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姣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重慶 400000)
高師聲樂課程結構體系改革與教學方法的運用研究
焦 姣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重慶 400000)
高師音樂教學課程中聲樂教育相對較為重要,在聲樂課程的結構以及教學方法上尤為明顯。本文試圖通過仇化課程結構、合理運用教學方法,以此來更好地闡釋高師聲樂教育的核心問題。
高師聲樂;課程體系;教學方法
高師音樂教學應受教學對象的聲音條件、演唱技能、音樂修養等限制,應在課型結構上進行多層次、多形式的配置。若要使學生在畢業時能具備較強的綜合音樂素質與能力,成為未來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教學就應在原有的課程基礎上進行優化配置。教學方法作為聲樂教學的重要環節,要通過正確教學方法引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被動接受學習轉而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也讓學生明白怎樣去學習,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創造力至關重要。
(一)加強聲樂理論教學
聲樂理論基礎是進行聲樂技能訓練的前提和保障、聲樂技能課教學需建立在科學、系統的理論基礎上。如果沒有清晰的聲樂理論作指導,僅僅憑感性的認識,會給聲樂學習帶來很大的困難。長期以來,在聲樂教學的課程設置中,只設立技能技巧訓練,忽視了聲樂理論的教學。學生連自己的“樂器”—發音器官都不了解,對氣息的運用、聲音的運行、發聲與共鳴器官的功能運用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由于學生缺乏必要的理論知識,所以使得很多同樣的問題來回反復難以解決,必然影響教學效果。所以,高師音樂專業在注重聲樂技能技巧訓練的同時,應加強聲樂理論課的設置,使技能訓練建立在正確的理論之上,為以后的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
(二)開設聲樂作品賞析課
學生學習聲樂,要演唱一首作品,不僅需要把握聲樂作品所特有的時代背景和創作背景,了解作曲家生平以及創作特點,更要懂得作品的調式調性,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和藝術表現手法等。在現有的音樂教學大綱中只有“中、外音樂欣賞”兩門課,但其中涉及聲樂作品欣賞的內容少之又少,不利于學生提高聲樂修養和知識結構的良好構成。因此,開設聲樂作品欣賞課是很有必要的,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演唱聲樂作品。
(三)開設聲樂教學法
師范類教育專業的學生區別于非師范類專業學生的重要標志就是講課能力,這同樣也是師范類學生必備的基礎能力。作為一名未來的音樂教師,不僅要掌握“唱”更要學會“教”。而聲樂教學法的開設,就是針對我國目前的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繼續改革的現狀,揭示了聲樂教學的特點和規律,明確了聲樂教學的目的、任務和教學實踐過程中的具體方法。力求使目前聲樂教學中技巧與理論發展的不均衡性,能變得有理可依,有章可循,能在正確的理論知識指導下規范性的發展。因此,在聲樂學習中專門開設聲樂教學法,以便將來更能勝任教職工作。
(四)大小課結合的課程模式
高師聲樂教學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聲樂教學模式,分別由小課,大班課和集體課三位一體,相互補充。讓每個學生既能掌握聲樂的理論基礎知識,同時又能提高聲樂技能水平,并讓學生的教學能力得到訓練,在能唱的同時學會如何去教。小課、大班課和集體課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其最終目的就是切實提高聲樂課的教學質量,要改變學生只重視小課,忽視大班課和集體課的現象。
小課主要針對學生在專業技能方面的訓練,教會學生怎樣運用科學的發聲方法和演唱技巧來歌唱,因材施教,制定適合每位學生發展的教學計劃;大班課則主要是對于學生在教學能力方面的培養,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個別問題和共性的問題加以解決。通過教師的指導,避免出現相同的問題,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學習,取長補短,便于提高自身的演唱技巧。
通過聲樂小課、大班課和集體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使聲樂初學者較快進入學習聲樂的正軌,鍛煉了學生學與教的能力,能讓學生的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把握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就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面對每一個學生認真分析個體差異,如嗓音條件、演唱水平、文化修養、理解能力等。憑借教師正確的聲音觀念、精確的判斷力,認真分析學生演唱中的優勢和劣勢,做到“對癥下藥”。因此用同一種模式進行教學是行不通的,必須在兼顧共性的基礎上更注重個體差異性,這樣才能挖掘出自身最大的潛力,在原有的基礎上有質的飛躍,獲得最好的發展。
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聲樂這門藝術的學習過程,必然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反復訓練,才會達到由量到質的飛躍。人的發聲機制就如同樂器一樣,如果沒有良好的發聲樂器,就不能唱出美妙的歌聲。聲音的訓練必須通過多年科學、系統、規范的訓練,才能獲得優質的歌唱樂器。這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訓練:訓練呼吸的控制能力、獲得良好的起音、練好中聲區獲得良好的共鳴、咬字吐字能力。
啟發誘導,循循善誘原則,聲樂藝術是一門抽象的藝術,看不見也摸不著,在教學中需要教師利用在生活中常見并容易體會的事物,用啟發式的語言,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問題,發揮學生的想象,用意識控制身體去找到正確的聲音位置,并且能分辨出正確與錯誤的聲音之間微弱的差別,從而能獨立地進行練習和歌唱。聲樂教學中,啟發誘導還體現在對學生的耐心啟發和循循善誘上,對學生的每一次進步都要給予積極的鼓勵,營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對于學生的疑問進行耐心指導,指導學生找到并鞏固正確的聲音。教師的耐心啟發,循循善誘,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欲望,為提高學習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幫助。
[1]曾艷.高師聲樂教學的現狀與思考[J].遼寧: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97.
[2]韓璐西.唱歌的技巧[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6.
[3]侯明麗.當前高師聲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07:69-70.
[4]肖黎聲.聲樂.理論基礎 [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
J61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