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洋深海水產潛力巨大抓住先機或敲開財富之門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隨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國海鮮等水產品消費量逐步增加。海鮮等水品對于污染敏感,體內容易富集污染物。因此,相對近海水產品來說,更安全、味道更鮮美的深水水產品越來越受到歡迎。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孫立武分析:遠洋深海水產市場未來增長空間巨大,抓住先機或敲開財富之門。
孫立武:近年來,近海捕撈和人工養殖的水產受到了比較大的環境考驗,加上深海水產品的味道鮮美,或許給了遠洋深海水產品很大的發展空間,遠洋捕撈的水產品一定程度避免了污染、抗生素和激素等威脅,成為了消費者相對安全的選擇。并且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未來消費者的飲食結構也將迎來一場突破性的轉變。
在供給側改革的大旗下,如何充分的保障有效供給是關鍵所在。對于未來發展空間和消費需求增長的遠洋深海水產,如何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讓遠洋深海水產能夠走下高價神壇,進入尋常百姓家,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其實對于遠洋深海捕撈行業而言,國內外的政府和機構組織設立有很高的門檻,主要目的是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尤其是近年來,政府更是通過捕撈牌照的發放來限制行業規模。
對于中國而言,中國漁船撈遍全球海洋,捕撈量世界第一,像是來自山東、浙江、遼寧、廣東和福建的海洋漁船前往世界各大洋的漁場進行著捕撈作業。
為了維護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近年來國內也開始控制漁船數量,著重向行業內已經現存的資本能力強、管理經驗豐富的企業頒發準漁證,并在國家財稅方面給與大力支持,比如在船務運營和造船方面政府會有相應的補貼。行業內也出現了比如平潭海洋這樣的企業。
要想做好遠洋深海水產行業,要整合資源,規劃好海產品的全產業鏈發展,包括收購捕撈企業、整合全球資源、建立水產品加工廠和超低溫冷凍運輸體系等,真正做到從源頭到餐桌全程保障海產品食品安全的規劃。
當全產業鏈發展開始走入遠洋深海水產,質量的保證、中間環節減少帶來的流通成本下降、配合著快速發展的電商平臺,自然會帶來價格的回落,當遠洋深海水產開始走下神壇,挑剔的吃貨們可以盡享美食,那畫面,想一想都覺得開心。
(www.bbwfi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