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洋
(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在鋼琴演奏及教學中音樂聽覺感知的重要作用
趙 洋
(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在我國鋼琴教學實踐中,技能的訓練一直為人們所重視,而音樂聽覺感知的重要作用恰恰容易被忽略,以至于在鋼琴演奏及教學中,許多人所演奏的樂曲缺乏個性和情感體驗。音樂聽覺感知能力,直接影響著音樂的表現力和創造力,影響著鋼琴演奏和學習效果,所以,培養學生音樂聽覺感知能力,對于提高鋼琴演奏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鋼琴演奏及教學;音樂聽覺感知;作用
(一)聽覺感知在鋼琴練習和記憶的過程中的作用
在鋼琴演奏過程中,記憶鋼琴譜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而音響記憶對于背譜有極大的幫助。音響記憶,記憶的主要依據的就是分辨聲音效果。只要與聲音有關的因素都可以納入音響記憶的范疇之中。如旋律、和聲、調式調性、織體等,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所產生的綜合音響,形成了整首作品的風格,而這種風格都要通過聽覺來感知、理解,最終形成整首作品的音響記億。一首新作品從陌生到熟悉,演奏者需要經過四個階段,一是有譜無琴階段,二是有譜有琴階段,三是無譜有琴階段,四是無譜無琴階段。有譜無琴指的是對整首作品的聽覺表象,僅靠讀譜在內心形成,實際音響不存在的練習方法。有譜有琴,指的是演奏者看譜練琴的過程,演奏者能夠背譜練習琴,屬于無譜有琴,練琴的最高境界就是無譜無琴,演奏者已經熟練掌握了作品的演奏技巧,在非實際演奏狀態下,在心中已經能夠將作品“演奏”出來。無譜無琴所包合的內容比較復雜,整個演奏過程不僅綜合運用了譜形、音響、動作、位置、分析五種記憶方式,還必須在腦海中形成視覺、聽覺、運動、知覺這四種表象,只有這樣,才可以在非實際演奏狀態下,在內心中形成音樂聽覺感知,在鋼琴演奏中,使得音樂聽覺感知發揮重要作用。
(二)聽覺感知在鋼琴音色捕捉中的重要作用
不同的樂器音色有所不同,如:長笛的音色,給人一種明亮高亢之感,小提琴的音色給人一種柔和甜美之感,管子的音色有一種暗淡沙啞的感覺,之所以不同的樂器音色有所不同,是因為樂器本身的物理性質不盡相同,物理學意義上的音色是客觀存在和不可改變的,這個音色,對于樂器的音響效果起決定性作用。然而,在鋼琴演奏中,我們也會聽到這樣的話,某人彈出來的音色非常好聽,而某人彈出來的音色比較有特點,或者在樂曲演奏中,某處音色要明亮一些,某處音色需要柔和一些等等。這里所說的音色,完全不同于物理學中的音色,它往往針對同一件樂器而言,這里所指的音色變化,是在物理音色不變的前提下,由于演奏手法的不同而產生的樂器音質上的細微差別。作為最富于音色變化的樂器之一,鋼琴怎樣才能夠獲得優美而豐富的音色,這是許多鋼琴演奏者奮斗的目標。由于鋼琴是以錘擊弦的方式發聲,所以,樂器本身的發聲原理,決定了在本質上鋼琴音色是單一的,之所以產生音色變化,與演奏者細膩而豐富的指觸差別有很大的關聯。正是由于這些細微差別,使得鋼琴的藝術表現力獲得了極大的豐富,同時,也要求演奏者具有敏感的外部聽覺感知能力,只有聽覺感知能力較強,才能夠做出正確的審美判斷,捕捉音色的變換,提升自身的演奏能力。
音樂的抽象性就在于許多方面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如內容的想象、音色的感知等,唯一最好的老師就是耳朵。要獲得最直接、最有效的經驗,必須依靠聽覺去檢驗、指導演奏實踐。所以,在鋼琴教學中,怎樣去培養學生“聽”的能力,應該是鋼琴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用心傾聽,還要引導其嘗試各種演奏效果,遇到用語言難以表達的,還可以多做示范,要讓學生明白,由于演奏方法的區別,可能會產生不同音響效果,帶來不同的聽覺感受。鋼琴具有很強的音樂表現力,要想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鋼琴作品,必須具備豐富的想象力。所以,在鋼琴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通過想象力的提升,增強學生的聽覺感知。在鋼琴教學中音樂聽覺感知的培養,還需要帶領學生多地聆聽那些比較優秀的演奏錄音,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帶領學生去聆聽現場音樂會,不定期的組織學生進行觀摩,不僅有利于師生交流,還有利于學生積累豐富的音響資料,提高音樂聽覺審美能力。學習者的主體經驗態度,對音樂聽覺感知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就算是同一客體,每個人對它的感知也有所差異。音樂聽覺感知同其他感知形式一樣,也存在這種差異性,如學習者的文化修養、生活閱歷等因素,都可能對其音樂感知產生一定的影響。感知主體生活閱歷越豐富、專業知識越淵博、綜合素質越高,音樂聽覺感知能力就越強,理解、把握音樂所傳達的情感、內涵等也會越全面、越深刻,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進一步拓展視野,努力學習相關知識,站在較高的層面去感知音樂藝術,在鋼琴演奏中把握好音樂作品。
作為一名優秀的鋼琴演奏者,不僅需要演奏技巧嫻熟,還需要有較強的音樂聽覺感知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演奏過程中,提升音樂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在鋼琴教學之中,音樂聽覺感知的能力非常重要,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心去感知音樂,注重培養學生音樂聽覺感知能力,這樣,才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基本音樂素質,使其在學習、欣賞、創作、表演等環節中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不斷地學習和探索。
[1] 佟宇飛.論鋼琴演奏與教學中音樂聽覺感知的特殊意義[J].戲劇之家,2013,11.
[2] 王瑩.中國鋼琴音樂的文化解讀——評《中國鋼琴音樂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5,03.
[3] 何揚.音樂聽覺感知在鋼琴演奏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大眾文藝,2016,23.
[4] 劉佳.試論音樂聽覺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9:236-237.
趙洋(1982-),女,吉林長春人,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鋼琴表演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