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竇樂樂

摘 要:城市化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城市管理問題,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做好城市規劃,成為相關部門關注的重點。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進一步豐富了城市規劃結構,有效滿足了未來城市規劃的需求。從智慧城市建設的相關內容,深入闡述智慧城市建設對我國城市規劃的影響,最后結合實際案例,對城市如何在智慧城市建設背景下做好城市規劃進行研究。
關鍵詞:智慧城市;城市規劃;影響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口增長過于膨脹、資源緊缺等已經成為現階段城市規劃中主要面臨的問題。同時,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城市規劃有了新的方向,互聯網、云計算等現代化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到管理中,進一步豐富了城市管理思路,智慧城市這一理念由此而生,對未來城市規劃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一、對智慧城市的分析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
從廣義上講,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就是為未來城市的發展創造新的解決方案,并提供新的思路。在城市規劃管理中,智慧城市的出現為進一步認識城市提供了視角。智慧城市結合了現代技術的優點,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能依靠新的信息智能技術實現多種融合,最終生成新的城市形態。
而從狹義上來講,智慧城市就是依托現代化技術,努力改善城市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顯著提高城市品味,保證城市的各項功能都能得到順利發揮。
通過對上述定義進行研究可以發現,智慧城市就是一個更適合人類居住、發展的城市形態,是未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二)智慧城市所研究的內容
顧名思義,智慧城市的核心體現在了“智慧”上,因此本文認為,智慧城市所研究的內容主要由表1所示。
二、智慧城市對城市規劃的影響
(一)對城市規劃體系的影響
在當前城市規劃中,智慧城市理念的推出為城市規劃管理提供了新的視角,它屬于一種全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充分借助多種現代化手段,是未來城市發展的新方向。
一般認為,智慧城市的提出對城市規劃所產生的主要內容,可以總結為兩個方面:一是智慧城市理念的推出,會對未來城市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促使城市規劃工作進行變革,這樣,其他地區在開展城市規劃中,就會沿著智慧城市的思路對規劃工作進行完善,進而轉變城市規劃的基本方向;二是智慧城市的發展勢必會帶動智慧產業、智慧民生等方面的發展,而城市在未來規劃中,就需要重點考慮智慧產業等對城市結構的影響,促使其推出新的產業規劃類型,并且隨著城市規劃工作的不斷開展,一些新的規劃也將會被引入到城市規劃體系中,最終對整個城市規劃產生影響。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與傳統城市規劃相比,智慧城市在操作、理念上具有先進性,城市規劃工作若想取得新的進展,就必須要考慮智慧城市的相關要求,并按照智慧城市的理念進行規劃,這也是智慧城市對城市規劃產生影響的重要表現。
(二)對城市規劃師的影響
相比之下,智慧城市在未來更有發展潛力,并且從全球視角對智慧城市理念進行研究可以發現,智慧城市屬于一個剛剛興起的理念,所有地區正處于摸索實驗階段。在這種特殊的背景時期下,城市策劃師如果想要更好地適應這份工作,就必須要正確認識到智慧城市對未來城市規劃的影響,進而在未來工作中能針對智慧城市進行交流與思考,確保能滿足未來城市規劃工作的要求。
總體而言,智慧城市理念的推廣對城市策劃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盡管當前人們對智慧城市這一理念有了深刻的認識,但對于這一理念的操作要點依然缺乏清晰的認識。這就要求城市規劃師能不斷學習,積極進取,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為更好地滿足智慧城市發展奠定基礎。
(三)實例研究
智慧城市對城市規劃的影響已經在部分地區得到應用,并取得了積極成果,例如紐約、維也納、深圳等,上述城市在規劃中充分借助了智慧城市的理念,對規劃思路進行完善,有效地滿足了未來城市發展的要求。本文將以深圳市為研究對象,對這一問題做深入研究。
深圳市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但在這種背景下,深圳市城市規劃的問題逐漸凸顯,工業單位數量較多,成為制約深圳市發展的重要因素,整個325公里的特區范圍內,城市變得十分擁擠。針對這種情況,城市規劃師對深圳市進行梳理后發現,深圳市工業單位數量雖然多,但是低端工業所占的比例十分大,甚至連市中心都存在勞動密集型產業,這對城市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城市規劃設計師提出了功能轉變的要求,認為深圳市應該轉變為以高科技、商貿為主的新型城市,并盡可能的要滿足未來信息化時代發展的要求。針對這份報告,深圳市進行了長時間研究,并最終同意了這份報告建議。從當前深圳市建設情況來分析可以發現,在進行城市規劃改革后,深圳市經濟快速發展,智慧產業明顯增多,帶動了經濟發展、人文進步,這對整個城市發展都產生了積極影響。
