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璐
(咸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試析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在音樂教學中的結合問題
倪 璐
(咸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基本樂理、視唱練耳是高校音樂專業不可缺少的必修基礎課程。二者是理論指導實踐,實踐驗證理論的關系。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相關教師更要重視基本樂理、視唱練耳二者在教學中的高度結合,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培養理論修養扎實,實踐技能突出的“高素質、高水平”音樂專業人才,最大化提高音樂教學有效性。因此,本文從本科視唱練耳課程實際課堂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入手,客觀分析了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探討了二者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結合必要性、結合問題與對策。
基本樂理;視唱練耳;音樂教學; 結合問題
在高校音樂專業中,基本樂理是重要的基礎理論課程之一,包含多方面內容,如聲音的物理屬性(音色、律制等)、讀譜技能(譜音、節奏、節拍等)、音與音之間的關系(音程、和弦、調式調性等)。基本樂理課程教學利于學生全面、深入了解多樣化的樂譜,準確把握基礎音樂知識點,對學生“認識、理解”音樂,提高自身音樂能力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視唱練耳一門將音樂理論轉化為音樂認知能力的“術科”,在高校音樂專業課程學時中占有較大比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包括視譜、聽覺訓練兩項關鍵性內容,通過視譜練習、音樂聽覺能力練習,提高學生對音樂從感性到理性的理解認知能力、音樂記憶能力、音樂鑒賞能力等。
從某種意義上說,基本樂理、視唱練耳二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基本樂理、視唱練耳二者有機結合是非常必要的,要讓每個學生在學習任意一門時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脫離任何一方都會使學習效果大打折扣。作為理論基礎課程,基本樂理以理論知識為主,枯燥、乏味,例如,在音程教學過程中,如果只單純讓學生算音數,而不從音響上給予聽覺介入,這樣的教學是脫離實踐談理論。同樣,視唱練耳課程教學如果脫離了扎實的理論只是,只是機械地聽唱,而不加以理論分析,這樣的教學則是脫離理論盲目實踐,對學生音樂綜合認知能力的提高有百害無一利。基本樂理、視唱練耳二者結合利于學生全面、準確理解一系列音樂理論知識,深刻感受音響效果,有效突破教學重點以及難點,構建全新的知識框架體系,便于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巧妙應用到實踐中,將基本樂理知識學“活”,掌握視唱練耳技能,不斷提高學生音樂實踐能力。此外,基本樂理、視唱練耳二者結合利于改變音樂課堂教學現狀,提高音樂教學效率與質量,為提高音樂人才培養水平提供有利的保障。
作為音樂的三大要素(節奏、旋律、和聲)之一,節奏對其他要素起著組織的作用。優美的旋律,豐富的和聲如果沒有節奏的組織,就會變成無趣的念白。在樂理課程“節奏”這一章節中,學生需要學習如何正確組織節奏型,并進行一些音值組合練習,如果在練習過程中主動加入相應的聽覺訓練,學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基本樂理、視唱練耳二者結合是非常必要的,這是因為在基本樂理課程節奏教學中,教師需要將視唱練耳課程中的節奏知識巧妙應用其中,不能僅僅從音強弱、長短關系來講解節奏知識,而視唱練耳課程中部分節奏知識屬于基本樂理課程相關知識的鞏固以及延續,將二者結合利于學生在實踐中準確掌握基本樂理知識、節奏、節拍等。但在結合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二者在節奏內容結合方面的問題,要引導學生準確把握基本樂理、視唱練耳節奏知識方面的異同點,不要將二者混為一談,清楚在視唱練耳過程中如何展示基本樂理中的節奏,在實踐操作中準確理解不同類型的節奏,有效培養學生的節奏感。
“兩個音在音高上的相互關系叫做音程”(《基本音樂理論教程》朱玉璋)這是樂理課程對音程的定義。音程在音樂中的運動形式有兩種,和聲音程與旋律音程。這兩種音樂中的音程形式在視唱練耳課中的聽覺訓練部分也是重要內容,兩門課程的相關性,此時就需要教師正確引導學生學習。例如視唱練耳課程中訓練三全音的環節,首先需要明確樂理知識中“三全音”的概念,否則極容易造成增四度、減五度的調式意義混淆,因為雖然同根音增四、減五的音響是相同的,但調式意義并不相同。這一點需要兩個課程的教師特別給予學生強調。除此之外,音程的學習最終要歸于調式中(調性音樂),因此兩門課程需要教師客觀分析音程學習各方面的結合點,準確把握音程結合方面存在的問題,全方位探尋二者在音程方面一系列知識點,構建系統的音程知識框架體系,將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巧妙應用到實踐中,將音程理論知識學“活”。
和弦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音高不同的樂音三度疊置而成,在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兩門課程中,和弦也是重要的內容。樂理課程中要求學生掌握各種和弦的結構特征、名稱標記、調式意義,視唱練耳課程則要求學生在樂理知識扎實的基礎上進行和弦聽覺訓練。教師需要采用合適的方法,促使音樂“理論”、“實踐”教學二者有機融合,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實踐練習機會,準確把握和弦類型、特征、調式屬性、聽辯技巧等。例如,在學習和弦結構這一環節中,先要求學生以G譜表小字一組C為低音,在五線譜上構寫所有三和弦與七和弦原轉位,然后對照構寫內容進行構唱,直至熟練。這一過程兼顧了兩門課的教學要求,效果顯著。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全方位正確認識基本樂理、視唱練耳結合,要意識到其重要性,準確把握結合中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科學解決,確保二者有機整合。在結合過程中,教師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簡單地將其放在一起,要堅持相關原則。比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要將基本樂理理論知識巧妙融入到視唱練耳實踐訓練中,便于學生在多樣化視唱練耳實踐中進一步準確理解基本樂理知識,不斷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審美能力等,有效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根據二者結合要求以及這兩門課程具體內容,明確教學目標,注重學生能力與素質培養,多角度引導他們學習課程理論知識,積極、主動參與到課程教學實踐中,學會客觀分析、理解各音樂元素,對其進行合理化處理,確保音樂教學目標順利實現。
