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月
(鄭州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探究聲樂表演藝術中對歌者舞臺形體語言的培養
朱明月
(鄭州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在聲樂表演藝術中,歌者舞臺形體語言的表達能力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在闡述形體語言對聲樂表演藝術的重大作用基礎上,進一步探究在聲樂表演藝術中如何加強對歌者舞臺形體語言的培養,包括歌者進行聲樂作品演繹過程中肢體語言的恰當運用、眼睛神韻的自然流出以及面目表情的不斷變化三種層面形體語言的培養,同時,對這三種形體語言的培養方式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聲樂表演藝術;舞臺形體語言;培養
歌者在演唱聲樂曲目時運用恰當的形體語言,有利于其塑造形象,使表演更加真實化、立體化。但歌者要注意,一定要運用恰當、合適的形體語言,否則會對表演產生強烈的負面影響。所謂的恰當合適,就是需要歌者在表現不同種類的聲樂作品時,能根據每部作品的具體情境加以相應的肢體動作以及五官表現進行演繹,從而使歌者形象更加立體,達到強化聲樂演繹效果的作用。
形體語言在聲樂表演中的表現,對渲染觀眾情緒、烘托表演現場氣氛具有極其顯著的作用。歌者在演繹聲樂作品過程中,演繹到關鍵時刻,可以用適當的眼神或肢體語言與觀眾交流,眼神和肢體會隨著歌者的感情而做出相應的動作,把觀眾帶入到作品情境中,能讓觀眾有置身于作品之中的感覺,強烈的感受到聲樂作品所要表達的快樂或者悲傷的感情,使觀眾情緒達到最佳,現場氣氛達到高潮。
歌者高超的聲樂表演技術與恰到好處的形體語言相結合在一起,不僅使聲樂表演美輪美奐,還能使聲樂作品更加生動有力。一首宛轉悠揚的歌曲,配以歌者恰到好處的形體表演,比如微舉雙手、眼隨手動,兩腳抓地、兩肩向后伸展站立,眉頭微微鎖起、凌厲的眼神等形體表現都能增強歌者的表現力度以及內心情感的抒發,從而使聲樂作品演繹達到高潮。這種表現方式無疑是運用精煉的“點睛”與精美的“添花”將聲樂作品點綴得更加精彩完美[1]。
聲樂表演對于每一位專業的歌者來說都至關重要,歌者本身就是聲樂表演的創造者,更是聲樂作品的表現者,而精彩完美的聲樂藝術表演除了與歌者高超的歌唱能力有關外,與歌者的舞臺形體表現力也息息相關,因此對于一位成功的歌者,其舞臺形體語言的培養也至關重要。
歌者在舞臺上演繹聲樂作品時,自然離不開各種肢體語言的配合。它不僅能夠使歌者的形象更加生動形象,同時也能幫助歌者抒發內心情感,渲染自身氣勢,使作品表現力更加豐滿。肢體語言的表現主要包括以歌者手部表現為主導的振臂高呼、抱臂站立、揮動雙手以及雙手握拳等動作,以歌者腰部為中軸的彎腰、叉腰站立等身法的表現,以及以歌者腿腳為支撐的跑步、站立、疾走、散步等步態的動作。如果能夠綜合運用以上三種肢體技巧,會使聲樂作品表現力更加精彩。如果歌者在聲樂表演中因為自身身體不協調或者形體表現不佳,在某種程度上,會使歌者無法融入到聲樂作品之中,流離在聲樂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之外,影響歌者的正常表現力以及演唱水平。
總而言之,歌者在舞臺上演繹聲樂作品時,必須具備一種強大的舞臺控制力,在正常演唱作品的同時,能積極運用肢體語言。肢體語言要表現得恰到好處,動作要做到“輕松而不懈怠、緊實而不僵硬”,隨情感的變化而自由變化,把肢體動作表現得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協調,在自然而然間展現出來。比如,歌者在進行《不能盡孝愧對娘》這部作品中革命志士楊曉冬投身革命,告別母親這個片段演繹過程中,當楊曉冬看到被日本人打得遍體鱗傷的母親時,歌者肢體呈現出對日本人的憤恨,雙手握拳,在舞臺上跪向母親,邊演唱邊一步步向母親移動彎跪的雙腿,然后邁著堅毅自信的步伐奔向革命。
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戶,是能表現人類復雜內心世界的重要途徑。不同的眼神狀態以及不同的眼光都反映著不同的情感變化以及心態變化。表演行業流傳著一句俗話說,全身的演技,最重要的在于面部表情的演繹,而滿臉的演技,最重要的在于眼神的傳遞。
舞臺表演是聲樂演唱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的聲樂演唱除了要求演唱者具備精湛的聲樂技巧、令人陶醉的音色、優美的聲音外,還需要通過肢體動作、面部表情、聲音的轉變將演唱者自身對作品的理解詮釋出來,并傳遞給觀眾,讓觀眾獲得聽覺、視覺上的雙重享受。歌者表情的變化是最能體現聲樂作品人物感情變化的表現方式,情感的變化發生在內心卻表現在面目表情中,歌者在舞臺上演繹聲樂作品時,并不是每時每刻都需要肢體語言的輔助,很多時候也需要深沉凝練的靜態來體現作品的相關情境,這就對歌者表情的運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歌者在表演時,充分了解作品的情緒,自然而然地進行舞臺肢體神態,不可矯揉造作,否則缺乏真實感的表演,必然會降低歌者的表演水平,影響聲樂表演藝術的的感染力,甚至引發觀眾強烈的反感[2]。
歌者在舞臺上演繹聲樂作品時,形體語言是十分重要的表現載體。能否準確、恰當地運用形體語言,直接影響到歌者的表演能力以及聲樂作品的影響力。形體語言與聲樂藝術表演融合在一起,不僅可以增強聲樂表演的表達效果,還會使聲樂作品更加豐滿和完整。
[1]卜穎華.如何在歌曲演唱中合理運用舞臺形體表演[J].大眾文藝,2012.
[2]林歡歡.歌唱的舞臺形體表演探究[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2.
J616
A
朱明月(1988—),女,漢族,河南鄭州,碩士研究生、教師,研究方向:音樂學(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