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梅
(云南臨滄滇西科技師范學院,云南 臨滄 677000)
兒童舞蹈創編,要結合兒童的實際生活,尊重兒童生理發展特點來創編,在創編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舞蹈作品和舞蹈表演形式的選擇,還要注重兒童喜聞樂見的律動,不能夠過分強調技術技巧,忽略兒童認知的水平,為表演而表演。要選擇兒童感興趣的、喜愛的舞蹈,實用性和適用性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學前教育教學中,學前教育教學舞蹈創編非常重要。
學前教育教學舞蹈創編應把握的首要一點,就是必須了解兒童的生理特征,不宜設計幅度過大的動作。舞蹈語言必須要符合兒童生理特點。我們都知道,兒童都比較好動,但是,兒童骨骼和肌肉尚未發育成熟,所以,舞蹈練習時間久了容易產生疲勞,在學習舞蹈過程中,一些兒童的平衡感和節奏感很難把握,所以,舞蹈創編教學應把握的要點之一,就是要考慮學生生理特點,在舞蹈創編中,要注意動作必須符合兒童生理承受范圍,應盡量選擇節奏歡快,動作輕柔舒展的舞蹈,使兒童能夠放松身心,輕松愉快的學習舞蹈,自由自在的表現和展示自己。另外,學前教育舞蹈創編,舞蹈教師還要注意對空間的把握能力以及舞臺的規劃與重現。舞蹈創編者不僅要能夠分析和判斷在哪個位置,具有較強的空間想象力,還有對空間有一種良好的把握,能夠判斷在哪個位置進行舞蹈動作更加具有美感。更能夠呈現較好的視覺效果。學齡前兒童年紀小,不僅活潑好動,而且具有天生的敏感和好奇心,所以,舞蹈教師在隊形編排,舞蹈造型編排到時候,還要注意這個年齡所普遍具有的特點,舞蹈要動靜結合。簡單利于記憶,不宜設計幅度過大動作,既要做到展現出舞蹈的銜接自然,也要做到給人一種錯落有致的別致美感。
俗話說“藝術源于生活”,舞蹈創編同樣如此,舞蹈創編也需要以生活為基礎,所以,學前舞蹈教學中的舞蹈創編,要考慮環境要素,仔細觀察兒童的生活,這樣,所創編出來的舞蹈才能讓兒童從中找出共鳴,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最大程度實現舞蹈教育功能。這就要求舞蹈教師具有舞蹈選材、立意、編排設計、燈光、服裝等方面的搭配能力,懂得一定的編創技法,能夠有效的調試與搭配音樂和動作,以生活為基礎進行舞蹈創編。學前教育教學舞蹈創編,要注意謹慎選擇和安排教學作品,既要做到情節內容生動,淺顯易懂,激發兒童學習興趣,也要做到發展兒童的動作行為,朝健康向上方面發展。舞蹈離不開音樂,舞蹈與音樂相輔相成,舞蹈的音樂選擇應該風格活潑,結合兒童生理和心理特征,內容淺顯易懂、具有感染力,這樣有利于營造輕松愉快的舞蹈氛圍。舞蹈教學音樂歌詞,對于激發兒童學習舞蹈興趣也有很大的幫助。歌詞的背后隱藏著文學底蘊,朗朗上口的歌詞,有利于激發兒童進行舞蹈。此外,歌詞不宜過長,歌詞內容必須節奏和韻律感比較強,短小精悍的歌詞,最好與肢體和動作協調一致。學前兒童雖然有很多共通之處,也有差異性,在教學過程中,舞蹈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創編,控制舞蹈難易程度,以便于能夠因材施教,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學前教育教學舞蹈創編,要帶著一顆童心去創編,讓舞蹈動作更加幼兒化。在舞蹈創編過程中,一些學生往往會不知所措,為了機械的創編舞蹈,一些學生將民族民間舞蹈生搬硬套的用在兒童舞蹈中,進行簡單動作元素堆砌,舞蹈成人化的傾向比較嚴重。因此,學前教育教學舞蹈創編,一定要深入孩子中間觀察,充分考慮兒童的特點,要帶著一顆童心創編舞蹈動作,要將兒童的姿態,動作和表情融入其中,這樣,創編出來的舞蹈,才更能夠展現兒童舞蹈情趣,創編出兒童喜愛的舞蹈作品。例如筆者在帶領學生創編《摘葡萄》舞蹈的時候,先引導學生深入到兒童中間仔細觀察兒童摘葡萄的動作,然后,讓學生試著創編《摘葡萄》舞蹈,進行動作對比分析,尋找差距,以增強兒童舞蹈獨有的風格。同時,《摘葡萄》舞蹈屬于維吾爾族舞蹈,一些動作難度較大,有些動作并不適合兒童表演,在創編幼兒舞蹈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啟發提示,要注重舞蹈動作兒童化,在保留民族民間舞蹈風格基礎上,更好的展現兒童情趣和韻味。
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來說,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非常關鍵,提升自身舞蹈創編能力,是學前教育專業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目前,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教師不僅要具備日常活動的組織能力,還要具備舞蹈教學和舞蹈創編能力。因此,在學前教育過程中,我們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創編熱情,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生創編舞蹈的興趣。在創編教學初期,要注重引導學生多觀看舞蹈視頻,要從興趣層面入手,通過觀看舞蹈視頻,使學生對舞蹈創編產生興趣。學生不僅要了解舞蹈的特點和風格,還要增強對舞蹈特點和風格的認識,只有這樣,才更有利于探究舞蹈動作創編方法,通過良好的鋪墊,增強舞蹈創編興趣,逐步進入到舞蹈創作目標中來。激發學生舞蹈創編熱情,還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校園實踐活動。要帶領學生經常觀摩幼兒園教師舞蹈教學,這樣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兒童舞蹈的興趣,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對兒童的親和力,使學生能夠逐步熱愛兒童舞蹈教學,增強兒童舞蹈教學興趣,逐步提高自身的舞蹈創編能力。
