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駿
(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6)
淺談如何提高鋼琴演奏的藝術氣息
李佳駿
(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6)
本文論述了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如何通過鋼琴這門優雅的藝術提高自身的藝術氣息。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幫助自身來提高鋼琴演奏水平,盡最大努力使每一位熱愛藝術的人都能感受到美的熏陶。對于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提高自身品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鋼琴演奏水平,進而提高鋼琴演奏的藝術氣息。通過搜集資料的方式,對資料進行嚴格的整合,總結出很多有效的方法來幫助演奏者提高鋼琴技術。
鋼琴基本功;鋼琴練習;鋼琴的藝術氣息
現如今,學習鋼琴的人越來越多。鋼琴這門藝術,已經逐漸的體現出它的普遍性。雖然鋼琴學習如此普遍,但是人們可能會忽視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這就是鋼琴演奏與藝術相結合的氣場,在這里我簡稱為藝術氣息。為了提高鋼琴藝術氣息,本文將從三方面對演奏者提供參考。旨在提高演奏者的鋼琴技術水平,進而通過演奏,豐富鋼琴演奏的藝術氣息。
在練習鋼琴的過程中,演奏者應回歸鋼琴基本功練習。因為鋼琴教育水平良莠不齊,不同演奏者之間的基本功水平相對來說差距甚遠,任何時候都不能拋棄基本功的練習。擁有良好的基本功練習,演奏者才能彈更加好聽動人的曲子,才能為自身散發藝術氣息提供根基。基本功的掌握是鋼琴的第一步,不僅能讓練琴有效率,也可以使演奏者的外形符合藝術的氣質。
所謂“細節決定成敗”,不少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可能會背離初始練琴的方向,逐漸地忽視基本功的重要性。首先就是坐姿,鋼琴琴凳是為了方便演奏而設計的,演奏者應坐琴凳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這樣可以使全身都融入到演奏當中。合適的琴凳的高度為手放在琴鍵上時小臂呈現水平的狀態。身體應坐在鋼琴琴鍵小字一組e和小字一組f之間,這樣對鋼琴所有的琴鍵都能駕馭到。身體與鋼琴之間的距離以小臂與大臂之間的角度為基準,以大于90°與小于130°為宜。腳部應起到部分支撐身體的作用,為保持身體平衡提供根基。在上述基礎上,演奏過程中上身應保持挺直但放松的狀態。
鋼琴這門樂器,對手部的要求極高。正確的手型站立對演奏之前來說至關重要。對于長跑運動員來說,放松狀態下的慢跑是比賽過程中的關鍵。因此,放松狀態下的手型是鋼琴演奏的前提。演奏者應將手垂放在身體的兩側,體會手及手臂放松的過程。然后手型不變,將手放在琴鍵上,手指的掌關節略微突出,手指的一、二關節支撐住。記住,此時的手型就是最佳演奏鋼琴時的手型,此時手指與琴鍵之間的接觸面就是鋼琴演奏時的接觸面。
鋼琴的斷奏練習要充分體會手指與琴鍵之間的接觸,體會手指關節的支撐。切忌在音色發出后,手臂繼續用力的情況。之后的連奏過程中,體會力量在手指之間的重心轉移以及手指掌關節的主觀能動性。在高抬指的機能訓練中,重心也應平穩,切不可急于求成。其他的基本練習都是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在此不必贅述。
鋼琴作品做為演奏鋼琴音樂的媒介,成為了演奏者與鋼琴之間的紐帶。因此,演奏者應在演奏之前對所演奏的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從鋼琴作品的作者、創作背景、音樂風格、樂曲的音樂術語等入手,從多角度來挖掘鋼琴作品的內涵。進而了解作曲家與所做作品之間的聯系。
鋼琴練習應有效率,合理的練習是提高演奏水平、增加演奏氣場的關鍵。在剛開始練琴時,可以加入基本功的練習。這樣不僅可以使手部活躍起來,同時也可以讓身心投入到鋼琴演奏中。以哈農的《鋼琴練指法》為例,在練習某一條的過程中,鋼琴演奏者可以通過改變音樂要素的形式使鋼琴練習具有多樣性和趣味性。通過改變節奏、轉調方法等提高此書的實用性。這種方式可以提高手指的耐力和機能,為演奏鋼琴練習曲和鋼琴樂曲等提供基礎。
