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
(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區),四川 成都 610000)
初中音樂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方法探討
朱海燕
(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區),四川 成都 610000)
伴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初中音樂教學課堂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想要不斷提升初中音樂教學質量,就必須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以及表演、鑒賞能力,不僅需要有效改善教學方法與模式,還需要有效提升教學課堂的互動性。對此,本文詳細分析初中音樂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方法。
初中音樂;樂感培養;教學策略
音樂既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在學習中必須注重學生欣賞音樂這門藝術的能力。在音樂當中,每一個音符、每一段旋律都有著獨特的作用和意義,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動傾聽和鑒賞、理解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傳統教學當中,因為沒有良好的互動,教師往往不知道學生的理解能力,而僅僅是根據自身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學生無法獲得符合自身能力的教學。對此,研究初中音樂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方法具備顯著的教育意義。
初中音樂課堂教育當中,有效的互動式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并且滿足音樂教學的特殊性以及課堂教育的實際需求。首先,音樂教學有著明顯的抽象性,教師如果單一地講解音符、節奏,學生不僅無法有效理解,還會失去對課堂的學習興趣。對此,借助互動式教學,教師可以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實現師生的心理互動,并讓學生正確理解音樂內涵與音樂知識,從而逐漸培養學生的綜合音樂能力。其次,音樂作品當中包含著許多的思想、背景燈內容,想要為學生進行充分講解,讓學生真正理解,想要借助單一性的灌輸式教育很難實現預想的教育效果,并且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此,通過互動式教學,可以有效改善學生對初中音樂課堂的參與積極性不高的現象,并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除此之外,通過互動式教學,可以展現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讓學生逐漸形成統一性的音樂觀念與音樂思想,從而實現整體性教學效果。
新課程指出,當前的初中教育應當著重于素質教育,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性能力、全面性素質。因為音樂教育本身就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特別注重音樂教育[1]。但是,因為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初中生往往并不重視音樂教育,更不愿意將實踐和精力投入到音樂的學習當中。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使教師與學生進行大量交流,在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同時,激發他們對音樂的學習積極性,在互動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不足,從而進行針對性教育,從而提升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效果。
(一)創建相應的教學情境,構架引導互動式教育
教師在初中音樂教學當中,需要按照教學的實際內容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應用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更快的參與到音樂教學當中[2]。在初中音樂的教學中,合理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就要采用各種方式引導初中生進入學習的狀態。初中生本身就有活躍、好動的特點,在課堂開始前,教師可以通過語言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注意到課堂教學內容,將注意力投入到教師身上。教師需要創建符合教學情境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例如,在《夢駝鈴》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之前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問學生老家在哪,對老家有怎樣的情感想法,有沒有揮之不去的懷念,教師在互動過程中可以表達自己的內心,說出自己對家鄉的思念。在課堂開始時,教師便可以先播放《夢駝鈴》,借助歌曲,讓學生欣賞當中的思鄉情感。在音樂播放完成之后,可以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或情感,并提醒學生注重歌曲當中的思鄉情感進行表達[3]。借助教學情境的創建,有效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并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從而提升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為課堂教育打下堅實基礎。
(二)創建音樂課堂互動式教學模式,強化課堂教學質量
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應用,學生與教師需要充分交流,借助交流讓教師更好地掌握初中生的心理狀況,總結教學質量,從而有效提升初中音樂教學效果。教師在初中音樂課堂當中實際應用時,必須應用更有效的教學方式,應用多樣化的互動式教學方式。
例如,借助多媒體技巧進行互動式教學。多媒體技術在當前的課堂當中應用效果非常理想,這也是互動式教學有效開展的途徑之一[4]。多媒體教學方式就是互動式多種教學模式中收效較高的一種,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直接展現音樂歌曲,播放歌曲,從而形成不同的音樂風格。例如,在《草原放歌》的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同一種類型的歌曲,如《青藏高原》,并與學生討論兩個歌曲之間的差異點與共同點,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當地的音樂文化風格。
再例如,歌友會的互動方式。傳統的音樂課堂主要是教師教導、演示,學生學習、模仿的方式。在互動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改變這一現象,教師在講解一首歌曲之后,便可以開展相應的互動環節,鼓勵學生大膽的唱音樂歌曲[5]。教師在課堂當中可以安排學生上臺表演,激發學生參與音樂教學的有效性與積極性,從而活躍音樂課堂的教學氛圍。借助歌友會的方式,讓初中生放開約束進行歌唱,從而在音樂層面與教師進行互動,在強化本章節教學內容理解的基礎上,提升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從一些當前社會中新起的事物為線索進行互動。如,當前很火的《中國好聲音》,教師便可以借助這一形式開展課堂好聲音[6]。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解完某一個單元的歌曲或某一學期的歌曲之后,便可以開展好聲音比賽。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讓每一個小組選取一首教學歌曲,并進行演唱,由其他小組進行評價。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吸引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音樂教學當中,從而提升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三)通過問題互動教學方式,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積極性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有激發性、目的性的問題來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求知欲望和學習欲望[3]。問題的互動教學方式能夠強化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初中音樂教學主要是讓學生理解音樂當中的內容和情緒來培養樂感,這也就充分體現了音樂作品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教師在音樂教學課堂上,首先需要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并善于借助問題引導學生,讓學生認識到只有在充分理解作品內容和情緒的基礎上,才能夠真正掌握音樂的技巧。在這樣的互動式教學當中,學生的樂感基礎也有明顯的培養效果。
例如,《瑤族舞曲》的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復習之前所學的速度標記技巧,并播放三段相關的音樂片段,讓學生來標記速度。與此同時,教師需要提出問題:“讓學生分析播放的三個音樂片段分別是哪一種民族樂曲主題”,此時教師便可以提供三個音樂主題,讓學生自主思考答案,教師可以多次播放音樂,讓學生感受瑤族人民是怎樣通過樂曲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促使學生在討論之后給出答案,教師在之后進行講解。借助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培養樂感。
綜上所述,初中音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用行之有效的互動式教學模式,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為核心,根據課程的實際教學內容,創建相應的教學情境,應用全新的實踐教學技巧,促使學生能夠感受音樂、理解音樂、掌握音樂?;邮浇虒W方法在初中音樂課堂當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讓師生在教育中充分交流溝通,從而實現綜合素質教育目的。
[1]武達亮.互動式教學法在“電路”課程仿真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3):211-215.
[2]吳政庭,嚴泰來,洪本善,等.互動式教學用于地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方法研究[J].測繪通報,2015,12(2):129-132,135.
[3]王秀萍.中小學音樂教育應重視審美性與實踐性的融合——基于對杜威“審美經驗”的內涵的理解[J].教育研究,2015,32(5):133-140.
[4]靳卯君.《中小學音樂教育》雜志創刊三十周年感言[J].人民音樂,2014,23(6):551-552.
[5]郭小利.比較與合作傳承與創新——"2015年海峽兩岸中小學音樂教材比較暨兩岸傳統音樂即興創作教學法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J].人民音樂,2015,13(10):414-415.
[6]朱振洪,余勤,趙偉春,等.基于問題意識的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基礎生物學課堂中的探索與實踐[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8(12):1435-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