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毅
(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貴州 貴陽 550000)
貴州民族民間音樂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初探
張 毅
(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貴州 貴陽 550000)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居住著48個少數民族,民族數量居全國第二位,主要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等。貴州的民族民間音樂,可以分為民間歌曲、民間器樂、戲曲音樂、曲藝音樂、儀式音樂、歌舞音樂等六大類,其中苗、侗、布依、彝、水、仡佬、漢七個民族的少兒民歌,在民間廣為流傳。
民族;民間音樂;幼兒音樂
藝術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人文性、綜合性、創造性,對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有著特殊的功效。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是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采用幼兒喜歡的形式,以民族幼兒音樂為切入口,將貴州民族民間幼兒音樂融入音樂教學中,可以提高幼兒音樂能力、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的逐步形成與提高,促進幼兒對本土音樂藝術的喜愛,進一步激發幼兒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從而促進幼兒心智發展。
音樂存在于生活中,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是無地域、無國界的,美妙的音樂能走進人們的內心,凈化心靈。音樂也是是幼兒生活、學習和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滋養,不僅能培養和提高幼兒的素質和能力,還是使幼兒身心得以和諧發展,是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教師應充分激活幼兒內心對音樂的感受力,成為幼兒音樂活動的引導者。
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注意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特點,讓幼兒對音樂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如:在引導幼兒欣賞《螃蟹歌》時,幼兒都情不自禁地跟著音樂唱,跟著節奏手舞足蹈,感受著歌曲的幽默,并且沉浸在音樂所帶來的快樂中。可見,幼兒們喜歡生動形象的音樂,選擇恰當的音樂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激發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
美妙的音樂蘊涵著豐富的情感,易走進人們的心靈,幼兒的情感較成人易于激發、外露,老師正確引導,孩子就能夠表達自己的感情,如:歌曲《白鴿趕場》,通俗易懂、曲調活潑,特別是歌曲的中間部分和結束部分,用號子做點綴,更襯托出趕集的熱鬧景象。在教授此歌曲時,教師以飽滿的激情進行范唱,孩子們受教師情緒的影響,可以積極參與演唱活動,并表現出活潑的氣氛。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感受音樂,舒展從音樂中感受到的情感,可以通過創設情景,讓孩子將音樂與自己的生活相聯系。如:欣賞歌曲《好朋友》時,可以創設生活中的兩個好朋友友好相處的情景;欣賞歌曲《催眠曲》時,可以創設媽媽哄“寶寶”睡覺的情景。又如:在欣賞表現動物的音樂時,可以讓幼兒頭戴動物頭飾,裝扮成動物的形象,引導幼兒隨著音樂進行律動,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表現力。
民族音樂是一門藝術,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音樂表現方式,民族音樂是構成人類燦爛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在幼教活動中,該如何激發幼兒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呢?
音樂是通過聲音來塑造形象、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學習音樂,聽覺是很重要的,靈敏的聽覺是感知音樂的前提。運用各種方式來激發幼兒對聽音樂的渴望,培養幼兒聽音樂的興趣和習慣,讓孩子多聽,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從而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教師可通過演奏、演唱、欣賞等形式傳播民族音樂,使他們能在了解民族風情的同時,自然地進行模唱、表演。要充分利用閑暇時間,讓民族音樂滲透于孩子們的生活中,如進校時、就餐前、午睡后等時間播放民族音樂,讓孩子的生活沉浸在民族音樂中,使孩子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民族音樂。通過每天的耳濡目染,民族音樂的種子就會悄悄地在孩子們的心里生根發芽,并且最終必將綻放出絢麗的民族音樂之花。
幼兒園以游戲為重要教育方式,符合幼兒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游戲教學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知識、領悟道理、充分挖掘以及發揮幼兒的學習天賦以及創造力。音樂游戲是在音樂教學中將民族音樂與游戲相融合,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體驗式教學中感受民族音樂的節奏特點和情感。
音舞相結合的教學活動,將歌曲與舞蹈巧妙結合,可讓幼兒根據歌曲,做即興創作表演。例如在描述小動物的歌曲聲中,可讓幼兒根據自己對小動物的觀察和對歌曲中小動物形態的理解進行摹仿,可集體表演、分角色、串成故事表演,通過歌曲與舞蹈的結合,豐富幼兒對音樂的想象,增強幼兒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還鍛煉幼兒的表演與創作能力。
音畫相結合的教學活動,可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把握歌曲中音樂形象的特點,善于運用想象。例如在歌曲中出現的角色,可讓幼兒在教師課前準備好的剪紙中選出歌曲中出現的角色,然后讓幼兒進行貼畫并涂上顏色的活動。對于大班的孩子可以充分激發孩子的繪畫熱情,讓孩子通過對歌曲的理解與想象,在紙上勾畫出音樂形象。通過經常開展這些活動,可以挖掘和激發兒童的感官與想象的聯系,形成和強化他們的音畫相連的意識。
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將民族音樂融入到幼兒園音樂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每個幼兒的觀察和了解,針對幼兒活潑、好動,易受周圍環境影響的年齡特點,采用音樂與游戲的結合、音樂與兒歌的結合、音樂與繪畫的結合等多樣化、趣味化、游戲化的教學方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時時保持一種對民族音樂的積極心態和愉悅體驗,以最大的興趣感受民族音樂、體驗民族音樂,從而真心地喜歡上民族音樂,真正成為音樂課堂的主角。
實踐證明,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引入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元素,可以幫助幼兒在感受力、表現力、創造力等方面獲益匪淺,促使幼兒的聽覺日益敏銳,思維更加敏捷,興趣更為廣泛。
G62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