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民
摘 要:體育教學中的難題都需要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應對,教學才能落到實處,而針對性強的措施往往是在實踐中反復嘗試摸索出來的,巧用過程評價破解教學難題,課堂駕馭能力就會越強。
關鍵詞:過程評價;破解;教學;難題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08-0024-01
一、運用過程評價破解“素質提升難”的難題
多年的學生體質下降,引發無數仁人志士憂國憂民。學生怕苦怕累,不配合造成的素質提升難,也是長期困擾體育教師且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借用過程評價機制往往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練習積極性。下面介紹的快速跑單元教學過程評價方法,就是提升速度素質的一個突出的例子。
例1,在快速跑單元教學開始之時,將學生按能力大小分組,每組4~6人,印制出學生課堂練習情況登記表,每個人在第幾組、第幾道的位置就相對固定下來。課堂上各小組聽老師的口令,依照順序統一做練習,每次練習完成即按照“好、中、差”做出評價。
老師的評價,根據練習者的態度、表現和完成質量,即時做出并予以標記,評價信息在完成練習的那一刻口頭反饋給學生,為了便于學生了解評價情況,練習盡量設計成往返跑的形式。在快速跑單元教學結束時,教師對練習的總次數和等級進行統計,折算出每位學生快速跑單元過程評價等級。
實行過程評價之后,不論學生的起點如何,只要態度認真、能遵循老師的要求、有拼搏精神,就能獲得好評。這樣即便是原先基礎差一點的學生也有了獲得“高分”的機會,基礎好的學生再也不敢馬虎行事。同學們因此而重新端正了學習態度,練習怕苦怕累,走過場、找借口請假等現象得到根本好轉。用這樣的過程評價方法指導學生做單足跳、跨步跳、蛙跳等重復性練習效果同樣好。按“固定”分組順序進行練習和評價,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會使得課堂管理水平邁上新臺階。
二、運用過程評價解決“教材深入難”的難題
例2,排球墊球是一項非常基礎性的技術,學習墊球,要明確的墊球手型、手擊球部位、協調的用力方法等,在學習墊球技術時,一開始就必須花時間、有耐心地一個一個檢查、過關。否則,就會影響后面的接一傳和其他技戰術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運用過程評價管理,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老師先示范與講解,讓學生了解墊球手型、手擊球部位、用力方法等。然后帶領學生從準備姿勢開始,做墊球的手型和動作模仿練習。接著就讓學生做自墊球練習。練習幾分鐘后就可以對學生進行自墊球考核評價了。
評價要求:①手型規范、擊球部位正確、用力協調、墊球高度在1米左右、能連續墊球在5個或5個以上;②技術方法正確,連續墊球達不到5個的安排骨干指導、數量達到后再評;③對評價結果不滿意的,在技術得到改進之后可以申請重新評價。
對墊球個數的要求不能過多,要讓學生感覺通過努力,短時間內容易達到,且在老師評價時能看清學生的手型、擊球部位、用力方法等,并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即可。通常以連續墊5個作為最低標準比較合適,否則,過于追求個數,容易造成學生顧此失彼,效果適得其反。
自墊球評價人人過關之后,老師再讓學生二人一組間隔2.5米左右,墊對方拋落在膝蓋附近的球。強調墊球前要做好準備姿勢,先判斷、移動后再墊球。要求墊出的球可控,有一定的飛行高度和遠度。當學生對這些都有了一定的體驗之后,自評和互評的時機便成熟了。
評價方法:互接10個對方拋來球墊球。要求:拋球前同伴要做好準備姿勢;拋球要相對穩定,球拋落在同伴的膝蓋附近;墊球按如下方式評價。
1.評技術等級。根據準備姿勢、判斷、移動、手型、擊球點、擊球部位、用力方法是否規范正確,分為“優”“良”“及格”三等。
2.評墊球線路。①墊出的球高度適中并落在拋球人額頭上方為100分;②落在拋球人周圍一臂遠的位置為90分;③落在拋球員周圍跨一步一臂遠范圍為80分,依此類推。
學生在做完自評互評之后,把好的典型推薦出來展示,集體評價、老師點評,課堂教學氣氛隨之達到高潮。
從兩個評價的側重點來看,前一個評價注重對墊球的幾個基本要素的考查,是基礎,是重點;后一個評價,是對前一個評價內容的鞏固和深化,重實效,更具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戰性。經過兩次評價之后,學生再進行對墊球、打墊球以及其他技戰術的深入學習,就有好的基礎了。
三、運用過程評價破解“難點突破難”的難題
例3,投擲實心球,學生站成兩排,兩兩相對,聽口令統一做練習:老師先講解示范練習方法,再安排學生統一練習,然后設置評價:讓學生一個接一個依次完成,老師逐個評價,2~3輪評價之后,學生就會有所領會;最后安排學生集體練習,效果就會更好。
逐個輪番評價,在實心球做側向投擲,體會“最后用力”技術時、在排球扣球手法體會高點擊球時、在籃球跳投技術改進時,形式活潑、信手拈來,雖是口頭評價,但切中要害。課堂上教師看準時機,見機而“作”,猶如“神來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