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然 中國電力財務有限公司東北分公司
試論謹慎性原則在企業會計中的運用研究
張倩然 中國電力財務有限公司東北分公司
謹慎性原則是現代企業會計核算原則的重要組成部分,謹慎性原則對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健康發展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是企業規避風險、獲取更好經濟收益的重要會計原則,同時,在企業會計中按照謹慎性原則進行核算,可以更加系統、準確、直觀的反映出企業的經營情況。本文筆者首先對謹慎性原則基本概念進行概括,然后就謹慎性原則在我國企業中的運用情況以及運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謹慎性原則的對策,以此來促進謹慎性原則在我國現代企業的運用。
謹慎性原則 企業 會計 運用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在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競爭越來越激烈,新時期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面臨著新的挑戰。更好的運用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加強對經濟活動的核算評估,對促進我國現代企業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面對當前比較動蕩的全球經濟市場,謹慎性原則的應用成為經濟發展的必要因素。謹慎性原則是減少或者規避會計風險的一種方式,可以有效預測和估算經營活動中的不確定因素,減少和降低經濟活動的風險。盡管如此,對會計核算中謹慎性原則的運用要科學合理,不能盲目。
謹慎性原則一般又被稱作穩健性原則,廣泛運用于當前企業的會計核算中,是會計核算原則的重要組成部分。謹慎性原則的基本內涵為:對法律范圍內所從事的經濟活動進行會計核算,在不影響經濟活動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對所有者權益進行最大程度的保護,對企業或者機構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計量、確認,正確的評估企業的資產收益情況和負債情況,為投資者或者所有者減少或者適當規避經營風險。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中,謹慎性原則得到了相當廣泛的應用,一方面,謹慎性原則是當前企業應對經濟市場不確定因素的重要手段,可以適當的避免惡性競爭,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美國蘋果公司產品入駐國內市場,對聯想公司經營造成巨大的沖擊,聯想公司運用謹慎性原則整合資源優化品產配置,最終保證了公司的正常運營。另一方面,對投資者而言,謹慎性原則可以科學合理的對企業進行資產估算,核算出企業資產利潤中的水分,為投資者提供更加準確有效的會計信息,最大程度的保護投資者的經濟利益。但是,謹慎性原則也存在一些缺點,比如謹慎性原則的確認和計量難度特別大,無形中增加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增加企業負擔。
目前,謹慎性原則廣泛的運用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謹慎性原則運用在企業的資產方面,企業的固定資產存在比較大的無形損耗,可以采取加速折舊法;企業為了維持穩定長久的發展,每隔一個固定時間就需要對企業的各項資產進行核算,合理的預估和判斷有可能發生的損失計提減值準備,光大銀行等國內多家上市銀行運用謹慎性原則進行風險評估,有效的緩解了經濟危機帶來的金融風暴。第二,謹慎性原則運用在企業的收入方面,企業勞務按照完成度進行收入計量,按照實際的收入成本進行消耗成本的計量,并最終確認企業收入。第三,謹慎性原則運用在企業的債務重組方面,企業的債權人和債務人以企業賬面價值和支付的現金或者非現金資產賬面價值以及相關稅費之和的差額進行確認,如果存在債務重組,則確認為當期損失。第四,謹慎性原則運用在企業的投資以及清算股利方面,對企業的資產負債情況進行合理的評估判斷,減少投資風險[1]。
謹慎性原則在實際的經濟活動運用中有利有弊。謹慎性原則能夠很大程度的規避企業資產夸大和虛報企業利潤的情況。另一方面,謹慎性原則的核算和計量不可避免的會帶有會計人員的主觀意識,甚至還存在虛假報表的現象。我國的現代會計體系不斷完善,謹慎性原則也在當前的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著極大的作用,但當前我國的會計實務改革不徹底,導致謹慎性原則在實際運用中還存在問題。
在國家財政部和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文件中明確指出:企業要根據會計核算中謹慎性原則的要求,科學合理的估算企業資產的收益情況,要對有可能發生的企業資產損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但在實際的企業經營活動中,相關文件并沒有對減值準備的計提比例出具相關的標準,導致會計信息存在不確定性。
