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 淳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2)
流行演唱的聲音概念及一些訓練思路與方法
敖 淳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2)
流行演唱深受老百姓的喜愛,特別是年輕人。近年來各大藝術院校也紛紛開辦流行演唱專業,說明它在國內慢慢得到主流音樂群體的認可,并被學院派接受。然而,流行演唱的各種概念和訓練方法并不如美聲、民歌那樣有比較系統嚴謹的體系,幾乎處于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狀態。本文聚焦在流行演唱的聲音概念以及相關的一些訓練方法上面,希望可以給流行演唱的學習者、愛好者一點有價值的思路和方法。
流行演唱;聲音概念;氣聲;念白;多元化風格
說到美聲的聲音概念,這幾個詞會迅速跳出來:通暢、圓潤、柔和、明亮等。從全世界范圍來講,美聲演唱的標準基本是一致的,就跟行業標準一樣,根深蒂固,正是因為它的歷史久遠,約定俗成的東西早已經成為了定律,所以我們在學習美聲演唱的時候相對來說是比較明確的,因為美聲演唱的訓練體系早已經系統化了、模式化了。
然而,如果我們聊到流行演唱的聲音概念是什么,可能就不會馬上得到一個確定的結果,流行演唱的風格如此之多,對聲音的要求又不盡相同,所以這是一個比較難下定論的命題。如果一定要有個答案,也許可以這么說,凡是聲帶能發出的聲音都可以入歌而唱,只是不同的風格,不同的作品會對聲音有具體不同的要求。然而,這樣的詮釋,沒有了任何的標準,到底是什么樣的聲音概念?這會很容易讓學習者迷惘。其實,不論哪種演唱,大方向基本都是一樣的——松弛的歌唱狀態、流動通暢的氣息、積極的咬字、歌唱的高位置等等。流行演唱的聲音更多受到所用語言的約束,所以聲音更加接近于說話的聲音和語氣,但是依然要連貫通暢,不能把字咬死,也不能不咬字,剛剛好咬住就行了。就好比老虎媽媽叼小老虎的時候,就是剛剛好的狀態,太緊了會傷到小老虎,而太松小老虎又會掉下去,所以這個度要細細的體會。
在大致的聲音、技巧上面的訓練方法肯定需要借鑒美聲的訓練方法,或者說就直接適用美聲的發聲練習,畢竟發聲的基本原理是一樣的,都是一個聲帶擋氣的過程,那么共性的地方就不做贅述,這里主要聊聊刨去傳統的聲音訓練方法之外的一些實際性的訓練小方法。
進行了美聲的發聲練習之后,起音的氣聲訓練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過渡性訓練。相對于美聲、民歌來說,流行演唱是一種低吟淺唱,歌唱狀態更加貼近于說話的狀態,對于語音的咬字也更加的口語化,所以清晰、自然尤為重要。流行歌曲誰都可以去唱,特別對于有一些聲樂基礎的學習者來說,唱出來更是不在話下。因為對于習慣了演唱美聲民歌的人來說,會更加注意聲音的明亮度、連貫感等等,恰巧這些要求對于流行演唱來說,反而是過猶不及的,就算是準確的唱出來也不是我們想聽的流行歌曲。
那么,這里介紹一個簡單的方法,給有疑惑的學習者提供一個嘗試的方向。就按照之前練聲的狀態來唱歌,只是在每一個字的開頭加入一小截兒氣聲,也就是嘆氣+胸腔,怎么咬字不要變。以美國電影《綠野仙蹤》里面的歌曲Over the rainbow的首句為例:S-ome/Wh-ere/O-ver the/R-ainbow/W-ay/U-p/H-igh,“-”代表那一小截兒氣聲,由于這一句的節奏比較慢,字音都拖得比較長,所以比較容易去練習。當然,這個方法只是在窗戶紙上扎了一個小針眼,透出了一丁點光,至于后續整段整首的作品如何去練習、演唱,還得學習者自己舉一反三地去思考、練習。
流行演唱對語言的要求很高,但又不同于美聲和民歌,可以做一個這樣的類比,雖沒有經過論證但也可以說明這其中的一些問題:美聲民歌的語言就好比話劇的臺詞、而流行的語言相當于電影、電視劇的對白。自然清新的語言能力是唱好流行歌曲的語言基礎,當然這里不討論語言發音是否標準的問題。
不少演唱者張嘴唱歌就開始咬文嚼字,這樣的咬字在美聲民歌的演唱里面就會造成聲音不連貫、不柔和,而在流行演唱里面,就算聲音上可以稍稍放寬一點,但是語言的不自然卻是不能逾越的問題,這樣演唱流行作品也是絕對不行的。在音樂劇的演唱中會有這樣一個要求——“說著唱”,那么,在流行演唱當中其實應該學習這個理念,說著說著就唱起來了,唱著唱著又說回去了。在訓練中我們可以這樣來做,以陳奕迅的歌曲《你給我聽好》為例:你看看大伙兒合照/就你一個人沒有笑/是我們裝傻/還是你真的/有許多普通人沒有的困擾/,就好比這一段歌詞可以前半句說后半句唱,或者反過來也是可以的,或者無規律的自由轉換。有一個關鍵點,說的時候不要過于像話劇那樣強調,要像生活中的對白一樣自然,否則說完之后的唱也會顯得怪怪的。
用這樣的方式練習并不會讓人覺得別扭,反倒覺得挺自然的,因為流行歌曲的寫作一般都以歌詞語言的語調來進行譜曲,這樣會顯得自然清新,跟聽者沒有距離感,當然這也是受老百姓喜歡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由此看來,但凡是聽起來自然不別扭的歌曲,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去練習,練多了也就是習慣了,自然但不失歌唱狀態的咬字習慣。
當下的流行演唱其實并不只是大家印象當中的通俗歌曲,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爵士、藍調、鄉村、搖滾等等,并且早有了有各種不同方向風格的滲透。美聲與流行的結合,我們叫做美通,民族跟流行的結合,我們叫做民通,甚至還有跟戲曲、世界音樂的融合等等,有兩種風格的機械拼接,更有兩種風格的融合嫁接。不論怎么變化,怎樣融合都只會因為一個原因,就是有它自己的受眾,有人聽。流行音樂之所有獲取了越來越多得聽眾,就是因為它的易接受度,易流傳性。那么,我們在演唱流行歌曲的時候就必須要用一種最能夠與聽眾建立溝通的直接自然的方式去演唱才行,任何脫離實際的形而上的說教方式肯定都是不對的。
J61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