在結合過程中,部分教師過分注重教學任務的完成,沒有根據班級學生能力,科學安排基本樂理教學內容,難易度不適中,一次性向學生灌輸大量理論知識,而他們真正消化、吸收的知識并不多。教師沒有將理論以及實踐教學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沒有借助實踐訓練,科學安排基本樂理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準確理解樂理知識,導致二者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結合。在這一背景下,教師要根據基本樂理章節內容,根據學生各方面情況,巧妙引入視唱練耳中相關實踐內容,比如,合唱指揮、即興伴奏,科學安排基本樂理教學內容,使其更具針對性、趣味性,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實踐中,在視唱練耳實踐練習中準確理解課堂上所學的基本樂理知識,更好地將其應用到日常練習中,避免他們對基本樂理知識產生錯誤的理解,促使他們構建全新的音樂理論知識框架體系,具備扎實的音樂理論知識。
在結合過程中,部分教師仍然將傳統單一化教學方法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導致基本樂理、視唱練耳結合中各方面問題不斷顯現,二者結合質量不高。在結合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特點、課程內容重難點以及二者結合要求、注意事項等,客觀分析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認知水平等,多層次優化完善教學方法,將情景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探究式學習法等巧妙應用到音樂課堂教學中,最大化提高課程結合效果。在結合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基本樂理章節內容,巧妙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制作合理化的教學課件。教師可以根據基本樂理章節知識點,將視唱練耳課程中相關練習內容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讓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明確分工,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視唱練耳實踐練習,在練習中進一步理解課堂上所學的樂理知識。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根據班級學生已有的音樂水平,向其設置難易度不等的視唱練耳練習任務,進一步鞏固課堂上所學的基本樂理知識,促使學生意識到基本樂理、視唱練耳二者課程內容之間的聯系,學會將相關課程知識點串聯起來,構建知識模塊,還能在無形中不斷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基本樂理以及視唱練耳課程教學目標都能順利實現。
總而言之,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全面、客觀認識基本樂理以及視唱練耳課程結合,要將其放在關鍵性位置。教師要樹立生本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全面、客觀分析基本樂理以及視唱練耳課程結合中存在的問題,堅持相關結合原則,明確教學目標,借助視唱練耳實踐訓練,科學安排基本樂理教學內容,優化完善教學方法等,有效解決基本樂理、視唱練耳課程節奏、和弦等方面結合問題,促使二者完美結合,構建高效音樂課堂,有效提高音樂教學效率與質量。
[1]朱玉璋.基本音樂理論教程[M].西安:西安出版社.
[2]司雯.關于“視唱練耳”與“基本樂理”融合教學的若干建議[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3204):92-93,97.
[3]王霞.基于樂理知識的視唱練耳教學探究——評《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方法技能訓練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5(23):2.
[4]彭鈺.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觀與高師視唱練耳課程發展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021):242-243.
[5]郎彩飛.視唱練耳教學中的聽覺訓練問題及對策探析[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6(3404):212-214.
[6]應玫.“視唱練耳”與“基本樂理”的融合教學[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9):198-200.
[7]廖予寧.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整合教學的分析與應用[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3401):191-192.
[8]劉可祎,王艷杰.知識視角的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和聲學的學科融合[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1(3205):142-144.
J6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