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雷
(新疆藝術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9)
創新創業背景下藝術類高校輔導員工作方法探析
張 雷
(新疆藝術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9)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的到來,創新創業教育,即“雙創”教育開始走近了各個高校。作為藝術類高校的輔導員,如何在這種新形勢與背景下做好輔導員工作,與時俱進,創新工作方法,筆者提出了幾點建議。
創新創業教育;“互聯網+”;“內涵式”發展;執行力
近些年,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的增加,使得高校的就業工作變得更加復雜與困難,尤其是面對國內如火如荼的創新創業教育新局面,高校輔導員從自身工作角度出發,如何與雙創教育相結合,如何與藝術類院校學生的特點與培養方法相結合,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
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我們很快進入了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時代。大學生群體的普遍接受能力較強,藝術類專業發的展日新月異,都給藝術類專業的輔導員工作帶來了挑戰。藝術類高校輔導員要利用互聯網數字化發展的條件,努力學習信息化技術,同時對當前的就業形勢和就業單位、就業專業與就壓崗位進行整合和匯聚,通過科學的數據收集與整理,使得大一新生一入校就能對當前的就業狀況與形勢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從而早早的樹立就業意識,這時輔導員應及時開展一些頭腦風暴和體驗式的就業拓展活動,加強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還可開展模擬的網絡面試和網絡甄選活動,充分的利用互聯網帶給我們的便利條件,引導和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除此之外,輔導員應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樹立全程參與的就業創業指導意識。
教師的科研能力會影響到腳趾整體隊伍和素質的提升。輔導員首先要具備廣博的知識為基礎,其科研意識表現在對學生的主動了解與學生環境的主動適應和積極改造、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思想政治理論工作的教育實踐經驗,實際問題實際分析和解決。堅持科研信仰與熱情,做智慧型和終身學習型的輔導員。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扎實的科研基礎,將為培養一個優秀的輔導員做扎實后盾。還可組建輔導員科研工作室或團隊,為全面提升輔導員科研能力營造科研環境。
良好的職業素養與能力內涵是輔導員工作得以順利推進的前提。藝術類高校輔導員需要具備三大素養。一是“以學生為本”。藝術類學生的專業特點決定了藝術類學生的個性突出的特點,了解學生,和學生做朋友,擅于傾聽和溝通,以學生為本,體現人文關懷。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以關懷和鼓勵學生為主。二是專業化發展。藝術類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范圍較廣,除了對學生專業知識的了解之外,還要對教育學、心理學、職業規劃等方面積極探索和進修。有些輔導員由于缺乏相關的專業背景,僅憑自己的經驗和情感去工作,導致在對一些特殊問題和突發事件的處理中碰壁,同時也更乏有主動總結藝術類學生教育管理的經驗的輔導員。三是創新能力。在我們要求學生具備創新能力的同時,我們自己首先更應以身示范,言傳身教。藝術類學生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輔導員要探索不同時期學生的工作方法,積極思考和創造,解放原有的固化思想,遵循教育規律和成長規律,不斷創新和成長。只有做到了這三點才能真正實現“內涵式”發展。
輔導員的執行力和領導力決定著工作效率的高低。提高這兩方面的能力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時刻加強思想政治理論修養和增強法律意識。同時,兼重德性修煉,即提高個人的人格魅力,加強個人的性格、氣質、誠信品質等的全方面的吸引力。第二,多積累實踐經驗,實踐中出真知,擅于總結與歸納。第三,及時關注市場對藝術類人才需求的變化,具有敏銳的就業視角。還應多參加就業創業類的培訓會,積極拓展視野。
藝術類大學生的就業平臺建設一直是一個難題,尤其是在校期間的大學生各方面都不成熟,在創業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也較多。建議可采取以下的方法:第一,申請創業資金。目前針對大學生的創業貸款和創業政策較多,可利用這一便利條件鼓勵學生參與就業貸款或者創業基金。也可通過高校的官方平臺爭取到一些企業的贊助,實現校企聯合。第二,鼓勵學生參加一些創業類的比賽。目前,國內關于創業累的比賽有很多,學生參加比賽不僅可以增加經驗,獲得認可,也可帶來一定的獎金回報。第三,鼓勵學生成立“創業者聯盟”。通過結交校內外的各種不同的創業伙伴,舉辦大學生創業交流會等形式,豐富就業平臺和創業機會。第四,培養大學生的合作、團隊意識。創業需要伙伴,更是各種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利用的過程,因此,大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就顯得越發重要。尤其是對一些心里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面對即將面臨的就業壓力,如何疏導學生的壓力與情緒,幫助他們盡快地適應社會,提高效率,團隊建設與合作意識培養是捷徑。
藝術類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性質與工作使命是重要的,尤其在市場浪潮的今天和創新創業的新局面下,對工作方法的探索任重而道遠。不斷學習與借鑒先進的經驗、摸索先進的工作方法、不斷總結與創新,為高校的雙創教育添磚加瓦,這是每一個藝術類高校輔導員責無旁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