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瑩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大學鋼琴教育專業化的方法
呂海瑩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增強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大學鋼琴教育也日趨完善。鋼琴專業的樂理知識比較復雜,傳統的教育方式沒有一個專業化的教育方法,學生的鋼琴彈奏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為了全面提高大學生的鋼琴專業知識水平與音樂素質,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注重鋼琴教育專業化。本文結合目前大學教育專業鋼琴教學面臨的問題,對如何提高大學鋼琴教育專業化進行探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音樂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大學音樂教育;鋼琴教學;專業化
大學鋼琴教育對于提高學生藝術文化修養有著重要作用,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大學音樂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和感受能力。目前大部分大學生的鋼琴演奏能力比較低,因此,音樂教師在對學生的教育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樂理知識和音樂基礎理論,還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彈奏和實際運用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對藝術的創新能力,注重鋼琴教育專業化,這樣才能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對鋼琴課程進行有針對性地學習,有效提高教學質量[1]。
(一)學生鋼琴基礎參差不齊,鋼琴教育沒有針對性
高校的大學生來自于全國各地,受家庭環境、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對鋼琴教育的影響,學生的鋼琴基礎參差不齊。一個班里有演奏水準達到專業級別的學生,也有從來沒接觸過鋼琴的學生;有的學生音樂領悟能力比較高,對鋼琴課程的接受能力比較強,而有的學生對樂理知識的接受能力不高,這都給教師的音樂教育帶來極大的困難。另外,大部分高校的鋼琴課堂教學往往注重音樂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實際彈奏能力的提高,學生缺乏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教導,鋼琴基礎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教材內容滯后,教學內容沒有及時更新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是教師教學的參照,教材的質量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和教師的教學效率。高校大部分鋼琴音樂知識比較專業,有些學生不太理解甚至完全聽不懂,如果教師不能進行生動形象地講解,學生就會對樂理形成認知誤差。另外,我國藝術行業和社會藝術審美的發展越來越快,高校音樂教材卻沒有得到及時更新,既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又極大影響了教學效果。
(三)傳統教學模式落后,教師專業化素質有待提高
傳統教學模式落后是目前大學鋼琴教育面臨的困難之一。大部分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往往沒有把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作為課程教學的重點,忽視學生的知識轉化能力,大部分教師在鋼琴教育的過程中,往往習慣按照教材上的內容進行照本宣科式地講解,沒有針對學生的實際能力,對知識進行重新梳理和概括,制定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式。除此之外,部分教師在鋼琴課程的教學中過渡注重學生音樂知識技巧的積累,而忽略感情的投入,導致學生不能真正融入音樂作品理解主旨,不利于學生音樂欣賞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一)改進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藝術鑒賞能力
傳統的大學音樂教學方式下,教師單純按照教材內容為學生進行單向授課,過渡注重對學生彈奏技巧的要求,學生無法靈活掌握已學知識,更不能領略到音樂真正的魅力。大學音樂教學要在培養學生掌握鋼琴基本知識技巧的基礎上,了解世界音樂的發展歷程,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進而讓學生能夠獨立演奏甚至獨立創作音樂作品。因此,大學教師在鋼琴課程的設計上,要為學生展示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音樂風格,不同作曲家的表演風格和彈奏特征。例如,為大一、大二的學生增設世界音樂發展史、肖邦、莫扎特的音樂創作歷程的課程,介紹著名鋼琴家的作品風格和音樂主旨,讓學生學習音樂的處理技巧以提升表演技巧。教師還可以為大三、大四的學生設置一些專業化的課程,比如伴奏訓練、聲樂訓練和即興創作等,讓已經具備了基礎技巧的學生有進一步的提高,為其在以后的音樂發展道路上,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二)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傳授正確的鋼琴彈奏技巧
大學音樂教師在鋼琴課程教學中,應注意提升專業素養,給學生傳授正確的演奏方法。研究發現,很多學生的琴聲中含有明顯的雜音,嘈雜聲太大容易導致聽眾不能理解和接受所聽到的音樂作品。教師在進行鋼琴課程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根據教材內容了解不同音樂所使用的不同彈奏技巧,每首曲子在音量和音色方面有什么差別,樂曲的節奏感對作品的感情表達有什么不同。例如:鋼琴觸鍵手法就有跳奏、連奏和非連奏等,常用的觸鍵方法有反彈、腕部、手指以及下臂彈法等,教師要注意讓學生分辨這些方法的不同彈奏效果,正確掌握這些彈奏方法的技巧,讓樂曲更加有節奏感和生命力,提升學生的鋼琴實際演奏水平[2]。
(三)培養學生的鋼琴伴奏能力,提高專業水平
即興鋼琴伴奏水平的高低,是鋼琴學習者是否具備了一定專業能力的評價標準之一。在目前的大學鋼琴教育中,大部分學生的鋼琴練習活動是沒有伴奏的,因此教師要在學生已經掌握扎實的彈奏技巧后,提高學生歌曲編配和伴奏水平[3]。伴奏需要彈奏者和彈奏者之間,或者和演唱者之間充分地協調配合,共同展現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音樂教師可以在課程的內容上,加入四手聯彈、雙鋼琴音樂作品的教學,加強學生的合作演奏能力,甚至能根據演奏效果自行調整伴奏,這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還能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復雜的彈奏技巧,提升鋼琴的伴奏能力,達到教學目的。
現今,我國藝術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鋼琴演奏的學習課程當中,對培養自身的音樂氣質和藝術修養有極大的幫助。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鋼琴彈奏技巧,提升音樂教育的專業化水平,教師要在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基礎上,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為學生傳授豐富且科學合理的彈奏技巧,促進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
[1] 戚鳴.大學鋼琴教學改革中現代教育理論的運用[J].黃河之聲, 2015,18:19.
[2] 劉湜.淺析如何提高大學鋼琴教學質量[J].亞太教育,2015,19:66-67.
[3] 包慧琴.大學鋼琴教學中即興伴奏的應用探究[J].音樂時空,2014, 1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