練琴過程中不出現錯音最為重要,因為錯音的出現對于演奏鋼琴作品來說毫無意義,而出現錯誤時,應從該錯誤處前部分小節開始演奏。練琴應始終有節奏,所謂“節奏是音樂的靈魂”,大自然中一切有生命的生物都有“節奏”,因此,為了使鋼琴演奏更具有感染力,練琴過程中始終有節奏伴隨是至關重要的。此外,在練琴過程中,手部應有平衡性,手部的平衡與手指觸鍵的角度息息相關,這就對手腕甚至是大臂的運動軌跡有所要求,練琴時應深入體會,觸鍵時舒服放松的狀態是良好平衡性的體現。此外,合理且照顧全局的指法也應得到重視,除了特定的指法要求外,一般指法的編排都是為了后續音符所設計的,這樣為熟練演奏提供基礎。以上則是練習鋼琴過程中的硬性基本要求。最為有效的練琴,應為演奏者的頭腦。腦部的思維應一直保持活躍的狀態,在練琴過程中,思維應走在音樂的前面。正如人說話一樣,思維不活躍會導致說話時口吃。因此,練琴時良好的思維習慣是尤為重要的。練琴是動腦的過程。
根據注意力的分配原則,練琴過程中有以下幾種方法:看譜演奏與看手演奏相結合;快速練習與慢速練習(為主)相結合;單手練與雙手練相結合;分段練習與整首演奏相結合。以上四種方法在練習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而進行取舍。對于技術難點應高度重視,切不可在練琴時一帶而過。
長時間的練琴可能會乏味,因此練琴過程中應享受音樂,因為鋼琴演奏者不僅在制造音樂,同時在欣賞音樂。在傾聽的過程中,體會聲音是否飽滿、均勻、圓潤、明亮;傾聽時值、強弱和主次關系;體會樂句的連貫以及音樂的呼吸。檢驗音樂是否動聽的器官就是人類的聽覺,形成良好的聽覺反饋是改變錯誤之處、提升演奏效率重要的一環。
要想將鋼琴的藝術氣息發揮得淋漓盡致,演奏者自身的素養要達到一定的要求。從身體素質層面上來講,演奏者的肌肉緊張和僵硬、動作不從容、不自然,尤其是演奏難度較為高級的曲目,演奏時較為慌亂。這些都會使得鋼琴所演繹的藝術氣息遭到破壞。因此,基本功和基礎練習的要求和方法應在練琴過程中始終伴隨,所謂的“不忘本”在這里有所體現。從心里素質層面上講,演奏者內心所知所想是尤為重要的。演奏者在演奏鋼琴時應逐漸體會和意識到人與琴之間是和諧的關系,兩者之間應有協調與溝通。演奏者與鋼琴之間的觸鍵為手指第一關節,充分體會此聯結在事物發展中的規律,體會心靈層次的觸感。長此以往,人與鋼琴之間的關系才能逐漸密切。演奏者對鋼琴的氣息有所把握,最為重要的就是對鋼琴演奏時的氣息的要求。
音樂具有著時間性的特點,欣賞音樂的過程,就是在時間流逝當中體會音樂內涵與氣息的過程。對于音樂作品來說,這樣的過程應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再到部分來回循環的方式去理解與把握。在練習的過程中,演奏者應對音樂的曲式與和聲有所了解。之后將樂曲分成互為區分的各個部分,或者從其他音樂元素的角度對樂曲進行歸納與梳理。甚至將樂曲分為一句或者一個音來進行研究。因為每一個音、每一個音樂術語都是作曲家的結晶,認真對待是鋼琴演奏者的責任。之后通過肢體與內心將“碎片”有機整合,達到一氣呵成的感覺,從而建立起對音樂作品的整體感。但盲目的整體練習不宜過多,對于較為困難的、力不從心的音樂片段,應反復、慢速地加以練習。
把握音樂作品的音樂風格也是提高自身音樂素質的重要一環。所謂的音樂風格,指的是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特有的鋼琴音樂。因此,對與演奏者來說,準確且處理不同風格類型的鋼琴作品就顯得有一定的難度。根據西方音樂史的劃分,鋼琴藝術共經歷了四個時期:巴洛克時期(1600-1750)、維也納古典風格時期(1750-1820)、浪漫主義時期(1820-1900)、印象主義風格時期以及20世紀現代音樂風格時期(1900-2000)。對于這四個時期風格的把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演奏者從觸鍵方式、踏板運用、層次、裝飾音、氣息等方向做出不同的處理。這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在把握作品風格后,演奏者對于所演奏的作品的方法就會有一定的導向性。
