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添 山東省淄博第四中學
淺談雄安新區經濟方向
李錦添 山東省淄博第四中學
2017年4月1日,黨和國家出臺具有戰略意義的決策部署,即在河北正式設立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國。雄安的經濟基礎和現實決定了它“綠色+創新”的發展道路。而雄安新區在經濟發展模式上的“試水”,也必然對今后中國經濟區域性、差異性、獨特性的具體方式的選擇提供成功范本和經驗參考。
雄安新區 綠色科技 創新發展
雄安新區的設立,是繼深圳特區、浦東新區之后,黨和國家在經濟發展戰略上的又一次偉大實踐,雄安新區的發展歷程一定要體現出中國智慧、中國特色、以人為本和科技創新。機遇與挑戰并存,雄安新區一定要抓住這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依托有力的地理戰略位置、充分用好黨和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在正視自身困境的基礎上,借助內外兩個平臺,找準定位深挖自身發展潛力,堅持綠色發展、堅持創新發展,走屬于自己特色的經濟發展之路。
1.經濟下滑趨勢明顯,污染嚴重性持續
長期以來,雄安新區一直因經濟規模小,開發力度小和外部介入困難,遲遲難以打破局面。例如,“...然而,近幾十年來,由于持續開發、管理不完善,白洋淀面積不斷萎縮,蓄水量持續減少,...”[1]持續幾年的經濟走低,造成了內外交困。一方面產業結構單一不合理,且目前大多數的規模企業,或是中小微型企業,一個共性特征就是污染性較強。對環境過渡性的開發利用,以及監管制度和力度的欠缺,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壞。針對雄安新區的發展現狀和暴露出的問題,發展綠色經濟已經勢在必行,當然其中的難度也不言而喻。黨和國家出臺的一系列重大經濟決策,勢必對雄安新區現有的薄弱的經濟基礎造成巨大沖擊和影響,未來發展之路亦可謂任重而道遠。
2.信息碎片化嚴重,公共服務體系不健全
創新發展是雄安新區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必要途徑。而創新發展必須依托高度發展的信息化水平。就目前而言,雄安新區的信息化水平尚處在發展階段,相關系統尚未整合。專業人才的缺失,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城市管理信息化的發展水平。同時,信息整合能力的落后,使目前信息利用率低下,信息持有部門間缺少必要的溝通協調,造成了零散無序的狀態。集中反映在行政部門與人民群眾缺少有效互動溝通的機制平臺,對雄安新區未來的發展也十分不利。
3.經濟發展遲緩,外部支持力度有待加強
雄安新區經濟規模小,可持續發展基礎薄弱,配套市場和業務仍處于“空窗期”。我們不能忽視的是,雄安新區的設立,是以國家作為發展后盾的,也就是說,國家在雄安新區的發展問題上,扶持力度很大。在極短的時間內,引入巨額資金,投入更多優惠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像“颶風”一樣,對雄安新區現有的經濟基礎和實體經濟帶來嚴峻考驗。雄安新區目前主要欠缺的是人才、機制和資金。只有這三者在國家配套扶持和指導下,才能有效推動雄安新區的快速健康發展。
1.布局謀篇,做好頂層設計
在規劃方面堅持前瞻性、協同性和約束性原則[2]。主要是國家層面要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出臺總體發展政策。要有即時針對性,符合雄安新區發展實際,解決影響制約發展的制度性、現實性的難題。同時也要具備前瞻性,要打破阻礙經濟發展的制度機制,轉變不適應經濟發展的思維觀念,從雄安新區長遠發展上找準切入點和關鍵點,以點帶面,帶動整體發展。
2.強化環保意識,強調可持續
最好的發展,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雄安新區最大的一個發展瓶頸,是它的主導產業大都是以破壞和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從長遠角度看,必然會被時代所淘汰。雄安新區發展最重要的一步是對自然環境的修復和保護,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堅決杜絕污染型企業進入。要加大循環經濟、綠色經濟比重,引入科技創新型經濟,制定嚴格的綠色發展考核標準和機制。出臺責任追究制度,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全方位立體式管理體系,全力建設環境友好型經濟模式,努力打造宜居型城市范本。
3.完善信息整合,創建以人為本的公共服務體系
加大各類網絡化數字平臺建設,提升網絡覆蓋率,積極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加大對城市基本要素,例如交通、醫療、教育、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數據整合,為城市未來建設和發展提供支持,以實現在城市規劃管理上的精準高效。著力提升數字化、服務化管理水平,以信息網絡為載體,緊緊圍繞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領域和關鍵環節,整合信息資源,在全社會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服務網絡,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
4.建立人才機制,搭建發展因素對接平臺
強化人才引入和培養,把國內外優秀人才引到這里為我所用。同時也要實施“造血工程”,加強自我人才培養,聘請專家學者和高端人才授課、參與重大課題指導具體實踐,學習他們的先進技術、先進經驗和先進思想。另一方面,要從平臺設計上,加速先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實現技術與技術的對接、技術與實踐的對接,使之迅速融合到雄安新區的經濟建設中來,為新區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撐。
雄安新區的設立,是黨和國家在新時期新的發展機遇下,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又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偉大實踐,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提供了具體范本。雄安新區要緊緊抓住戰略機遇,客觀認識自身存在的不足,依托國家的扶持,順勢而為,開拓進取,為自身經濟發展做出積極努力,創造出“雄安奇跡”。
[1]王玨.雄安新區規劃應主打“生態牌”[N].中國環境報
[2]蔡之兵.雄安新區的戰略意圖、歷史意義與成敗關鍵[J].中國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