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孔
(晉中學院, 山西 晉中 030600)
論舞蹈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表現力
張 孔
(晉中學院, 山西 晉中 030600)
在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表現能是主要的發展趨勢,這就要求將舞蹈教學與舞臺表演相互結合,對師資力量、教學方法、課程內容進行革新,讓表現能力的培養成為舞蹈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提高學生的表現力與內在感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這需要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指導,需要教師擁有足夠的耐心與積極的心態,更需要深層次地挖掘舞蹈教學的內容與方法。
舞蹈教學;表現能力;內在感情
舞蹈教學當中對身體素質的培養和對內在情感的培養是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內容,這兩者在舞蹈教學中缺一不可,在教學當中應該將這兩者緊密結合在一起,共同發揮兩者的作用,使得舞蹈教育在擁有藝術創作活力的同時又具備事業發展的潛力。
目前藝術類高校的舞蹈教學中,普遍以身體素質的培養最為教學的重點,對學生內在感情的培養和變現力的培養可以說是少之又少的。大多數的舞蹈教師認為,只有學生的身體素質到達一定的標準,才可以進一步對學生進行表現力的培養,不可否認優秀的身體素質對培養表現力來說是非重要的,但是表現力這一技能,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內在情感,表達情感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如果在擁有同等身體素質的前提之進行表現力培養,有的學生悟性高、感情表達能力好可以很快提高自身的表現力,而悟性低、不善于表達感情的學生很難提高表現力。將身體素質的培養與表現力的培養分開,并不能有效發展學生的綜合水平。
目前,我國的舞蹈水平已經到達了新的階段,強調表現力與思想的共同培養,但這并不是說忽略基礎的培養。舞蹈教育已經發展了較長時間,基礎的身體素質訓練也已經達到了相對穩定的程度,對學生身體的訓練已經有一套相對完整的體系。就這一穩定基礎上,舞蹈教學必須實現新的突破,讓舞蹈藝術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要從最初的身體舞蹈進升到感情的舞蹈,從身體層次上升到心靈的層次。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世界文化的融合,人們思想得到了更大程度的解放。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前進的步伐不斷加快,藝術節迎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新時代。改革開發之前人們崇敬于吃苦耐勞的精神,追求穩定本分的生活,而現在人們的自我意識逐漸覺醒,開始有了創新思想,無數的藝術靈感迸發而出,開始以挖掘心靈與思想的潛能,在藝術界更是如此,為舞蹈事業帶來新的春天。
雖然面臨著舞蹈藝術的大好時期,但是舞蹈教學對學生表現力的培養依然不甚理想,并不是通過幾節舞蹈教學以及藝術家的點撥就能夠解決的。舞蹈教學需要與舞臺表演緊密結合在一起,把培養表現力作為衡量一個舞者是否優秀的標準,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課程內容。
(一)對學生表現能力與內在感情提出更高要求
對學生變現能力與內在感情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具有更加開闊的視野、專業的舞蹈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深入挖掘舞蹈藝術的內涵與本質,在獲得大量知識與技術支持的前提之下,不斷提高自身的舞蹈審美標準。舞蹈教師不僅僅要根據教學的綱領對學生進行培養,不能只局限于對身體素質的培養,還需要將自身對舞蹈藝術的理解與認識傳輸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內在感情,讓學生將自身的感情通過舞蹈表現出來,從而產生自我對舞蹈的認識;其次,通過豐富學生的舞蹈知識,讓其不僅僅只會舞蹈,還要知道自己在舞什么、為什么而舞,增加學生對舞蹈的了解。
教師要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維持學生對舞蹈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對舞蹈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對教學內容與方法進行革新
目前藝術類高校的舞蹈專業中表演課程一般在第三個學年才開設,開課時間較晚,學生接觸表演課的時間太短,筆者認為,表演課的開始應該從第一個學年就開始,應該循序漸進地提高課程的難度。目前舞蹈教教師認為表現力是舞蹈技巧的一部分,只有通過不斷練習才能夠表現出來,而實際上表現力是一種意識形態與感覺,這種意識不能刻意訓練出來只有通過學生的自我感受,逐步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夠開竅,從而提高自身的表現力。
課程內容應該適當地提高針對性。在基本的訓練之上,教師需要指導學生認識肢體的感覺,保持動作的優美性,學會調節呼吸,在放松的心情之下進行學習,強化學生的美感;還應豐富課程的內容,多參與舞臺表演,并且讓學生進行自主編舞,提高學生對舞蹈的認識。
提高學生的表現力是一項需要大量時間的工作,需要教師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指導,在挖掘教學內容與方法的同時,更需要具有足夠的耐心與積極的心態。在舞蹈藝術當中,每一個舞蹈動作都是豐富可變的,而變現能力是唯一衡量舞者是否優秀的標準,表現能力的好壞也是區分普通舞者與藝術家的重要指標。在舞蹈教學當中,教師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性格,培養適合不同個體的表現力,努力挖掘優秀的舞蹈人才,使他們可以在人生與藝術上隨心起舞。
[1]劉曉磊.提高舞蹈教學學生表現力的措施研究[J].中文信息,2016(01):172.
[2]陳琴,習壽華.論芭蕾技巧訓練體系在體育舞蹈教學中的應用[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33(01):123-125.
[3]劉陽.淺談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舞蹈表現力的培養[J].青年文學家,2011(0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