作為享有“樂器之王”美譽的鋼琴,所帶來的藝術氛圍與氣場是不容小覷的。鋼琴成功演繹的背后,殊不知演奏者經過多大的努力才會有所成就。技術始終是鋼琴演奏的難題。不同的曲目所要求的技術難點有所不同。根據練琴的經驗,一般情況下,難點可以劃分為以下幾點:手指機能、樂曲速度、樂曲曲式、音色等。這些難點的克服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演奏者逐年累月地積累方可有所進步。其中,對于手指機能,應在十個手指靈活的基礎上加入音階和琶音、八度自己和弦的練習;克服樂曲的速度的難點,要求演奏者學會變速練習,慢速、超速、變節奏等方法值得一試;樂曲曲式包括結構和和聲兩個方面,演奏者應在音樂橫向與縱向兩個方面來把握音樂,深入體會音樂和聲的張力與音樂結構的嚴謹;音色變化的處理是演奏者所追求的目標,演奏者應將注意力放在手指與琴鍵的接觸的位置,演奏者觸鍵的角度、速度、力度、高度以及自己身體所參與的重量也是改變音色的方法。演奏時應體會不同觸鍵方式所帶來不同的音樂色彩。
在具體的樂曲中,對于難點可以在演奏前就應有所涉及并練習,以防止演奏者在整體演奏中措手不及、手忙腳亂。在練習的過程中逐漸消除這些難點所帶來的緊張感,消除演奏時的隱患,并將其融入為音樂整體的一部分。在每次練習之前,不妨先將樂曲中的難點“提取”出來,進行細致入微的練習。在音樂表演的過程中,演奏者應形成放松、從容、自然的良好習慣,消除技術難點所帶來的緊張情緒,將音樂順利流暢的進行。這樣才可以使鋼琴技術與音樂表現達到和諧統一,才可以將音樂前后貫通為有機的整體。
呼吸是音樂當中尤為重要的元素,是活力與生命體現,也是感染人、打動人、提高藝術氛圍的必備因素。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講,呼吸的層面有兩種,一種是音樂作品的呼吸,另一種是演奏者的呼吸。
對于音樂作品,樂句與樂句之間、樂段與樂段之間、樂章與樂章之間等都是音樂作品層次感變換的主要手段。對于這些音樂要素的分析與把握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在此之間涉及到腕部的提起或者是終止,演奏時注意手臂動作的呼吸,要擁有從容、流暢之感,為接下來的演奏提供方便。演奏者應將其視為演奏過程中的“逗號或句號”,對樂曲各部分之間的銜接有所把控與交代。對于其中休止時間較長的音符來說,不用的手應放在大腿上,以此來保持身體的平衡。
對于演奏者來說,除了演奏者隨著對音樂作品的情感的起伏而有所起伏外,還有對自身的心里素質也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演奏者在舞臺上,緊張感的原因會使得演奏者的心跳比平時要快一些,這樣就會導致演奏者的演奏速度偏快。這種稍快的速度在平時的練習當中并沒有多加練習,因此可能會成為演奏時的隱患,這種情況應及時避免。在演奏前,演奏者的呼吸要均勻且平緩,對自己應有自信。或者演奏者在演奏前適當轉移注意力,在演奏的過程中,身心積極地融入到音樂當中,體會音樂的美感,情況可能會有所改善。
鋼琴技術是提高藝術氣息的根本條件和根本要素。演奏者只有將鋼琴的技術練好,才能產生藝術氛圍,才能使周圍人感受到藝術的魅力。此外,演奏者對于鋼琴作品的理解和演奏者自身的素質也是提高鋼琴演奏藝術氣息的關鍵因素。至此,有關于如何提高鋼琴演奏的藝術氣息的文章在筆者經過了搜集材料、整合分析的方式,已經完全地闡述完了。筆者觀點的疏漏和不足之處,還請各位批評指正。鋼琴演奏者只有提高鋼琴技術,提高對音樂的抽象地理解才能提高鋼琴演奏的氣場。鋼琴演奏者有做到并且做好以上幾點,在不久的將來,熱愛藝術的朋友不僅會體會到鋼琴音樂這門藝術的魅力,同時也會被鋼琴所渲染的氣氛所折服。
[1][法]科爾托.鋼琴技術的合理原則[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
[2]黃大崗.周廣仁鋼琴教學藝術[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3]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4]黃因.哈農鋼琴練指法教學指導[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0.
J624
A
李佳駿(1992—),男,2015年本科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主修音樂表演(鋼琴)專業,研究生現就讀于哈爾濱師范大學,研究方向為音樂鋼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