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能力培養,還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舞蹈創編技巧。一是可以引入命題式創編,讓學生圍繞主題自主創編,例如以“我愛大自然”、“愉快的一天” 等為主題,通過引入命題式創編,提升學生的創編能力。命題式創編,還有利于學生正確把握創編技巧,增強學生創編舞蹈的表現欲,提高學生的創作才能,促進學生創編能力提升。培養學生舞蹈創編技巧,還要多為學生提供舞蹈創編機會。在這方面,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舞蹈環境,使學生能夠多參加舞蹈創編活動,促進學生基本功的鍛煉,使學生敢于從課堂中走出去,通過實踐增強舞蹈創編技能,提升舞蹈創編能力。當然,培養學生舞蹈創編技巧,提升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獲得的,因此,教師應當堅持因材施教,形成常態化訓練模式,使學生能夠發揮想象力,不斷進行新的嘗試和練習,在訓練中考慮趣味性,強化鞏固自身素質,為更好地創編兒童舞蹈奠定基礎。
學前教育教學舞蹈創編,不僅有利于鍛煉學生對音樂的敏感性,也有利于增強學生舞蹈教學意識,對于促進兒童生理心理發展發揮重大作用。舞蹈是一門節奏感特別強烈的運動,學前兒童,學習和模仿能力比較強,一個普遍特征就是好動,因此在這一時期學習舞蹈,更能夠滿足兒童的生理需求,據有關資料顯示,學前兒童接受適當的舞蹈教學,不僅有利于兒童身體骨骼的發育,更有利于兒童身高的發育和成長,舞蹈藝術,不僅對身體形態有較高的要求,對肢體的靈活性也有較高的要求,所以,針對兒童的特點,對兒童進行舞蹈教學,對于矯正兒童體態發揮積極作用。舞蹈比較強調肢體的靈活性,針對兒童的特征進行舞蹈創編,更有利于鍛煉兒童肢體的柔韌性,增強兒童身體素質。舞蹈通常是在音樂配合下進行,舞蹈環境必須輕松愉快,才更有利于兒童放松自己,表現自我情緒,通過舞蹈表達自己的思想。舞蹈對于培養兒童良好性格有很大的益處,在良好的舞蹈環境熏陶下,不僅有利于培養兒童大方開朗的性格,還有利于糾正兒童不良習慣,使兒童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品質,在學前舞蹈教學中,兒童學習舞蹈動作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只有通過長時間的、重復的學習,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針對兒童的特點,進行學前教育教學舞蹈創編,不僅有利于幫助兒童樹立堅定不移的思想品質,還有利于磨煉兒童的意志,培養兒童樂觀精神,激發兒童創造力和想象力,對兒童心理方面產生極大影響。
舞蹈主要通過身體語言表達情感,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舞蹈對于培養兒童個人氣質,提高兒童社交能力發揮重要作用。學前教育教學舞蹈創編能力培養,有利于學生將來畢業后,對學前兒童實施美育,通過舞蹈教學發揮較好的美育功能。因此,學前教育教學舞蹈創編,要根據兒童的特點進行設計,增強兒童對美的感受力。據有關資料顯示,學過舞蹈的兒童與沒有學過舞蹈的兒童比較,長期性接受舞蹈教育教學的兒童,個人氣質要相對好許多。學前兒童不僅是學習能力、模仿能力比較強的時期,也是身體發育的黃金階段,這一時期,對兒童進行舞蹈教學,有針對性的創編舞蹈,不僅有利于兒童的大腦發育,也有利于促進兒童身心發展。通過舞蹈學習,有效拓展兒童的知識面,提高兒童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效的激發兒童各方面身體機能,刺激兒童大腦中樞神經,使兒童在老師的帶領下,綜合素質獲得有效提升。學習舞蹈也是一個求知過程,學前教育教學舞蹈創編,不僅可以使兒童接觸到舞蹈,擴大兒童視野,還可以使兒童接觸更多舞蹈以外的知識,提高兒童的思想意識,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舞蹈學習是一個集體行為,在學習舞蹈過程中,需要兒童之間彼此交流配合,所以,學習舞蹈,有利于培養兒童良好的集體意識,提高兒童社交能力。
在學前教育專業中,培養學生舞蹈創編能力十分關鍵。舞蹈創編能力的提升,不僅有利于學生將來畢業后,更好的進行舞蹈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將來成為社會所需的實用型學前教育人才。
[1]王蘭蘭.淺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11):296.
[2]代春洋.“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幼兒舞蹈創編課中的實踐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01):216.
[3]周丹.情景式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創編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5(08) :67-68.
[4]孫宏,王丹,李亞楠.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創編能力培養模式初探[J].科教文匯(上旬),2015(08):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