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海云
(河北省平泉市柳溪鎮中心小學河北承德067000)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研究
柳海云
(河北省平泉市柳溪鎮中心小學河北承德067000)
閱讀能力是學生運用和學習語文的重要環節,閱讀能力的提升將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閱讀興趣是小學語文教學順利開展的重點,只有保證學生能夠主動的進行閱讀才能夠使閱讀能力得到培養。但是小學生年齡相對較小,無法長時間的進行集中學習,這種對事物的短暫性關注將會影響到閱讀效果。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產生閱讀興趣,避免出現厭學情緒,將閱讀作為學習的樂趣,并逐步的擴大這種興趣影響,使學生在思想上樹立主動閱讀的意識。教師的引導和教學方法的創新都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教學《桂林山水》時,筆者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用多媒體再現書中所寫的情境,并播放配樂課文錄音。結果,學生從真實、鮮明的畫面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中體會到了山環繞水、水倒映山的特點以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受,產生了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在閱讀能力培養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幫助學生開展閱讀實踐,使學生能夠在積極主動的環境中進行情感活動。這樣能夠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感悟生活。這種個性化閱讀體驗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方法,不會使學生產生千篇一律的體驗,鼓勵學生針對文章內容提出不同的意見。通過個性化閱讀培養學生的思想更加獨立,能夠真實的表達出內心的情感和想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語文素養都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鍛煉。
學生閱讀能力培養要以課本為主體,擴大閱讀范圍,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這樣能夠進一步深化課堂閱讀技巧培訓,鞏固學生閱讀能力。全新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小學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應該大于95萬字,充分說明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彌補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不斷的擴大學生的視野范圍,積累更多的閱讀經驗,提升個人修養和道德品質。
語文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顯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不應局限于課堂上的書本,還要對外開放。小學閱讀內容和形式也不應局限于固定的模式,而應深化閱讀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閱讀資源,努力構建課堂內外接觸、面對面交流的語文閱讀教學體系,組織豐富多彩的閱讀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故事競賽,允許學生表演課本劇。古詩詞教學能使學生開展“我與古詩”的游戲。詩詞閱讀可以組織學生上網查閱資料、交流信息;閱讀活動也可以在課堂上開設,為學生提供課外閱讀素材。
閱讀有很多好處,但在社會上,閱讀顯然已經成為一種奢侈,很多家長和老師都認為閱讀課外書是看閑書,浪費時間,學生的主動閱讀不僅不能受到鼓勵,有時還會受到阻撓,挫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作為老師和家長,應該主動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幫助學生選擇適宜的書籍,并積極推薦好書。讓學生喜歡課外閱讀是一件好事,但市場上的課外讀物良莠不齊,學生的辨別能力有限,如果閱讀到的是質量低劣的書籍,不僅不能陶冶情操,還有可能誤導學生。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選擇適合的圖書,例如,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金波的《金波兒童詩選》就很容易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精神共鳴。教師也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中外名著,這些中外經典都是智慧的結晶,作家優秀的思想,優美的文字,對早期接觸中外經典的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和品位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傳統的閱讀教學評價多以課本知識為主,部分生詞和段落的展現不能和原文達到有效的契合,而且還阻礙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學得快忘得也快的靈活性特點,如果僅僅是依靠對課文的死記硬背來應付考試中的閱讀理解,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拓展。因此,語文閱讀能力的評價方法需要改革,鼓勵學生發展創新思維,激發想象力。例如在學習《狼和小羊》的時候,筆者根據課文內容布置的作業是讓學生搜集一些關于狼和羊的相關材料。學生通過材料可以自行編制課文結局,并且可以在課堂上表演出來,對于具有豐富想象力的學生應給予表揚。閱讀能力的培養不能夠局限于標準答案,這樣不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培養,只有將課堂與課外知識結合才能快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