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稱義,朱曉飛平頂山市工業學校
電子實驗室建設創新實踐
王稱義,朱曉飛
平頂山市工業學校
為了實現電子實驗室建設的創新發展,需要擺脫傳統觀念,結合有效的途徑實現電子實驗室的創新。本文首先介紹了產學研的概念,接著闡述了創新建設電子實驗室與產學研相結合的意義,然后探討了電子實驗室建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
創新;指導思想;建設規劃
機械電子實驗室的建設是實現學生實踐能力的良好途徑,也是契合素質教育的基本方式之一。實現電子實驗室的創新建設,需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素質,提高專業教學的針對性,本文所探討的創新電子實驗室的建設主要以產學研結合為主。
產學研主要是指產業、學校、科研機構等相互配合,這三者發揮各自的優勢,將其優勢有效融合在一起,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先進系統。學校與企業、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主要就是這種形式。當中國的市場經濟發生改變的時候,各大企業迫切需要這樣的方式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企業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和技術成果,與學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能夠充分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同時學校、科研機構也會因此而得到切合實際的人才開發資源。對于機械電子專業而言,其所培養的人才要具備實用性和針對性,除了要具備精湛的技能,還要符合企業的需求。在校期間,通過產學研一體化的培養,學生就能夠實現自身突破,得到創新發展。
將產學研相結合創建電子實驗室十分契合當下的發展需求。機械電子的師生需要課堂以外的第二場所進行學術的交流和實踐。機械電子作為一門十分使用的專業,迫切需要這樣一種創新的實驗室,可以為師生提供交流、學習的場所,為師生提供各種各樣的實驗資源,實現科研項目的開發和轉化。電子實驗室不同于普通的教學課堂,其科研氛圍十分濃厚,尤其是結合產學研一體化的電子實驗室,更可以激發教師和學生積極研發項目。
對于機械電子專業而言,創新建設電子實驗室是專業發展的迫切要求。企業和社會對于該專業的人才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機械電子專業的學生需要優較強的社會實踐能力,并能夠很好地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單純的課堂教學很難使學生有新的突破,因此,需要建設電子實驗室,督促學生不斷通過實驗獲得強大的實踐能力。
產學研一體化的結合學校與企業、科研機構的有效結合,以各自的優勢形成統一整體,這一整體就是產學研一體化。為了實現產學研一體化,充分發揮三方的最大優勢,可以通過建立電子實驗室滿足這三者結合所帶來的優勢。同時,電子實驗室也可以借此收獲十分強大的資源,實現機械電子專業發展的再突破。
目前,許多學校意識到創新建設電子實驗室的意義,同時也在積極研究產學研一體化的方式,將其融入到本校電子實驗室的建設之中,但現階段電子實驗室存在的問題依然不容忽視。
3.1 實驗室的配套資源與產學研一體化要求不匹配
目前許多中職學校的電子實驗室不能滿足產學研一體化的需求,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配置上都比較落后。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是因為中職院校的資金投入力度不足,建設電子實驗室的場地有限,實驗器材相對落后,許多實驗的技術含量不足,不能滿足師生的創新科研需求。二是因為創新性的實驗教學很少。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多為基礎實驗,而且重復性較高,這樣的教學內容很難與產學研一體化相結合。
3.2 綜合和創新實驗較少
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實驗需要以具有創新性和綜合性的實驗為主。但是中職學校的許多實驗主要是以基礎實驗為主,這種實驗內容單一,缺乏與其他學科的結合,這樣必然會難以適應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也會大大限制電子實驗室的建設。當前,許多種種學校的電子實驗室建設步調遠遠落后于當代機械電子技術發展,技術在向前推進,但實驗卻難以創新。
3.3 電子實驗室的制度不健全
目前,許多電子實驗室缺乏完善的制度,或者制度十分不切合實際需求,大大限制了學生的能力施展。有些制度過于古板,嚴苛,有各種注意事項,甚至有些器材不能充分利用,這樣就會使得這些器材成了擺設,實驗室也成了“門禁森嚴”之地,這樣并不利于產學研一體化的實施與開展。
4.1 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比賽
對于機械電子專業而言,若要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的實驗室創新建設,首先要轉變學生的觀念,使學生能夠意識到實驗的重要性。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團隊合作的精神。關于實驗的比賽有很多,這些科技競賽可以充分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并學會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從地方比賽到全國比賽,各種電子設計大賽都可以成為學生參與的機會。這些比賽都具有很高的權威性,由業內知名學者、專家親自驗證,鼓勵學生參加這些比賽,有助于學生具備良好的前瞻性。當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激發后,學生就可以在實驗室進行實驗,這就為創設產學研一體化的電子實驗室創造了良好的機會。
4.2 加強實驗室資料電子文檔的建設
不管是何種實驗,實驗完畢后都要撰寫實驗報告,機械電子實驗也不例外。不過,學生的科研報告總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不規范,或者實驗結果不明確等等。歸根結底是因為,學生即使認真做了實驗,但卻由于資料缺乏而難以形成十分正規、符合要求的科研報告。許多實驗室的資料文檔十分缺乏,尤其是電子文檔的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有些實驗室的紙質資料很多,但是查找起來十分困難,所以就更需要先進的電子文檔。在產學研一體化的趨勢下,電子實驗室需要加強電子文檔的建設,一方面教師要通過不斷搜集和整理相關資料,另一方面要實現電子文檔信息化,與學校的圖書館和互聯網相連,豐富實驗室的資料儲備。
此外,還要改善實驗室的制度,結合機械電子專業的教學目標和產學研一體化的開展,突破傳統觀念,建立全面創新的實驗室制度,為師生的科研做好充分的保障。
綜上所述,電子實驗室建設的創新離不開充分的實踐,結合產學研一體化建設電子實驗室有助于人才的培養,為中職院校的發展保駕護航。
[1]丁金華,王學俊,李明穎,孫秋花,王輝,王立新.產學結合的機械電子實驗室建設創新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01:16-18.
[2]吳迪,畢勝,譚克俊.建設創新型、信息化、開放性的電工電子實驗室[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03:20-23.
[3]王琢,白雪冰,蔡洪剛.大學生電子設計創新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J].高教論壇,2015,07:81-84.
[4]陳冬鶴.以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為導向的電子創新實驗室建設與實踐探索[J].時代農機,2016,06:107-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