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濤
(長葛市林政稽查大隊 河南 許昌 461500)
淺析毛白楊栽植后生長障礙及管護技術
朱永濤
(長葛市林政稽查大隊 河南 許昌 461500)
本文對毛白楊定植后出現緩苗、 “小老樹”現象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具體的防治措施。
毛白楊;緩苗;小老樹
毛白楊是我國北方地區特有的鄉土速生樹種,其生長速度快,壽命長,樹干高大通直,樹姿雄偉壯麗,是“四旁”綠化和農田林網化的重要樹種。同時,其抗煙和抗污染能力強,也是綠化工廠、礦山的良好樹種。在毛白楊栽植后,由于各種原因會出現“緩苗”、“小老樹”現象,影響了毛白楊造林成效。
1.1 癥狀特點。毛白楊定植后,在開始幾年往往生長不良,林木生長緩慢,頂梢生長極不明顯,側枝下垂,樹皮灰黑色,且易感染煤污病或受蚜蟲危害,經過一段時間根系逐漸恢復,抽出頂梢,葉片變大變厚,才恢復生長,這就是毛白楊初次定植后出現的緩苗現象。
1.2 原因分析。一是毛白楊幼樹生長要求條件較高,在栽植時由于挖穴小,土壤緊實,致使根系生根、伸展困難。二是毛白楊傷口不易產生愈合組織,在起苗時不加注意,傷根過重,對新根產生與伸展有很大影響,生根晚而少。三是毛白楊喜水、喜肥,水重于肥,澆水適當的根多,而且分布在1 m以上的土層中;澆水少的不僅細根少,而且垂直根相對的大量增加,為了尋水,最深根達4 m以上,水對毛白楊幼樹速生起著重要作用。四是毛白楊幼樹階段最易發生蚜蟲和煙煤病。蚜蟲除吸食毛白楊汁液外,它的排瀉物還常常誘發嚴重的煙煤病。發病后,在樹的枝、干、葉各部分蒙避一層黑污,葉片氣孔堵塞,大大減弱光化作用,影響幼樹速生。
1.3 預防措施
1.3.1 選用壯苗。選用根系完整、生長健壯的毛白楊苗定植,而且最好是就地育苗就林造林。
1.3.2 細致整地。采用開溝整地或全面翻耕后,再穴狀整地,將表土填入溝底,有條件時再施入有機肥,然后栽植,可加速根系生長。
1.3.3 精細管理。毛白楊定植后要適時灌水,定植后應立即灌1次水。在干旱季節,特別要加強灌水措施,認真地進行管理,促進毛白楊成活和生長。及時打頭控側,幼樹頂梢木質化程度低,芽瘦弱,栽植后當年抽出的枝條也弱,而苗干下部的芽飽滿,抽出的枝條健壯。因此,栽植后在發芽前,可剪去上部細弱頂梢,一般剪去長60~80 cm,掌握“壯苗輕剪,弱苗重剪”的原則,這樣可以使養分集中,促進樹干通直生長。夏季要控制競爭枝,促進主枝的生長。
2.1 癥狀特點。有些地方栽植毛白楊后,幼樹長期生長緩慢,生長10多年的毛白楊只有1 m多高,而且樹干彎曲或長有粗糙的疙瘩,通常把這些發育不良、生長勢弱、樹齡大、長得矮小、干形異常的樹叫做“小老樹”。
2.2 形成小老樹的原因。一是造林前沒做好調查研究,在不適宜毛白楊生長的地段栽植,違返了“適地適樹”的原則。二是造林時沒有很好的整地,土層堅實,毛白楊不能往深處扎根,小樹生長幾年后就“躉”住了。三是造林后撫育管理不及時、撫育不到位或根本不進行撫育,沒有及時松土除草,土層堅硬,使幼樹生長不良。同時,過度平茬、整枝,人畜破壞,病蟲害蔓延,導致樹勢衰弱。
2.3 預防措施。針對以上形成“小老樹”的原因,除了正確選擇造林地,嚴格做到適地適樹外,還應加強撫育管理,及時進行松土除草,疏松林地土壤,減輕雜草危害;采取排水治堿措施,種植綠肥,有條件的地方可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進行修枝,剪去病蟲枝、下垂枝,采取打頭控制措施;注意防治病蟲害,促使小老樹恢復生長。
毛白楊在栽后之所以出現“緩苗”、“小老樹”現象,除因造林地選擇不適宜、撫育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外,還與病蟲害的危害有密切關系。主要病害有毛白楊銹病,可噴灑0.3°~0.5°Be的石灰硫磺合劑,或1∶2∶200的波爾多液,或65%可濕性代森鋅400~500倍液防治。主要蟲害有白楊透翅蛾,可用50%速滅松乳劑或50%殺蟲脒1 000倍液噴灑苗木或幼林,以殺死其中幼蟲;防治青楊天牛,在成蟲大量羽化時,噴灑50%馬拉松乳劑或90%敵百蟲500倍液。
[1]陜西省林業研究所.毛白楊 [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1,2.
[2]胡承海,范忠民,嚴大義,等.林業技術問答[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