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莉娟
(陜西省商洛學院,陜西 商洛 726000)
淺談樂曲的節奏美
余莉娟
(陜西省商洛學院,陜西 商洛 726000)
音樂是由樂音組成的。樂曲是按一定的規律組織起來的,樂曲可以沒有曲調,不用樂音,但永遠離不開節奏。可見,節奏是音樂唯一的“生命線”。本文說明了節奏在樂曲中的重要性,闡述了節奏美在樂曲中的具體體現。
樂曲;節奏美
過去,當人們慶賀收獲時往往敲擊木器、石器以表達喜悅之情,打擊樂器有的只是簡單的節奏,正是這些簡單的節奏給人們帶來無數的方便與歡樂,可見節奏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正確的節奏對樂曲來說是一種災難。節奏是音樂的脈搏,如人的脈搏一樣,節奏也不可能像機器一樣紋絲不變。一首奏鳴曲抒情的地方也許要稍稍放慢一些,但是從整體感覺上速度必須是統一的。樂曲的節奏在樂節、樂句等與詞的句式音組的基本節奏對應與變化上有著不同的方式,在節奏長短上有著統一性。
(一)節奏是樂曲的血液
樂曲中的節奏主要體現在旋律之中,對樂曲的形式美和情感表現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樂曲的節奏是音樂中最基礎的。通常,人們把旋律和節奏看成是音樂作品的骨架。實際上節奏的存在離不開旋律,如果我們在旋律中抽走以音響時值長短為特征的節奏就等于抽走了旋律的靈魂。節奏是樂曲之所以成為聽覺藝術的重要關鍵。
(二)節奏是樂曲的生命
一首動人心扉的樂曲能奇跡般地給人以生活的勇氣和奮進的力量。而人們常常把節奏比作是樂曲的源泉,節奏是曲調構成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懂得音樂的人常常把音樂作品的節奏比作是音樂的脈搏。在樂曲表現中,節奏在樂節、樂句等與詞的句式音組的基本節奏對應,并在節奏的長短、強弱的變化處理上具有統一性。
(三)節奏是樂曲之源
節奏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能夠使樂曲呈現出鮮明的樂曲形象,樂曲作品離不開節奏。我們所講的樂曲的節奏美就是節奏與人們生命的律動和宇宙的運動具有非常神奇的聯系。
(四)節奏是樂曲情感的共振
樂曲的強度卻是很微弱的,而節奏賦予了樂曲巨大的魅力,是樂曲中的節奏與人身體的一部分讓我們體會到音樂的美妙之處,才能領會到樂曲的真諦。
(五)節奏是樂曲的色彩
不同的節奏所帶給人們的感覺是不同的,所有的樂曲作品都有自己的節奏特征,其可以觸動人們的心弦,快樂地、悲傷地、甜美地、怪異地。
(一)節奏美在聲音組合形式上的體現
節奏美是節奏的擴大。樂曲以音響的長短、強弱與快慢的組織交替變化,不僅體現出一定句式的節拍特征,同時以特有的節奏美來增強旋律美的藝術表現。
1.在樂曲中的情感體現
一是表現出人物的個性與人格特征,短、快、密的音長節奏能夠表現出人的情感與態度。樂曲情感能用音樂節奏來表現,抑制、平和、安靜用長、慢、疏的音長節奏就能夠表現出人物開放的特性,短、快、密的音長節奏則表現人物狹隘的特征;二是表現出空間的延伸感,空間的長、寬、開闊常用樂曲節奏的長、慢、 疏來體現;物體的運動快慢、動靜、變化也要運用相應的節奏進行對應即可。
2.音強節奏表現出節拍規律
節奏是做好音樂所不可忽視的。也正由于節奏的變化性、組合性強才給音樂帶來了更加多元化的發展空間。看似復雜的節奏經過分析可以找到自身從簡單到復雜發展變化的內在聯系。節奏運動與這種客觀的物理現象相對應,朱光潛先生說:“節奏是主觀和客觀的統一,也是心理與生理的統一,它是內心生活(思想和感情)的傳達媒介”。它的直接效果就是給旋律帶來鮮明的性格。按照一定的規律組織起來就是節奏。節奏既有輕重緩急,也有松散與緊湊。節奏的力度體現在強弱對比中,樂曲節拍以強音的循環為基本規律,這類唱腔以“強、弱、弱”為循環反復的律 動方式。因為一切節奏必然要在強弱的力度變化中進行藝術的組織,所有的節奏與節拍與節奏都會表現出一定的速度,節奏的力度對于樂曲的形象塑造有著不容忽視的巨大作用。
(二)節奏在基本特性上的表現
樂曲的節奏根據內容與情感表達的要求,從而發揮樂曲節奏特有的功能。節奏是通過有重音及無重音按一定的次序循環重復,用固定音符來代表節拍。拍子規律的強弱是由強拍和弱拍組成,準確地表現音樂的內涵。 混合復節奏的強弱拍子的分布要根據樂句的分布規律來決定,自然強弱拍的規律會以附加額外重音的形式決定了其強弱拍的規律;切分音是將自然重音的強拍移離其原有位置,使重拍后移。在古典主義音樂時期,帶有切分音型的重音要放在強拍。
(三)聲樂節奏的力度
如:古琴曲《醉漁唱晚》本文所分析的曲譜就是以李子昭先生的傳譜為主。琴曲在調性、調式和節奏的變化中運用吟唱性的旋律來完成音樂形象的塑造。第一段在短小的散起引子后呈示主題,旋律富于歌唱性最后一段是進一步深化,隨著速度的逐漸減慢更加使人感到佯狂的醉翁是在借酒澆愁。
(四)在節奏的速度中的體現
樂曲的速度是用來形容情感、情緒的詞句,同一首樂曲如使用不同的速度來進行演奏就會有不同的音樂形象,所以,我們要注意節奏速度的變化。節奏的力度在強弱對比中發揮不同的節奏內容。一切節奏內涵要在強弱的力度變化中使音量的強弱輕重得到藝術的合理調節。音樂的速度與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有著不可割舍的關系,速度要稍快就表示一種愉 悅,振奮的心態;相反悲傷、憂郁、肅穆、平靜……要求速度要稍慢以體現壓抑的情緒。同一首歌曲或樂曲使用不同的速度來進行演奏會有不同的音樂形象。節拍上、 節奏上、調式上的變化就會形成了與原作截然不同的樂曲形象。為此,我們在演奏任何音樂作品時都要注意基本速度,要注意變化的速度引起 音樂形象和情緒的變化。
總之,節奏、節拍、速度與力度共同構成了音樂的骨架,它們對于音樂有著不容忽視的巨大作用。正是有了節奏,樂曲才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的感悟。
[1]于潤洋,卓菲婭.麗莎音樂美學譯著新編[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3.
[2]張前.論音樂表演創造的美學原則[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2.
[3]文琪.試論節奏美在聲樂藝術作品中的體現[J].電影評介,2008.
[4]林國勝.談藝術設計中節奏美的功能表現[J].電影文學,2007.
[5]葉文問.論節奏表演創造的美學特性[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1.
J6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