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芳
(湖北藝術職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對中國古典音樂審美的思考
段 芳
(湖北藝術職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音樂是最偉大的、最美的藝術創造,聆聽美妙音樂能使人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美的氣息,因為音樂里蘊含著和人類息息相通的一種審美特質,有誘人的魅力。而中國古典音樂就具有這種審美特質,能使聽者的心靈深受震撼。本文主要探索中國古典音樂的審美特征及審美作用,助力當代音樂事業的發展。
中國古典音樂;審美特征;審美作用
從本質上看,中國古典音樂是古代人由內而發表達出對現實生活的認識,同時抒發內心情感。而生活是多彩而豐富的,情感也是復雜而多樣的,這使得音樂作為重要的生活表達、情感抒發的媒介,其審美特征、審美作用也豐富多樣。下面就對中國古典音樂審美進行具體的探討。
一首中國古典音樂作品所表現的是作曲家在現實生活中形成的感受,對某個時代背景加以反映。例如:魏晉人士蔡文姬所作《胡笳十八拍》就對當時的戰亂流年時代背景進行反映,為國家安定、民族安定而遠嫁他鄉,到最后又不得不遠離自己的兩個孩子,返回自己生活多年的家鄉。這樣的現實使得作者在內心深處充滿矛盾,《胡笳十八拍》就產生于當時的背景。因而要想深刻領略蘊含在中國古典音樂中的思想、內涵,就務必要了解并熟悉音樂作品的時代背景。
文學特點指的是中國古典音樂作品和文學存在密切聯系,尤其是文學詩歌,它是人們抒發情感的關鍵載體,在和音樂有機結合的情況下能更直觀、更形象地幫助詩歌作者表達真實情感。不管是遠古時期還是當代,中國古典音樂的這種文學審美特點都是一樣的。例如:詩歌《關雎》是文學作品《詩經》中的一篇,它因音樂的出現而幫助作者更好地依托詩歌表達無限思念在河之洲的戀人的思念之情。歷史在持續發展、進步,而在經歷宋詞、元曲之后,中國古典音樂的文學特點有更多的表現形式,兩者的界限日益模糊。
民族民間音樂是中國所有古典音樂的根源,并且在地域不同以及民族不同等因素的影響下,古典音樂作品不管是風格還是審美均存在差異。中國古典音樂在組織、調式、風格等領域均與西方有區別,且它在中國各民族地區也有很多種風格[1]。當然,當今在各地流行的曲藝、劇種等也是一樣。例如:各地區、各民族的小調、山歌、號子等都有不同的風格,這充分體現出中國古典音樂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
優美的中國古典音樂能促進身心健康,讓人的心情更加愉快。如果讓心情煩躁、精神低落的人聽優美的音樂,其煩躁的情緒能即刻有所緩解,逐漸消除不愉快的情緒,慢慢變得愉快[2]。而愉快的情緒能增加人體血液中對健康有利的化學物質,讓人的心理越來越健康,身體體魄越來越強壯。例如:《平沙落雁》這首古琴曲就極富韻味,通過描寫人和自然交融,平衡那些不得志的隱士的失落心態,抒發其壓抑的情感,表達解放個人精神的一種人本主義觀念。正是表達出這種觀念,才使得人們在聆聽《平沙落雁》時得到心靈的尊重、撫慰,讓身心更健康。整首曲子流暢悠揚、曲調起伏有致、悅耳動聽,一直保持靜中有動的基調,是寧靜之美,當人們心情不快時仔細欣賞其優美旋律,就能充分領略其中的高雅格調、恬美意境,心情逐漸愉快起來,塑造健康體魄。
音樂通過聲音深入人的心靈,依托節奏、旋律等音樂語言運動,讓聆聽者形成審美體驗,中國古典音樂也一樣。所以中國古典音樂是人們最好的情感抒發、靈魂展示的媒介之一,當人們在欣賞中國古典音樂時仿佛如同感受生命一般感受音樂美。例如:針對《梅花三弄》這首古琴曲,在欣賞時就會被梅花形象所感動,由此升華道德品質。梅花有高潔的品格,如翠竹般堅挺、蒼松般挺拔、冰雪般潔白,天生一副傲骨,不怕寂寞、不畏嚴寒,時常傲然怒放于白雪皚皚、寒冬臘月之中,有歲寒三友的美譽。而君當如梅正是古人所追求的高尚道德目標,古典音樂《梅花三弄》也正是通過歌頌梅花來贊美情操高尚的人。通過欣賞《梅花三弄》,人們往往能被有高風亮節的梅花深深感動,不知不覺升華道德品質。
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人和人的情感溝通日益重要,因為人與人之間依靠溝通而和諧相處,只是溝通的難度越來越大,缺乏情感交流,這是現代社會發展與進步的瓶頸。而中國古典音樂具有抒發內心真實情感的審美作用,能緩解現代人缺乏情感交流的問題。所以中國古典音樂是現代人情感交流、和諧相處的橋梁,有助于培養人的和諧意識。例如:《陽關三疊》也是一首經典古琴曲,作者通過它抒發無限關懷即將遠行的友人的誠摯情感。整首曲子的音調不僅淳樸,且富有激情,描繪晴朗天空、潔凈道路、青青客舍、翠綠楊柳等,構成色調明朗清晰的離別場景。輕柔的聲韻,富有動力的節奏,往復回環的旋律,明快的音樂,反復表達著依依惜別友人的深情。美好的情感與清麗的景色相互交融,表達人在離別時衷心祝福又普遍傷感的情懷。在欣賞這首古典音樂時,人們不由得贊賞并向往人與人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懷,形成和諧意識。
在中國古代,不僅音樂作品的數量龐大,且其中的審美特征也相當豐富,分析中國古典音樂的審美特征及審美作用,這能促使人們在音樂審美里感受音樂的輕松、愉悅和平等,同時進入至善至美的音樂境界,達到塑造健康體魄、升華道德品質、培養和諧意識等目的,充分發揮中國古典音樂的審美價值。
[1]金煜.中國古典音樂——走進心靈的歷史[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6,23:61-64.
[2]戴曉敏.淺談中國古典文人音樂的“寫意之美”[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5: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