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雅曼
(重慶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重慶 401331)
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自彈自唱課程現狀與對策研究
胡雅曼
(重慶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重慶 401331)
隨著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深入,該專業自彈自唱課程的建設和發展也取得很大進步,但仍然還存在著課程定位不準確、課程體系不完善以及課程內容隨意性較大和教材選擇有失偏頗等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從科學合理的角度設置安排自彈自唱課程的教學內容、強化自彈自唱的實踐性以及建立多元化的自彈自唱教學考核體系,從而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促進師范生的專業成長。
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自彈自唱課程;現狀;對策
隨著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拓展和深化,自彈自唱課程的建設與改革也逐漸開始實施,這不僅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是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教學理念的更新,有利于增強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生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適應性,提高中小學音樂教學質量。
自彈自唱,通俗來講就是自己一邊彈奏一邊演唱,而這樣的形式也給學生帶來音樂美的感受,留下生動的音樂形象,能夠極大地激發教學對象的學習熱情。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作為未來的中小學音樂教師,要求他們不僅要掌握正譜伴奏的彈唱,更要掌握即興伴奏的彈唱,從而真正給予教學對象帶來鋼琴之美和演唱之美的完美融合。
首先,“自彈自唱”課程是一門“專業綜合技能課程”。該課程涵蓋了聲樂、鋼琴、樂理、視唱練耳、和聲、曲式與作品分析等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要求學生在學習該課程之前,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水平和全面扎實的音樂理論知識。所以,自彈自唱并不是簡單的彈和唱的組合,兩者相輔相成,要達到一定的藝術統一,聲情并茂地展現完整的音樂作品,這對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其次,自彈自唱是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門音樂技能,可以提升學生的競爭力。[1]可以說,它的運用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非常普遍,掌握好這門技能,一是為今后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從事中小學音樂教育做充足的準備,二是能夠在求職過程中提升個人競爭力。
由于受到傳統思維和理念的影響,在自彈自唱課程發展過程中還存在教學理念相對陳舊,教學模式更新不及時,學科建設不完善等問題。
首先,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課程定位不夠準確。音樂教育專業的目標是培養中小學音樂教師,并非培養專業演奏或者演唱工作者,但是部分高校音樂教育專業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沿承著專業音樂院校的教學模式,過多地強調以某一專業課程為主的教學理念,忽略了對實用型音樂教師所必備的自彈自唱能力的培養,與音樂表演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目標和課程設置混為一談,而缺乏音樂教育專業特有的“教育性”、“師范性”。
其次,目前很多高校的音樂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中,彈唱教學只是作為一個教學模塊附屬于鋼琴課或鋼琴即興伴奏課的教學范疇,而且課時少、學習時間短,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的自彈自唱能力普遍薄弱。自1998年以來,隨著“珠江鋼琴·全國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大學生基本功大賽”的開展,自彈自唱能力的培養逐漸受到重視,并由此帶動了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相關領域的課程改革,先后有少數高校獨立開設了“自彈自唱”這門課程,目前已知的有天津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沈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和云南一些地方高校,而重慶市的高等院校,沒有一所在本科教育階段獨立開設這門課程的,在這方面的課程建設和發展明顯滯后。
最后,自彈自唱課程(或類似于該課程)內容以及教材選擇有失偏頗。部分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自彈自唱課程內容不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能力進行選擇,從而導致自彈自唱教材和教學內容超過學生能力范圍之外,或者在選擇自彈自唱曲目的時候脫離學生實際,缺乏經典作品,從而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無法真正提升學生的自彈自唱能力。[2]
針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我們要及時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存在的問題,通過建設性的策略調整自彈自唱課程教學體系,從而真正提升學生的自彈自唱能力以及綜合音樂素養。
首先,就是要科學合理地設置自彈自唱課程的教學內容。保證學生在每一個學習階段能夠最有效地進行學習,實現教學效果最大化。在初學階段,要通過設置基礎性課程培養學生聲樂方面的相關理論和技巧,適當進行簡單的曲目彈奏,并且逐漸加深難度,培養學生駕馭多種風格曲目的能力,到二、三年級階段,著重培養學生音樂分析能力以及鋼琴彈奏、帶情感演唱相結合的訓練,并且不斷加深學生自彈自唱曲目庫的豐富程度,在此基礎上不斷強化學生自彈自唱的能力以及即興彈奏演唱的能力,從而實現整個教學過程系統性、合理科學化,讓學生循序漸進掌握自彈自唱的技能。
其次,要重視自彈自唱實踐能力的培養。自彈自唱作為一項實用性技能,就必須要在實踐操作中不斷提高和完善,學校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學生實習要做到日常實踐與假期實踐相結合,在平時課程設置中增加學生實地去中小學進行自彈自唱教學活動的機會,真正讓學生在教育實踐中不斷調整所掌握的技能,[3]使其更加符合社會以及中小學教學需求。
最后,要完善考核評價體系。評價觀念由一元評價轉向多元評價,由孤立評價轉向整體評價;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過程性評價;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自評、互評、他評相結合;評價內容多樣化。只有科學合理地對學生的自彈自唱能力進行評估,并在此基礎上給予更多指導和改進,才能真正實現提升學生自彈自唱能力以及綜合音樂素養的目標。
[1]甘霖.提高聲樂學生自彈自唱能力的教學實踐[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4):84.
[2]曹承偉.高師自彈自唱課程改革與能力培養新論[J].民族音樂,2012(01):118.
[3]杜偉.高師學生自彈自唱技能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大眾文藝,2013(17):220.
G642
A
胡雅曼(1978—),女,漢族,重慶人,本科,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鋼琴演奏與教學。
課題: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名稱:《高師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自彈自唱課程建設與改革研究》(項目編號編號:2016-GX-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