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電文
(邯鄲市永年區農牧局劉營區域站 河北 永年 051750)
加大扶持力度 促進農民增收
——永年區農牧局采取多項措施為新型經營主體搞好服務
李電文
(邯鄲市永年區農牧局劉營區域站 河北 永年 051750)
為抓好農業生產,永年區農牧局采取多項措施為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搞好服務,重點做到以下幾點:
區農牧局聯合保險公司革新傳統的參保方式,50畝以上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不再通過村、鄉繳納保費,而是在農牧局農業科直接參保,理賠需要通過農戶,災后直接賠付到新型經營主體賬戶。
目前需要繳納的小麥保險分兩部分,政策性小麥種植保險保費為每畝20元,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承擔20%,即4元;財政補貼80%,即16元。商業保險暨小麥收獲期火災保險每畝1.5元,由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自己承擔。農牧局將做好種植面積核定、災害技術鑒定和災后查勘定損協調。今年5月22日降雨,小麥發生大面積倒伏,區人保財險、太平洋財險等公司抽調業務骨干,組成應急查勘理賠小組,隨時受理報案,及時查勘定損,及早完成理賠。
結合春耕備播和夏種,調整優化種植結構。一方面適度調減非優勢產區的籽粒玉米種植。在西部山區調減籽粒玉米2萬畝,建設萬畝優質谷子示范基地,籌資2.25萬元,選購河北省農科院研發的優質谷子新品種衡谷13號400 kg和500畝的除草劑、間苗劑,在王邊村建設500畝優質谷子示范方,示范引導群眾挖掘自身優勢,發展谷子、綠豆、芝麻、紅薯等優質雜糧和油菜花、中藥材、油牡丹等高效經濟作物。另一方面大力推進糧改飼,依托福泰達金牛養殖有限公司的奶牛產業,引導種植大戶與養牛場簽訂訂單生產合同,以養定種,種養結合,發展青貯玉米1.5萬畝。同時,針對市場特色化需求,構建以小麥、玉米為支撐,特色雜糧為補充的糧食生產體系,指導彤康家庭農場等大戶發展早春地膜土豆3 000畝;盈車嘉穗家庭農場、華翔合作社等大戶發展春季旱作綠豆1 000畝;創豐家庭農場等大戶引進、示范水果型彩色小麥、黑玉米、水果玉米、黑花生、油葵等特色糧食品種1 000畝;自博家庭農場等推廣高淀粉、高蛋白優質專用玉米3 000畝,優質夏谷子2 500畝;春禾家庭農場種植中藥材牛膝500畝、小雜糧谷子200畝、大蔥50畝。調優糧食種植結構。
去年“7.19”對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免費提供蔬菜種子、免費耕地。今年小麥出現條銹病,農牧局抽調技術人員對種糧大戶的小麥搞好技術指導,從外地調集三唑酮等防治藥劑,利用植保“無人機”、“加農炮”、自走式農藥噴灑機械免費噴藥防治,防治面積達到2萬畝。
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規范流轉。進一步推進全區農村耕地確權頒證,加強了5個鄉級土地流轉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了以區級為中樞、鄉級為平臺、村為網點的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和土地流轉監測體系建設,規范流轉合同和備案管理制度,發布土地流轉信息,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規范流轉,促進適度規模經營,累計流轉土地面積達到25萬畝,流轉率達到30.5%。同時,加強對工商資本承接土地流轉的事中事后監管,嚴格準入門檻,妥善化解流轉糾紛,防范土地集中風險。
培育農民合作社、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糧食規模經營,全縣規模以上(50畝以上)家庭農場、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業公司、種糧大戶等糧食新型經營主體達到203家,總規模經營面積達到6萬余畝。糧食新型經營主體通過改革種植模式,耕種澆管收全程機械化,推廣采用現代化大型新型農機具,農機農藝相結合,提高種糧水平,平均提高土地利用率10%以上,節水、節肥、節藥、增產,綜合增收節支率達到15%。落實農業“三項補貼”改革政策,支持糧食新型經營主體引進彩色小麥、飼用玉米等特色、優良新品種,推廣采用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統防統治等節水、節藥、節肥新技術。選派30名技術員作為科技特派員分包示范性合作社和家庭農場,一線指導和服務,提升農業企業家的素質和現代化生產經營水平,提高規模經營效益。組織50畝以上種糧大戶統一參加農業災害保險,降低種植風險。
落實節水品種物化補貼、高產創建、小麥后期重大病蟲應急防控省級補貼、農業生產救災等惠農政策,補貼資金及物資1 114萬元,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