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紅梅 隋洪瑞 嚴金琚
(南皮縣農業局 河北 南皮 061500)
小麥低產變中產主要技術措施
邢紅梅 隋洪瑞 嚴金琚
(南皮縣農業局 河北 南皮 061500)
前些年在品種布局上,過分強調品種的高產性,而忽視了品種的適應性。現在應根據當地的水肥條件和自然條件,適當減少高水肥品種種植面積,增加中低水肥品種種植面積。選用中低水肥品種,抗旱抗凍性強,抗鹽堿耐瘠薄,抗逆性適應性強,能夠獲得較理想的經濟效益。
近年來,旱情日趨嚴重,地上水不足,地下水貧乏,發展節水農業勢在必行。
造墑播種后,改冬季軋麥為播后軋麥。因秋季干旱多風,跑墑快,通過復軋,即能保住表墑,又能提高底墑。小麥在冬前生長階段既得以足墑,又能充分發揮肥效,提高抗凍害能力。
適時澆好封凍水,是小麥安全越冬、增產較為顯著的措施之一。澆凍水后,小麥根系發達,活動層儲存較多的水分,能滿足小麥安全越冬和返青的需要,能穩定地溫,冬灌比不冬灌的地溫提高2℃~3℃;減少晝夜溫差40%,對小麥地下生長極為有利,從而能減輕凍害死苗。
5.1 冬春雨雪少,土壤失墑嚴重。小麥從開始返青到起身期,大約需要30 d時間,這個時期是小麥分蘗的關鍵時期。春季分蘗和穗數的關系一般比例是2~2.5個蘗保住1個成穗。適時澆返青水,可促進苗類分蘗。澆返青水的主要指標:地氣通,氣溫回升到3℃~5℃,新根蘗長出來,土壤水分低于15%以下。
5.2 小麥需肥較多的時期是返青到拔節這一時期,吸收的養分占總需求量的34%,這個時期追肥能顯著起到促進苗類分蘗的作用。通過調查發現,3月5日追肥的比4月2日追肥的畝分蘗多19.5萬個,畝穗數多6.3萬個。對不同時期同樣肥料追肥的典型地塊調查,產量和效益大不相同:返青期追施1kg標肥增收2.8kg,起身期追1 kg標肥增產2.1 kg,拔節期追1 kg增產1.6 kg。據此,可改變原來的多次追肥為一次性重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