根據深圳市智慧城市規劃的經驗,本文認為,在智慧城市規劃中,需要正確認識到城市未來發展的基本方向,并了解城市規劃所掌握的資源。深圳市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代表著國家的形象,因此在城市定義中,不可能以工業型城市定義。所以,城市規劃師將深圳市定義在高端、信息化的角度,努力發展現代化城市。同時,從深圳市所掌握的資源來看,深圳市建設一直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這才能保證深圳能順利開展城市規劃,實現城市功能轉變。
三、基于智慧城市建設影響下的城市規劃策略研究
(一)A市在我國智慧城市發展中的定位
隨著智慧城市理念的不斷興起,智慧城市已經成為繼數字城市之后的又一種城市形態。目前國內外學者已經充分認識到智慧城市對未來城市發展的影響,并開展了積極的智慧城市建設,目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正處于逐步上升的態勢。
A市是一座以鋼鐵為主的重工業城市和以煤炭為主的資源型城市,在先建立城市之后,才發現資源,因此資源開采工作才能迅速發展。而隨著現代城市管理理念的進步,傳統工業型、資源型城市已經無法滿足A市發展的要求,第三產業也在A市得到發展。在這種情況下,A市智慧城市規劃的難度較大,并存在以下幾種問題:
1.土地利用問題
A市在城市規劃中與其他工業型城市一樣,在長期發展中過多的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對土地的保護,導致A市很多土地存在利用率低甚至無效利用的問題;同時工業生產中存在的廢棄、固體殘渣等,往往采取就地排放的方法,導致城市污染嚴重,很多土地成為無法直接利用的土地。
2.二元結構問題
A市長期重視工業與資源開采,導致在城市規劃中存在嚴重的二元結構問題。這是因為城市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大,在工業生產與資源開采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A市在城市管理中會投入較多的資金,相應的,城市周圍所得到的投入明顯不足,經濟發展更加落后。
(二)A市智慧城市規劃思路研究
A市在未來十年之內,是將該城市發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十一層居住的城市等,因此在空間結構上要遵循“中心+網絡”的基本結構形式,即構建以A市為中心的城市群落,體現A市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影響。結合智慧城市的相關內容,本文認為A市的城市規劃策略應該包括:
1.走集約化發展道路
A市作為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是當地重要的中心城市,因此在城市規劃中,除了要考慮城市自身發展要求外,還應該認識到當地經濟發展特征,堅持走集約化發展道路,重視城市之間的協調發展,努力構建高質量的智慧城市圈。因此,在A市城市規劃中,要堅持合理布局,努力推動A市經濟結構調整變革,堅持A市當前經濟發展策略,努力提高第三產業在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同時,考慮到A市在當前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問題,要重點解決土地利用問題,加大環境保護,積極開展智慧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將A市打造成生態和諧、文明環保的現代化城市。
2.重視城鄉統籌發展
能落實嚴格的城鄉同城發展制度,開展城中村改造工程,在完善城市智慧基礎設施的同時,考慮城鎮公共服務與周邊農村,在必要情況下,可以考慮向城鄉周邊地區轉移一部分工廠企業,以達到轉移經濟體的目的,從而有助于實現共同發展。
3.科學規劃城市規模
結合未來對A市發展的預測,到2020年,要將A市的城市人口控制在230萬人以下,城市建設用地不大于205平方公里。同時,根據A市實際情況,在開展城市規劃中,應該堅持緊湊的發展模式,重點保證農電用地,做好集約利用土地,為A市未來發展提供足夠的空間支持。
4.完善A市基礎設施
A市在基礎設施中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因此,本文認為可以將A市作為以公路交通為主的交通樞紐,重視開展公路建設,努力構建以交通為主,鐵路、航空為輔的多層次交通體系,強化城市整體服務水平。
四、結語
本文重點研究了智慧城市對城市規劃影響的相關問題,并結合實際案例,對智慧城市的影響進行分析。總體而言,智慧城市對城市規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并且對整個城市規劃行為產生影響。因此對城市規劃師而言,在未來工作中需要深刻把握智慧城市發展要求,了解未來城市建設的發展要求,努力優化城市發展方向;同時要立足于城市自身,連接周圍地區,并分析其他地區未來發展要求,最終構建一個完整的智慧城市發展網絡,為更好地推動地區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廣斌,彭荔,楊洋等.基于城市規劃視角的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思考分析[J].上海城市規劃,2013,(02):1-5.
[2]方軍.智慧城市發展對城市規劃的影響分析[J].低碳世界,2016,(15):120-121.
[3]喬鵬程,高璇.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誤區與防范[J].中州學刊,2014,(08):46-50.
作者單位:
李艷,東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竇樂樂(通訊作者),東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