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玉燕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禮嘉中學,江蘇 常州 213176)
基于培養學生創美能力,積極開設藝術校本課程
戈玉燕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禮嘉中學,江蘇 常州 213176)
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讓所有接受教育的人的生命質量得到提升。學校要結合當地實際,充分利用課程資源,開展多項活動,不斷提高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培養學生;創美能力;校本課程
藝術教育在高中階段的教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對培養學生感知美、體驗美、創造美等方面的能力都有著積極地推動作用。音樂教師應該在藝術領域開發其教育活動,通過音樂教學內容適當的延伸和拓展,結合生活實際和學生內心需求,開展豐富多樣并具有時效性的藝術校本課程,來促進學生創美能力的發展。
藝術教學的校本課程對于高中學生的審美能力有很好的提升作用,音樂教師要把校本課程與課堂教學進行巧妙地銜接,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感知更廣泛的音樂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讓校本課程成為課堂教學有益的延展。
例如在教授《音樂與戲劇》單元時,教師就結合校本課程《戲曲與戲樓文化》進行了課外知識的延伸。在高中音樂的課程中,有關于音樂與戲劇的相關內容,教師在這部分教學活動中可以進行適當的拓展,結合學校與地方的特色,進行適當的校本課程活動,引領學生感知更多的音樂內容,延展對音樂美的感受,教師結合《音樂與戲劇》的課程展開言語的引導:“同學們,音樂課上我們聽賞了我們的國粹――京劇,對我們的國粹劇種有了一定的認知,但你們對于咱們當地的一些經典劇種有了解嗎?對于相關的戲樓文化又知道多少?今天我們就利用課余時間來學習校本課程《戲曲與戲樓文化》,來感知我們地方戲曲的魅力,也了解更多戲樓文化的相關知識。”教師結合地方戲曲:昆劇、錫劇、越劇等進行了聆聽欣賞和簡介,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關戲曲的學習,激發學生對地方戲曲的熱愛,并針對古代戲樓進行詳細的講解并展示相關的圖片,讓學生在校本課程的學習中將音樂的美拓寬延展,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讓校本課程實現它自身的價值。
高中藝術的延展要通過校本課程的學習來實現,校本課程可以根據學校和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知識的拓展,如結合地方戲曲,讓學生在聽賞學習中感知課本以外有關戲曲藝術的無限魅力,培養學生對戲曲的喜愛之情。
高中的音樂藝術應該是內容豐富的,可以融合多種學科在其中,將音樂的藝術美展現得更加淋漓盡致。通過開展科學的藝術校本課程,深挖音樂學科的深層魅力,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開發音樂學科更廣義的美。
例如在聽賞歌曲《黃河大合唱》時,教師就編撰了《合唱的多元教學》這一校本課程,針對所學歌曲結合校本課程,在課外時間進行更專業、更全面的課程培訓。教師不僅僅是對學生進行歌唱的訓練,還可以結合朗誦、舞蹈、指揮等相關知識進行學習。音樂教師將音樂歌唱和語文朗誦、舞蹈表演及合唱指揮進行了巧妙地聯系,讓校本課程的內容更加的豐富,也突出了校本課程融合性的特點,展現音樂合唱更生動的藝術效果。首先教師可以結合語文課本針對朗誦進行講授和指導,讓學生學會有激情地朗讀,從發音到氣息進行系統地教授,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為合唱當中的領頌做好鋪墊。另外,教師還可以結合校本課程《合唱的多元教學》進行舞蹈相關內容的訓練,激發學生在合唱中創編簡單的肢體動作,更好地配合合唱展現情感。同時合唱指揮也是校本課程中涉及到的一個相關內容,從指揮圖示到指揮的手勢,從硬擊拍到軟擊拍,從指揮的情感與手勢動作的配合等方面逐一講授,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合唱專業知識,逐步提升學生的合唱能力。這樣合唱在融合了多方面的內容訓練后就更加的豐富和生動。
高中合唱小組校本課程的開展,讓學生對音樂美的深層挖掘又提升了一個階層。通過音樂教師巧妙的融合,音樂合唱的內容更加的具體和豐富。合唱校本課程的開展幫助學生深層挖掘音樂作品的美,提升學生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
高中藝術校本課程要結合實踐進行階段性的展示,從而幫助學生展現美、體驗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欲,讓藝術校本課程發揮起主觀能動性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創美能力。
例如教師在學習《流行風》單元時,教師就結合了校本課程《流行正能量》展開了學習活動,結合當下學生喜歡的流行歌曲,對學生展開思想道德素養的熏陶。教師針對課程的教學目標,選用許多正能量的流行歌曲進行學唱和表演,如《隱形的翅膀》、《崛起》、《追夢赤子心》、《像夢一樣自由》等,通過這些勵志歌曲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熱情,幫助學生樹立自信陽光的信念,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教師結合《流行正能量》的校本課程展開一系列的階段展示活動,學生在實踐演出中不斷提升自己音樂的表現力,音樂的創美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地開發。藝術校本課程發揮了它不容忽視的強大作用。
高中藝術校本課程要結合實踐活動來開展,這樣才能讓學生對音樂美的體驗更真切和具體,實踐活動既是對學生校本課程學習的檢驗,也是對學生創美能力的提高,學生在實踐檢驗中逐步推進其音樂綜合能力的發展。
藝術校本課程是在音樂課堂之外展開的更為科學有效的藝術延伸活動,它通過對音樂美的延展,通過融合更多的學科元素,開拓學生更廣闊的視野,挖掘音樂藝術深層的美。教師通過結合科學實踐活動,讓學生真切體驗音樂之美,將學生音樂方面的創美能力開發的淋漓盡致,從而發揮其藝術校本課程真正的意義。
[1]張靜秋.校本課程開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教育,2007(Z2).
[2]陳森.藝術類中等職業學校開設戲曲校本課程的可行性調查報告[J].音樂時空,2014(13).
J60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