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心怡
(惠州市實驗中學,廣東 惠州 516001)
微課主要是利用多媒體技術針對教學中某一重點或是難點內容進行講解,其具有較強針對性。微課通常是借助視頻的形式將所需要教授的內容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通過較為生動和形象的畫面等讓學生對音樂知識進行鑒賞和體會,以此來提高學生在音樂鑒賞上的學習興趣。并且,學生在微課這一教學模式的影響下,能夠更好地理解所學習的內容,不斷形成自身在音樂上的獨特理解,從而提高學生自身音樂鑒賞能力。下面筆者就針對微課在音樂鑒賞教學中應用的相關內容進行闡述。
從當前我國高中在音樂鑒賞教學上的實際情況來看,微課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其在教學中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對于提高音樂鑒賞教學效果有著積極意義。首先,如學生在音樂上具有一定感悟能力,這是一項非常基礎的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是以音樂鑒賞教學為主,主要是培養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和鑒賞能力,再經過自主探究來對音樂作品進行簡單的分析,教師只需要在旁進行點撥即可[1]。其次,音樂并不僅僅是聽覺上的藝術,還需要感官參與到其中,從而提高音樂欣賞效果。所以,在音樂教學中需要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本身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對音樂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最后,在音樂鑒賞教學當中正確選擇和使用微課,能夠讓學生自主掌握學習進度,并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行相關內容的播放,以此來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微課在音樂鑒賞教學中所展現出來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對于提高學生鑒賞能力能夠產生一定作用,應當將微課廣泛應用在音樂鑒賞教學中。
微課在音樂鑒賞教學當中的應用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也改善了學生以往的學習方式,對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相對于其他必考科目來說,音樂教師在教學上的壓力是最小的,這使得其所營造的課堂氣氛也更加輕松,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使得教學方法的選擇和使用都只是依照教師的思想所進行的,并沒有考慮到學生自身的需求,而微課的應用則能夠有效改善這種情況。通過學生在課前完成微課的具體情況,教師能夠充分了解到每名學生具體的學習進度,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不斷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深入思考,從而提高音樂鑒賞教學效果[2]。
第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傳統音樂鑒賞教學上,教師們常常只是對鑒賞的相關內容進行講解,學生也是通過教師來被動地欣賞音樂,而且很多學生在課上不愿表現自己,導致教學效果相對較差。但是微課的使用則能夠最大程度提高教學效果,而且還能夠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自主學習的時間,甚至能夠一個人在課下反復欣賞,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第三,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使用微課進行學習時通常都是在課后,其根據自身基礎等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學習內容,并對難以理解的部分進行反復觀看,不斷進行研究和理解,從而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提升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
學生對于音樂鑒賞是否具有較高興趣,對于音樂鑒賞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微課本身具有非常明顯的特點和優勢,那就是其所占用的時間非常短,內容也相對較少,但是卻具有一定針對性,能夠針對某一教學難點進行詳細說明。通過微課的利用能夠明確教學目標,以此來保障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而且新課改也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微課也滿足這一要求,不僅改善了以往學生在課上的學習狀態,還大大提高了學生在音樂鑒賞上的學習興趣,不斷形成具有自身獨特魅力的審美[3]。在利用微課進行音樂鑒賞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將所需要進行鑒賞的音樂和相關內容制作成微課,然后讓學生去欣賞和體會。例如,在欣賞《c小調練習曲》時,該作品是肖邦所創作的作品,在這一作品當中肖邦借以音樂來宣泄自身憤怒的情緒,也是表現除了對抗爭的呼喊。如果沒有利用到微課,學生在對其進行鑒賞學習時所產生的效果相對較差,而利用微課則能夠使音樂變得更加具體,對于學生理解和欣賞音樂都具有積極的作用,并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提高自身音樂鑒賞能力。
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基礎,所以在課堂上應當注重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微課能夠通過圖像、文字、聲音以及顏色等構建出生動的畫面,使學生能夠在該畫面中更快地融入到學習氛圍當中,實現教學的形象化。例如,在對《東南亞民間音樂》進行學習和欣賞時,由于學生對該地區的音樂并不了解,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向同學們展現東南亞的民俗風情和特點以及民間音樂風格等,從讓學生能夠對東南亞民間音樂有一定的了解。通過微課能夠將學生們置身到該地區中,從而激發學生們對于未知音樂的探索,使其在鑒賞和學習該地區音樂時具有非常高的積極性,非常有利于學生將文化和音樂歷史融合在一起,以此來不斷提高自身音樂鑒賞能力[4]。
在學習和鑒賞音樂時,除了要感受到音樂本身的知識和背景以外,還要體會出音樂本身的節奏,并在節奏當中能夠充分形成自己獨特的樂感和音樂欣賞能力[5]。例如,為了能夠使學生能夠對《年輕的朋友們來相會》這首歌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師可以將其制作成微課,形式上相對較為簡單,所采用的是生動活潑的畫面,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欣賞和聆聽較為優美的音樂旋律,并讓學生所掌握的節奏做出重要標記,從而使學生使學生能夠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教師還需要善于使用微課來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探究欲望,通過微課大大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有效提高了學生在音樂鑒賞上的學習熱情,所產生的教學效果必定是較為良好的,甚至有可能會超出教師的預期。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應用微課對于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能夠產生積極作用,使學生能夠成為學習主體內容,從而增加學生在音樂探究上的興趣。通過對音樂鑒賞的學習形成自身獨特鑒賞能力,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給其所帶來的情感體驗和音樂本身的魅力。而微課在此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作用,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工具,所以音樂教師應當重視微課的應用,充分發揮出微課本身的作用,進而提升學生音樂鑒賞能力。
[1]黃付軍.淺談如何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運用微課手段提高學生鑒賞能力[J].高考:綜合版,2015(3X):144-145.
[2]張子婧.微課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6,32(02):120-122.
[3]向征.微課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中華少年,2016(10).
[4]李丹.“微課”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運用[J]. 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5(10):232.
[5]王艷.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研究[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6(03):6-8.
[6]趙麗.微課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研究[J].小作家選刊,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