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珠
(吉林師范大學,吉林 四平 136001)
新時期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傳承與發展
袁麗珠
(吉林師范大學,吉林 四平 136001)
目前我國處于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隨之帶來了藝術文化的不斷繁榮,音樂文化發展更是日新月異,尤其是流行音樂的發展突飛猛進。流行音樂的發展對我國傳統的民族民間音樂造成了一定的沖擊,本文就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傳承與發展為核心進行分析,進而探尋有利于我國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原則與發展途徑。
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傳承;發展
我國東北地區少數民族部落比較多,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歷史的浸潤,形成了不少的民間音樂,受到當下現代流行音樂的沖擊,其傳承和發展之路越來越窄,為了維護民族文化,只有加強對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的研究、傳承、保護和發展,才能夠實現我國民族音樂和流行音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共同繁榮局面。
為了實現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的有效傳承,必須要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首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了保證我國音樂的總體質量,在對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進行傳承的過程中必須要秉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一方面,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包含了少數民族的歷史發展和時代的變遷,是一個民族文化發展的載體,所以,必須要進行傳承;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少數民族發展的比較緩慢,有些傳統的文化和觀念是落后的,不符時代發展的潮流,這就需要人們在傳承的過程中剔除。
其次,保護不等于無條件的偏袒。國家之所以要傳承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是為了維護民族團結,尊重少數民族的創作,但是并不是要一味的去宣傳、去偏袒,所謂凡事都有一個度,不能矯枉過正,反而影響到我國音樂的總體質量和水平。如果超過了一定度,即使是傳承下去了,也沒有任何的意義,靠國家的扶持不是長久之計。
最后,創新發展的原則。在傳承的過程中,要對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進行創新,只有將其融入了現代的因素,才能夠給予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新的發展生命,才能夠讓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適應當下的音樂發展趨勢,能夠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只有創新才會讓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賦有新的生命力。
為了使得我國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得到有效的傳承和發展,必須要經過研究和探索,尋求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進行傳承的有效途徑,特此提出以下幾條可行性的建議:
第一,政府支持,加大投入。國家為了保護和傳承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必須要加強政策的引導,同時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才能夠確保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的有效傳承工作順利地開展。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任何條件和保障,保護和傳承就屬于紙上談兵。所以,國家要設立專門的保護機構,配備相應的人員進行管理和保護工作,做出實際行動,真正的落實民族文化的保護工作。
第二,建立教學體系,設置博物館。在我國東北地區少數民族聚集地,應該將少數民族民間音樂作為一項基礎課程,這樣才能夠確保少數民族的新一代接觸到傳承下來的民間音樂,并且繼續擔任民族音樂的傳承工作。同時,設立專門的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博物館,增加市民對傳統音樂的興趣,增加民族情感,了解傳統的古典文化,讓本民族音樂繼續傳承發展,萌生出新的生命之花。
第三,科學研究,不能失傳,要注入創新因素,繼續發展壯大。聘請國家的專業音樂人才對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進行研究,深入了解少數民族文化,在研究中為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注入新的科學因素,促進其傳承和創新發展,從而實現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發展的又一春天。
少數民族民間音樂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反映了少數民族的情感和發展,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民族的情感,所以,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音樂必須要進行傳承和發展,但是由于地域和民族的差異性,以及現代音樂的沖擊,少數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之路變得比較困難,為了實現我國東北少數民族民間音樂傳承和發揚,必須要加強政府的投入力度,加強保護的舉措,通過建立少數民族民間音樂博物館、納入少數民族教學中等原則,加強傳承和保護工作。
[1]蔣麗,王守寬.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傳承與保護研究——傳承原則與途徑的選擇[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127-129.
[2]盧丹.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民間音樂傳承與保護的發展趨勢與制度構建[J].北方音樂,2011(06):110-111.
[3]曹鵬.從黔東南苗族、侗族民間音樂的異同看少數民族民間文化多樣性的保護與傳承[J].北方音樂,2016,36(12):19.
[4]杜涓,楊國龍.少數民族民間音樂、舞蹈資源對學前教育專業師資音樂類素養成長的影響——對少數民族地區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類課程教學的再思考[J].參花月刊,2015(01):155-157.
J607
A
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吉劇聲腔音樂研究》(項目編號:2016B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