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
(遼源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遼源 136200)
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現狀與思考
王海濤
(遼源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遼源 136200)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我國普通高校的公共音樂教育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高校大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了全面提高,公共音樂教育在塑造高校大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和個性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盡管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育得到了發展,但是部分普通高校由于辦學理念、教育觀念、教學設施、專業師資力量等諸多原因,導致公共音樂教育發展較為緩慢。因此本文緊緊圍繞我國普通高校的公共音樂教育,分析了當前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善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現狀的方法措施,以期促進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發展。
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人才成為了當前發展的核心要素。高校大學生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當前的社會環境對高校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育是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提升人文素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普通高校開展公共音樂教育是能夠培養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文化底蘊。當前,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育雖然取得了一系列的進步,但是依然存在著些許的問題和不足,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面對當前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現狀,普通高校應當根據教育體制改革的要求和目標來加強公共音樂教育,審視自身存在的問題,提高高校公共音樂教育水平。
(一)缺乏重視,教育理念淡薄
根據相關文獻資料發現,我國的普通高校在公共音樂教育方面缺乏重視,有的高校僅開設了一小部分的課程,有的學校甚至沒有開設公共音樂教育,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理念相當淡薄。大部分的普通高校領導和教師沒有清晰的認識到公共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將學校的全部教學中心放在了科學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方面,在他們看來公共音樂教育只是娛樂、放松的一門學科,對于學生的知識增長和素質提高沒有太大的意義,因此有的高校就自動將公共音樂教育排除在了教學之外,使得學生缺乏相應的音樂知識。除此之外,有的高校雖然開設了公共音樂教育課程,但是僅是表面的一種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敷衍了事,沒有作出相應的教學計劃,使學生不能真正地學習音樂知識。
(二)隨意設置課程,內容較為單一
當前我國部分普通高校開設了公共音樂教育課程,但是其課程設置卻相當不合理,主要表現為:高校開設公共音樂課程較為隨意,沒有進行合理、科學的安排,由學校老師任意選課剝奪了學生的選課權利,導致了部分高校僅僅開設一門音樂基本理論知識課或者是一門音樂選修課。這樣的課程設置是遠達不到素質教育的要求,更不能通過這些課程來充實學生們的精神世界。另外,公共音樂課程內容設置較為單一,缺乏相應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教學,這樣導致了大學生音樂知識極度欠缺也降低了學生們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方法重講授,輕參與
當前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學課上存在著這樣一個明顯的問題,就是教師注重知識的講授而忽視了調動學生的參與,使學生被動式學習。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不利于課堂教學內容的吸收,還降低了教學效率。另外,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只依照書本內容進行講解,不能綜合運用新興技術,教學方法較為枯燥無味,教學內容晦澀難懂,不能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課堂教學,因而使得學生厭惡音樂知識的學習,進而抑制了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
(一)改善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理念
素質教育對高校公共音樂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面對當前我國高校公共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要想改變公共音樂教育的現狀,必須改善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理念。首先,高校的領導教師應當認識到公共音樂教育在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方面的作用,加強公共音樂教育管理,將公共音樂教育納入到教學計劃當中,強化學生音樂藝術能力。其次,應當明確開展公共音樂教育的目標,用目標指導教學實踐,根據學生的需要、特性等開展公共音樂教育,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最后,高校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意識,創新公共音樂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提高高校學生的音樂素質和綜合素質能力。
(二)合理設置公共音樂課程體系
根據當代素質教育的目標和要求將公共音樂教育課程體系設置成“一主多輔”的教學模式,“一主”指的是以音樂鑒賞和綜合性理論知識為重點教學任務,主要包括國內外音樂史、基本的樂理知識、簡譜等,通過綜合性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們對音樂有整體上的認知,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多輔”的要求是高校根據自身的教學條件、辦學理念和學生們的興趣愛好來開設各種的音樂選修課程,比如中國民族音樂、古典音樂、現代流行音樂、交響樂賞析、戲曲等,挖掘學生們的音樂潛能,從而促進其全面發展。
(三)創新公共音樂的教學方法
根據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高校在進行公共音樂教學時應當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廣泛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進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在普及音樂基本理論知識時,老師可以結合視頻、動畫、圖片等生動形象的方法向學生教授音樂知識,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其更加牢固的消化、掌握相應的知識。在教授聲樂等音樂技能方面,老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喜歡的音樂歌曲讓學生重點練習,開展小組競賽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確保每位同學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真正發揮音樂的作用。
普通高校的公共音樂教育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需要及時改進、完善。隨著新興媒體的不斷地發展,普通高校應當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促使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育向著多元化、科學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1] 陳朝霞.大學公共音樂教育的幾點思考[J].藝術教育,2012,05.
[2] 張雪梅.當前高校公共音樂選修課程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南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