平職業大學
基于工作過程的英語導游實務課程設計與實踐
劉淑芝
四平職業大學
通過對英語導游實務課程的序化整合,作者通過多年的實踐經驗摸索出一套高職高專的教學理念和新思路,與導游職業實際工作聯系起來,教學基于導游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模式,對英語導游實務課程教學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并在課堂上加以實踐,與職業零距離接觸,注重職業能力培養,達到教學做一體化課程,真正實現職業教育的目標。
導游;實訓;基于工作過程;課程設計;實踐
教改研究課題:《高職高專英語導游實務課程改革與探索》課題是“吉林省教育廳2014年度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項目批準號:2014ZCY171。
《英語導游實務》課程是高職高專旅游英語專業學生所開設的一門核心技能課程,對應的是導游崗位。本門課程對學生導游崗位能力的培養起主要作用。以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培養為核心,按照導游實際工作過程和崗位特點將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和序列化,以任務驅動為導向,確定了知識、能力、素質綜合指向的教學目標。充分體現了該課程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近年來,社會和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那么給職業教育提出了一個新課題,將高職教育的泛泛的接受知識積累知識變成學生學習實用就業能力給高職高專教師提出一個新課題,即設計出一培養能力為主線的課程設計理念和教學模式。經過多年的實踐教學,摸索出一套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高專教育課程新思路?;诠ぷ鬟^程的課程設計方法實施步驟如下:
第一步,進行典型工作任務分析。通過“旅行社或旅游企業的專家訪談會和畢業生頂崗實習反饋座談”確定英語導游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即接站、致歡迎詞、入店、核對商定日程、景點導游詞講解、購物娛樂、送站、致歡送詞、善后總結工作等流程。以培養學生導游職業能力為主設計每一節課程。按照學生的導游職業能力發展和職業成長規律確定典型工作任務的難度等級和順序,循序漸進的進行課堂導游模擬實訓。
第二步,學習領域設計。在對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的基礎上設計出學習領域,即導游接團后要做導游業務準備工作、制定活動日程、落實接待事宜做旅游團抵達前期的準備工作、旅游團抵達后的服務工作,針對每一個典型工作任務,準確確定所對應的學習領域,給出學習目標、內容和核準學時要求,并將學習領域按照學生的職業成長規律和教學規律進行時間上的排列,得到英語導游實務課程的專業的學習領域課程計劃,完成學習領域設計。
第三步,開發編制學習領域課程課程標準。對整個課程的每個學習領域課程進行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將學習領域變成可以在課堂上的實訓課程,開發編制學習領域課程標準及考試標準。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方法是高職比較流行的課程設計方法,也是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完全符合高職高專的教育培養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為重要目的。
通過隨團帶團技巧和景點講解技能的訓練,提高獨立工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的導游的過程中提高業務操作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導游職業零距離。是學生畢業上手快不用企業回爐培訓,大大的節省了企業的培訓開支。是雙贏舉措。
學生提高反復實訓操作,知識會更扎實,思維更靈活、技能更到位、服務更優秀。而教育工作過程的教學設計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根據《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確定《英語導游實務》典型工作任務,如導游工作認知、地陪導游規范服務、全陪導游規范服務、出境旅游領隊規范服務、散團導游服務、帶團技能、導游講解、常見問題、事故處理、游客個別要求的處理、導游業務相關知識等教學與實訓內容。而工作過程是指要完成英語導游實務課程教學,我們完成導游這一職業工作任務的完整進程,通常情況下包含著“明確任務”、“制訂計劃”、“作出決策”、“實施”、“控制”和“評價反饋”等六個階段。
比如以地陪服務為例基于工作過程設計課程如下:地陪導游規范服務程序訓練單元包括8大任務,分別是:1.準備工作2.接站服務3.入店服務4.核對、商定旅游活動日程5.參觀游覽服務6.娛樂、購物服務等其他服務7.送站服務8.后續工作。教學方法主要采取情境模擬,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現場授課。授課地點分別是導游模擬中心、旅游大巴、酒店、景區、購物店、車站或飛機場、旅行社。
總之,以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培養為核心,按照導游實際工作過程和崗位特點將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和序列化,以任務驅動為導向,按工作過程來設計課程,實現高職高專的培養目標,實現了知識、能力、素質綜合指向的教學目標。充分體現了該課程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在教學過程中形成了“工作過程項目化、職業能力崗位化、學生學習自主化”的課程教學特色。通過對此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實現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為社會培養未來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外語導游人員。
本課程特別注重對學生業務能力的培養,實訓教學內容所占比重較大。因此,學生應充分認識并利用這一點,無論在實訓課上還是在平時,都要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應變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組織能力、社會協調能力、事故處理能力等。
[1]王一.技能大賽后效應[Z].教育與探索,2005,05:56-60
[2]夏魯惠.高等學校畢業論文教學情況調研報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艾昌清.高職教育教學改革[M].廈門: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42.
[4]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45.
[5]劉新.技能大賽效應:外研社,2012∶34
劉淑芝(1964-),女,吉林省四平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語言學外國文學及旅游英語,2014年吉林省教育廳課改項目主持人,2017年5月結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