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薇
(咸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舞蹈編導中的文學藝術表現手法探究
王思薇
(咸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舞蹈編導是集舞蹈編排和導演于一體的創作活動,是舞蹈編創、發展的核心,在舞蹈編導中,創作者要借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舞蹈的內容情節和思想情感。文章以舞蹈編導中的藝術表現手法為主題,分析了文學藝術與舞蹈編導的關系,就舞蹈編導中的文學藝術表現手法進行了梳理、總結。
舞蹈編導;文學藝術;表現手法
舞蹈編導是舞蹈編排和導演的總稱,舞蹈編導工作由舞蹈劇本創作、動作編排、舞臺表演導演等組成。舞蹈是一門表演性很強的藝術形式,舞蹈編導對創作者的專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這就要求舞蹈創作者認清舞蹈與其他藝術的關聯,借鑒多種藝術手法去豐富舞蹈的內涵和形式,以增強舞蹈的藝術性和美感。
舞蹈是一門通過舞蹈動作、語言去講述故事、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舞蹈具有深沉的詩意和美感,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它與美術、音樂、文學等藝術形式存在密切關聯。如舞蹈舞臺表演離不開音樂藝術的輔助,許多舞蹈動作都要按照美術結構原理來組織和美化,許多舞蹈作品都改編自文學作品。因此,許多舞蹈編導都經常要從其他藝術形式尤其是文學藝術中汲取營養,獲得靈感。文學雖然與舞蹈的表現形式不同,但是文學藝術與舞蹈藝術的社會功能是相同的。文學藝術以語言文字為載體,歷史悠久,載體多樣,文學藝術可以給舞蹈編導和創作提供豐富的營養,因此許多舞蹈素材都來源于文學作品,舞蹈作品都改編于文學作品。舞蹈作為一門表演藝術,它本身就有文學敘事性。舞蹈的文學藝術思維、敘事能力是檢驗舞蹈品位的一個重要標準。為了增強舞蹈的藝術性,舞蹈編導經常要借助文學手法來抒情和言志,或者借助舞蹈的文學性凸顯舞蹈的藝術美。
早期的舞蹈是文學的產物,將詩詞改成歌謠,然后配上相應的動作,就是舞蹈的雛形。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在舞蹈動作與語言藝術結合方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歌舞相伴,既增強了歌曲的魅力,也增強了舞蹈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如今,歌舞表演已經成為大眾最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許多時候,為了表現歌曲,還會圍繞歌曲內容、意境和旋律進行舞蹈編排。舞蹈語言有“意”有“象”,其中,舞蹈語言的“象”指舞蹈肢體動作的外表形態,動作是“象”的基本因子,舞蹈的技巧、風格決定了舞蹈的“象”。舞蹈的“意”指舞蹈肢體動作包括呼氣、身段、步法等所傳達的內涵。在舞蹈藝術中,舞蹈的“意”、“象”起著重要作用,舞蹈“意”、“象”表達都要以歌詞意境為基礎,用“意”、“象”代替文字進行情感表達。作為一門肢體藝術,從本質來講,舞蹈就是舞蹈演員將編導的想象和創作成果借助肢體語言表達出來。舞蹈編導要根據舞蹈的性質、風格來進行舞蹈動作編排,同時要認真考慮如何借助肢體語言去準確表達舞蹈的情感和意義,然后提煉、編排動作,借助可視的肢體語言將舞蹈內涵和意蘊表達出來。
舞蹈藝術來源于生活,每個舞蹈都有其明確而特定的內涵,即舞蹈的產生由敘事開始,終止于表演。舞蹈也是一種抒情方式,舞蹈情感不論是悲是喜、是愛是恨,都要借助舞蹈動作表現出來。舞蹈動作,是舞蹈編導加工、創作的結果,也是舞蹈抒情、敘事的二次轉化。在舞蹈編導中,創作者要用舞蹈的眼睛去觀察生活,要善于想象一些舞蹈內容、意境的動作感。此外,舞蹈編導還要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超強的模仿能力,要善于將自己對舞蹈的文字式感受以動作的形式進行轉化和表現。不過,舞蹈編導所能應用的道具非常簡單,加上人體具有極限,所以,編導只能借助象征和比擬手法,賦予一些動作更多的意義,舞蹈藝術也因此而具有了虛擬和象征特征。傣族的孔雀舞在表演時,舞者的三道彎造型、步伐和手勢,都是編導在模仿的基礎上創作的結果,這些象征性明顯的動作形象表現了孔雀的儀態美。
舞蹈是美的藝術,許多舞蹈作品都有著高尚的哲理品格。舞蹈也是一種人本語言,舞蹈自誕生之日起,就以自己獨特的形式講述著人間滄桑。在古老的發展歷程中,汲取了豐富的智慧之后,舞蹈藝術積淀、形成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也肩負起了以情啟真、以情揚善、以情喚美的文化使命。真善美是舞蹈藝術的最高境界,也是舞蹈創作的意義。以舞蹈藝術為載體弘揚真善美,是人們最易于接受的一種說教形式。舞蹈編導在創作中,也要根據舞蹈的價值追求,講述能喚起美的欲望和想象的故事,將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一起,將自己的人生態度和道德評價滲透到舞蹈藝術作品之中,從而賦予舞蹈豐富的哲理和寓意。用文學的語言來講,這就是所謂的托物言志。舞蹈編導只有尊重舞蹈的屬性和創作規律,提升舞蹈審美水平,創新舞蹈藝術,才能創作出更多優秀的舞蹈作品。
[1]寶勒爾.淺談舞蹈編導中的文學藝術表現手法[J].才智,2014(35):321.
[2]陳雙媚.淺談舞蹈編導中的文學藝術表現手法[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23):221-222.
[3]黃艷琳.淺談舞蹈編導中的文學藝術表現手法[J].大眾文藝,2016(02):164.
J61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