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華+楊明英
摘要:企業在發展中應當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將“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付諸實踐。根據企業履行對員工的社會責任的現狀和人力資源管理現狀,探討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下人力資源管理對策及措施,從而重視勞動者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以達到穩固雇傭關系,促進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招聘與配置;績效管理;勞動關系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8-0000-01
一、企業社會責任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
企業社會責任對中國企業既是一種“困惑”,又是一種“誘惑”。是因為不履行或忽視社會責任的執行,小則引發勞資糾紛,大則激起勞方罷工停產,甚至激發勞資矛盾,引起社會騷亂,影響社會的和諧發展,而積極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擁有在同行業領域內的競爭優勢。而我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現狀不容樂觀,主要體現在:嚴重存在招聘錄用時不公平,歧視現象。企業招聘時經常出現性別歧視,學歷歧視,經驗歧視;錄用時經常出現關系優先,而不是綜合考慮應聘者的綜合能力和潛在能力。人員配置時存在工作超負荷嚴重損害員工身心健康等。企業為了提高績效,獲得利益最大化,讓員工過度勞動,損害員工身心健康。存在無員工開發發展意識或者有意識卻不落實到位等。有些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忽視對員工的培訓開發,或者有培訓卻只是表面形式,對員工發展沒有多大幫助。存在對員工績效不合理不公平的績效考核,使員工的績效沒有的高響應的鼓勵與表揚,打擊了員工的自信心。存在員工收入不匹配員工貢獻,使員工勞未所得。企業為獲得更多利潤,將員工收入壓的很低,不匹配員工的付出。勞動環境阿安全衛生條件差,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沒有企業民主管理機制,員工處于被壓迫地位。
二、基于企業社會責任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
1.履行社會責任的人員招聘與配置。人員的招聘與配置是企業對社會承擔就業責任的表現,也決定著企業能否吸收和保留優秀人力資源這關乎企業的未來。一套公平的招聘程序從制度上保證招聘配置工作。招聘配置有內部招聘與外部招聘。健全公平的招聘程序,不僅利于企業吸引外部優秀人才,而且為內部員工提供晉升機會,利于保留優秀的人才 。這不僅對內部員工的發展負責,也對企業發展負責,更為社會承擔了就業責任。在人員的招聘錄用時,做到全面、綜合應聘者的各方面進行考慮,不僅要堅持能者居之的原則、公平公正原則,而且要考慮到人員的充分就業,并且不得出于宗教、國籍、性別、民族、身體殘疾等原因,對員工的聘用、晉升、報酬及辭退方面有歧視性行為,應對殘疾人、下崗人員等弱勢群體采取照顧性政策,以減輕一定的社會負擔。
2.履行社會責任的培訓與職業生涯管理。企業要有培訓意識和職業生涯管理意識,為員工提供培訓和職業生涯指導,為員工的發展做準備。這為企業履行員工培訓的權利的義務提供了前提條件。建立完整的培訓和職業生涯管理制度,為給員工提供發展機會,促進員工個人的發展,強化對員工的技能培訓。尤其是要注意員工基本技能的提高提供了制度保障。給員工提供符合員工職業發展的培訓和職業指導。
3.履行社會責任的績效管理。履行社會責任的績效管理,有助于企業績效提升、利于保證員工行為與企業目標的一致,推動了員工滿意度的提高,也影響著人力資源管理其他方面決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制定符合企業發展和員工實際能力的績效計劃。在績效考核期內的績效目標、績效過程和手段等進行制定時,應充分結合員工實際情況,比如績效目標不能太高,脫離員工實際能力。因此,制定績效計劃時,不僅要考慮企業績效的提高,而且更要充分考慮員工實際能力。進行及時的績效跟進,加強上下級的持續溝通管理,對員工實現績效過程、方式方法和手段進行監督與管理,及時預防或者解決員工實現績效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幫助員工實現制定績效目標。員工只有實現了自己的績效目標,才能推進企業績效目標的實現。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建立一套更加公平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績效考核公開透明,并將績效與升遷、薪酬性匹配。公平合理的績效指標體系,能真正地考核員工實際績效,避免員工多勞而無獲,從而降低了員工滿意度,企業不能獲得員工的支持與認同。此外,員工實際績效與員工薪酬相關。因此,建立公平合理的績效指標體系,能公平考核員工實際績效,使員工的一份耕耘得到一份收獲,對員工騏達激勵作用,促進企業的發展。
4.履行社會責任的薪酬管理。履行社會責任的薪酬管理,有利于企業吸引和保留優秀員工,對員工有激勵作用,利于企業績效的改善。企業應當遵守當前國家法律法規所規定的薪酬支付標準,保證員工基本生活需要。做到員工薪酬與員工績效相互匹配,充分尊重員工的勞動成果。員工的勞動成果應當被公平、客觀地評價,使員工的勞有所得。建立既公平又有適當差距的薪酬體系,既滿足員工之間的同崗同酬,又滿足企業對員工的激勵,激發員工繼續努力工作。企業要根據企業實際水平和市場工資水平,努力增加員工收入,按時發放工資和津貼,不得克扣員工工資,定期向員工公布其工資薪金的構成。企業要按照國家福利標準給員工提供基本福利,在企業實際能力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員工福利,不得只顧利潤最大化,也不得根據員工的勞動績效來分配國家規定基本福利,國家規定基本福利應該全體員工一致。
5.履行社會責任的勞動關系管理。履行社會責任的員工關系管理,有助于員工關系的改善,有助于對員工勞動的保護,利于促進員工的身心健康發展,利于企業獲得員工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促進企業盈利和長久發展。企業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時,應與員工進行平等協商,不得欺騙或者威脅強迫員工接受企業的不平等條件。讓員工參為企業管理出謀劃策,為企業集結員工的智慧,提高員工企業大正方正的認同度和執行度,也尊重了員工的主人翁地位。避免勞動者過度勞動,保障員工身心健康發展和基本生活水平。提供給員工身心安全健康、衛生健康的工作環境。這不僅是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基本要求,也為企業的良好發展創造氛圍。積極擬定實施員工援助計劃項目。積極擬定實施員工幫助計劃項目,這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之一。企業應當制訂員工幫助計劃,及時發現員工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盡量提供援助,促進員工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