理論上來講,在會計政策發生變更時,如果變更引起會計信息產生差異,那要對企業的變更差異進行追溯調整。但在實際的企業活動中,很多會計政策的變更牽扯范圍比較廣,涉及時間比較長,有一些變更可能要追溯要幾十年之前,既要對企業所得進行調整,相應的又要對企業的所得稅進行調整,操作難度非常大,上海某上市公司融資并購上市之后,其會計變更牽扯的信息多大78家企業單位,公司成立26年,其追溯調整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實行。
在相關的會計制度文件中要求企業在進行資產核算是必須遵循謹慎性原則,要對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真實有效的評估,不能虛報企業的資產收益,不能少計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的負債。謹慎性原則本身存在一些弊端,導致一些會計信息存在不確定性,再加上經濟活動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確定因素,使謹慎性原則在企業的盈余管理中比較被動。會計信息中也存在多變性,不同的資產核算方式有時也會對企業的盈余管理造成影響,比如對固定資產的核算采用直線折舊法或者快速折舊法進行計量,就會影響企業的當期盈余狀況[2]。
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任何會計核算都是需要企業的會計人員進行監管或者操作的,謹慎性原則也不例外,在會計人員利用謹慎原則對企業的資產負債情況進行計量、評估和核算時,不可避免的會帶有會計工作人員的主觀色彩。同時,不同的會計人員對相同的企業資產進行會計核算,結果也可能存在差異,這就導致利用謹慎性原則對企業的經濟活動或者經營狀況進行判斷、推理時會存在不合理的現象。
當前我國的會計準則不規范,要加快建立健全我國相關的會計準則制度,逐漸建立起適合我國經濟發展狀況的現代會計準則體系。在謹慎性原則的運用中,要加強對會計核算的監督管理,減少或者避免主觀操作,對謹慎性原則的應用范圍進行明確規定,對一些不確定的會計信息制度化、規范化。加大對相關會計政策的宣傳,完善會計監督和會計信息披露標準,對謹慎性原則會計事項進行明確的標注,完善會計制度。
要不斷提高我國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謹慎性原則的發展和完善離不開會計從業人員專業技能的提升。會計從業人員是會計核算的主體部分,是謹慎性原則的執行者,企業和國家都要重視對會計人員的培養,企業可以開展會計知識交流會和會計知識培訓,為企業的會計人員提供更多好的學習平臺,也可以開設企業的會計獎罰制度,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國大型企業比如銀行或者國有企業的會計從業人員都有一定的資歷要求。通過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來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力[3]。
國家和政府財政部門要在宏觀策略上加強對會計謹慎性原則的戰略性指導。謹慎性原則得運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國家的財政支出,政府財政部門加強對謹慎性原則的監督監察力度,完善好相關的經濟立法和會計立法,最大程度的細化謹慎性原則的工作流程,增強謹慎性原則與其他會計核算原則的協調性和一致性,完善謹慎性原則的工作細化。其次,謹慎性原則在企業的運用中牽扯范圍廣泛,企業的資產負債以及支出費用等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謹慎性原則。因此,謹慎性原則很可能會給企業帶來經營利潤減少的問題,為防止企業注重自身經營利潤不用或者濫用謹慎性原則,應加強企業內部的監管機制,建立完善的企業財務監管制度,在企業內部形成科學合理的會計監管機制。
謹慎性原則在當代企業的廣泛運用,可以穩定企業的經濟活動,合理使用能夠為企業的管理者提供真實有效的會計信息,提高企業管理者決策的正確性,促進企業的長久穩定發展。謹慎性原則也存在一些弊端,不合理的使用會破壞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對企業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要不斷發展和完善現代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國家要加強宏觀指導,企業要完善內部會計核算監督制度,為謹慎性原則在企業的科學合理運用創造條件。從長遠看,謹慎性原則的運用有利于維護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的利益,完善謹慎性原則是促進我國現代會計制度發展的必行之路。
[1]趙濤.謹慎性原則在企業會計中的具體體現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08):208.
[2]孫運濤.謹慎性原則在企業管理會計中的應用實踐研究[J].科技風,2014,(22):269.
[3]梁龍英.謹慎性原則在企業會計工作中的應用探討[J].才智,2015,(13):373.
張倩然(1990-),女,遼寧省阜新市,研究方向:企業會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