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思捷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重慶 401520)
李斯特三首音樂會練習曲之《大海》演奏分析
余思捷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重慶 401520)
《大海》是三首音樂會練習曲中最常演奏的一首,也是最有名的一首。整首曲子描寫了“大海”變幻莫測的形象,需要有良好的音樂設計來體現,這就是這首練習曲的技術難點和特點。本文對此加以分析,以供參考。
演奏;音樂會練習曲;李斯特;《大海》
《大海》是三首音樂會練習曲中最常演奏的一首,也是最有名的一首,由于被用作李斯特的傳記電影《一曲相思未了情》的主題曲而馳名全球,李斯特借變幻莫測的大海形象來抒發出個人的浪漫主義情懷。這里用三個段落來表現大海的變化—《從黎明到中午》、《波浪的游戲》《風與海的對話》。
這首練習曲的主要織體安排是由左右手交替彈奏的琶音為主,旋律隱藏在左右手交替跑動的樂句中,不像通常的曲子都是單純的左手彈伴奏、右手彈旋律的織體結構。這首曲子在左右手交替的分解和弦跑動中奏出主旋律,對每個音均勻連貫的觸鍵要求非常高。整首曲子描寫了“大海”變幻莫測的形象,需要有良好的音樂設計來體現,這就是這首練習曲的技術難點和特點。
曲子一開始非常柔和地用左右手交替均勻地彈奏出分解和弦,讓人仿佛看見遠處的海面微微波動著,聲音很纖細,雙手要小心控制好音量,要很仔細地慢練。慢練時,先不要用踏板,保持每個音均勻連貫地反復做左右手交替彈奏的練習,手指的肉墊部分要更多地接觸琴鍵,指尖盡量少用,然后用柔軟的手腕及手臂的推動來完成每一個音。待練習熟練后,再加上踏板,并根據樂譜的要求,帶著Agitato(激動地)和Cresc.(漸強)去奏出想象中的波浪般的效果。
從第3小節進入主題,開始全曲的第一段——《從黎明到中午》。旋律線條交織在左右手交替跑動的樂句中,需注意在彈奏旋律線條時,左右手的交替容易導致力度不均勻的情況出現,這時無論彈哪一只手,都要保持一致的力度,切忌不可以從中加入強音的彈奏。也就是說在彈奏旋律時,聲音不要突然漸強或漸弱,保證奏出的旋律有漸進的線條變化。要體會如水滴落下般的觸鍵感,同時歌唱地、輕盈柔美地彈奏出黎明時大海的平靜。彈奏時要注意不能忽略掉伴奏部分的清晰及連貫,需用耳朵仔細聽辨。在第9小節的低音C至12小節的低音降D,這四個小節的低音都要適當的延長與加強,踏板也要在彈奏第一個低音時即時更換,使這幾個低音很準確地納入這個踏板中,使之產生延綿不斷的效果。再比如第12小節結尾部分的最后降D這個音上要停夠必須的長度,小心去彈奏出樂句要結束時的感覺,去領悟大海般的柔情,盡可能地把結尾彈得很柔美,去彰顯音樂的美感。在這段樂句的處理上,氣息很長,需要保持內心歌唱,要使整個長樂句跑動中的旋律線條與這段綿長的氣息相吻合,踏板的使用也要與樂句氣息相吻合,去感受樂句跑動中的連貫性與歌唱性,彈奏這一段時,心里要保持著兩小節的旋律,彈奏時要保持柔和平穩的情緒。
從第13小節至18小節,旋律以分解八度彈奏的形式出現,音樂上同樣保持著內心的歌唱性,高聲部的旋律音要像回聲般那樣輕柔奏出,去體會微風拂過水面泛起漣漪的感覺。這時左右手彈奏的分解和弦與旋律都要適當奏出較廣闊的音效,情緒較之前面段落更加激動,就像快到中午時,海面上波浪正在有所涌動。音樂進行到第19小節時,夢幻般的降D大調變成了更加熱情、華麗又明媚的降A大調,情緒持續高漲。到第21小節,彈奏時需稍加快,在標有自由延長記號的升F上語氣加強并漸慢,直到第22小節,音樂又回復到風平浪靜的狀態,隨后音樂柔和地進入全曲的第二段——<波浪的游戲>。
在經過了幾個小節的旋律漸強推動后,第26小節的第一個E音將全曲推向了高潮。
這一段充滿了中午海潮來襲般的熱情,彈奏時心情是激動、熱情洋溢的,先是右手用八度一直強有力地彈奏下來,這時左手也要用較激動的聲音去配合右手強有力的八度。彈奏到第29小節最后幾個八度時,要奏出激烈的氣氛效果,建議用右手去完成這幾個八度。
從第39小節低音F旁的sf記號一定要用左手的3指去奏出像定音鼓那樣強有力的音量。從這個音開始,奏出大海正在呼嘯般的壯麗畫面,情緒達到最高峰,這時右手彈奏的分解和弦也在怒吼著,像要把整個旋律掩蓋下去似的,左手的低音和弦和八度也不能忽略,要以堅實的力度和飽滿的熱情來彈奏出旋律主干。彈奏這段時需注意音量不可以變微弱,在更換踏板時,氣口的銜接不能破壞整個旋律線條,與這段表現出的情緒要相吻合,右手彈奏的雙音要整齊均勻,在第37小節這樣的華彩樂句時,彈奏出的音色要顯得均勻剔透,避免出現混亂不清的現象。練習時,左手音量適當控制,音量小于右手,突出層次感,并在升F這個音上標有重音記號的位置處作為分段練習提示,這樣彈奏出的華彩樂句才能細膩且輝煌。
接下來的第38小節,驚濤駭浪般洶涌的氣勢漸漸褪去,聲音又開始變得弱小起來,返回到了原先的平靜。一直保持著均勻而流動的旋律,同樣注意踏板的更換,彈奏方法和前面一致。到了第46小節,又將這部分推向了另一個高潮,從前面伴著漸強漸寬廣的聲音,加上和聲上的變化,轉為了輕盈流暢,似陽光照射在安靜的海面上閃閃發光,注意右手彈奏的準確性,適度地使用弱音踏板,重視手腕的靈巧柔軟,使這幾小節彈奏得清透、連貫,產生出光潤的音色,直到第53小節第二段的結束。
從第54小節開始,音樂又回到了開頭的主題上,進入到了全曲的第三段——《風與海的對話》。這段也是以寧靜、柔和的心情去表現,好似海面平息下來后,風和海正在說著悄悄話。主題以右手的連奏和左手的斷奏交替出現,左右手的重音記號處連出了旋律線條,彈奏時不可彈得太過于沉重,稍微帶著幾分歡快的心情。第62小節是進入尾聲的最后小節,注意左右手交替跑動的速度和全曲速度一致,不要漸慢。第63小節,進入全曲真正的尾聲部分,聲音更為恬靜,仿佛風與海已經說完悄悄話,海面逐漸平靜下來。到第71至72小節,雙手交替彈奏是非常連貫的,旋律線條最后一次在重音記號上用左手奏出,直到結尾稍帶著幾分漸強,柔和地奏出樂曲結束的感覺,然后聲音漸漸遠去直到消失,全曲結束。
J605
A
余思捷(1985—),女,漢族,重慶市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