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亞楠
(棗莊學院,山東 棗莊 277100)
我國的任何行業想要得到發展,就必須建立完善的行業體系,就拿對中國古典舞的教學來說,我國古典舞行業為了得到好的發展,讓更多的人學習中國古典舞,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古典舞的精髓,就必須建立好完善的中國古典舞教育體系。因為我國古典舞是由其他民族研發改良并且保留至今,所以在對中國古典舞的教學中必須涵蓋我國的民族特色,這樣才便于人們對中國古典舞一些動作的理解。此外,我國優秀的古典舞是將特色民族舞蹈和古典音樂融匯在一起,所以這兩個方面都要在中國古典舞的教學中體現出來。想要讓人們對中國古典舞進行好的傳承,就需要人們對中國古典舞的內涵和文化精神進行研究,讓人們在學習中國古典舞的過程中體會到中國古典舞的特色,并且對中國古典舞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人傳承古典舞文化。所以為了我國的古典舞能有好的傳承,就需要建立舞蹈、古典音樂、古典舞文化的教育體系。
道家思想上的動靜結合就是在動中體現靜,在靜中體現動,將動靜結合充分體現出我國古典舞的優美與連貫。以動襯靜、以靜襯動都是從我國悠久的文化中研究出來的,并且體現在中國古典舞的展現中,更加深了古典舞的古典韻味。因此在中國古典舞的教學中,要讓習舞者學會分辨動與靜,并且在展示中國古典舞的過程中,讓舞者知道展現動與靜的時機與節奏,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展現中國古典舞的韻味。而且在中國古典舞的表現中,動靜結合能夠加強人們的視覺體驗,給觀看舞蹈的人們留下較深的印象。動靜結合的方式和細節都是非常巧妙的,好的細節能夠展現出舞者的基本素養,也能使中國古典舞的表演更加精彩。因此道家思想下的中國古典舞教學是動靜結合的,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生,也要重視學生對動靜結合思維的培養,讓學生在表演前就意識到動靜結合的重要性,才能使中國古典舞的表演更加完整。
在傳統的表演藝術中,虛實相生是一種獨特的表演手法,道家的虛實哲學也強調了虛實之間的關系。在對中國古典舞進行教學時,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虛是讓學生想象所處的環境和感受自己表演時的狀態,實是學生動作的展示和情緒的表達,所以虛實相生就能給觀眾帶來一部很好的中國古典舞作品。在學生的想象中,老師可以扮演一個引導的角色,通過適當的心理疏導讓學生心情愉悅,并且身體得到放松,這樣就更容易融入老師所營造的環境中;在學生的展示中,動作的流暢是基本的保障,還要伴隨學生的面部表情和輕微的肢體動作才能讓一部中國古典舞作品表演得非常完整。所以在中國古典舞訓練到演出的過程中,老師都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讓學生們都掌握中國古典舞的表演精髓,也是為了讓中國古典舞繼續傳承下去,并且在平常的教導中,要讓學生重視虛實相生的概念。
剛柔并濟是很多舞蹈作品中都會體現出來的,道家思想下的剛柔并濟指的是舞者動作的柔美與有力。所以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訓練好學生身體的柔軟程度和平時完成動作的標準程度,同時也要教會學生傾聽音樂,把握好背景音樂的節奏,這樣舞者能在表演舞蹈時注意動作的展示節奏和身體的協調度。中國古典舞展示的是一種剛柔并濟的舞蹈狀態,只有舞者的動作做到柔中帶剛、剛中帶柔,才能讓觀眾對我國的古典舞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才能讓舞蹈顯得更有民族特色。古典舞老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動作的同時,也要讓學生了解古典舞背后的文化特色,在學生對中國古典舞的印象加強后,就能在中國古典舞的施展上得心應手,自然就能增強中國古典舞的展示效果,就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視覺享受。
在道家思想中,可以將中國古典舞的特色進行分類,動靜結合、虛實相生、剛柔并濟都是舞者在展示中國古典舞的時候需要注意的。老師在教學生中國古典舞的時候要掌握舞蹈動作的要領和舞蹈完成的技巧,這樣能讓學生對中國古典舞的動作進行熟悉,以此更多學生掌握中國古典舞。同時老師也要向學生弘揚中國古典舞展示出的精神文化,讓學生在深入了解中國古典舞的同時也加深對中國古典舞的印象。并且老師要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這樣學生能夠對舞臺有基本的認知,在施展舞蹈動作時也能做到有條不紊,就能讓中國古典舞得到更好的發展,以后我國的中國古典舞行業就能夠后繼有人,并且能夠長久地發展下去。
[1]曾菲菲.中國古典舞教學模式改革與研究[J].藝海,2017(03):57-60.
[2]邢令果.淺析高校古典舞教學現狀及開展策略[J].黃河之聲,2015(08):36.
[3]王硯秋.中國古典舞的發展和教育[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3,29(03):130-132.
[4]張蕊.多學科視野中的中國古典舞教學[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2,30(04):2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