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影響企業發展戰略的環境出發,對某集團投資大型超市進行經濟環境、社會環境、人口環境等可行性分析,以此為出發點來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
關鍵詞:環境;戰略;人口;投資
中圖分類號:F27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8-000-01
引言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處于不斷變化的環境下,環境變化給企業帶來威脅的同時又為企業的發展提供發展的機會,從而影響企業戰略選擇。尤其是外部環境,企業要進行戰略選擇,必須要全面的分析客觀環境,并且要掌握環境的變化對企業的影響,及時做出對環境的變化產生的措施,以此作為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為出發點。
企業的生存發展的外部環境有多種因素構成,它既是對企業創造機會同時也可能產生威脅。這些因素包括經濟、技術、政治、自然、社會、人口等。但是對于零售行業來說,經濟、人口、社會是主要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下面是對這些因素的具體分析。
一、經濟環境
隨著經濟的增長,人們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也在增加,對于銷售生活必需品的商家來說,卻是一個投資的機會。一體化經濟與沒有界限競爭的局勢,使市場營銷發生著很大的變化。這場變化對投資大型超市的企業來說,既提供有利商機,同時又帶來非常大的威脅。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讓該地區投資大型商業超市提供了比較好的行業環境。
呼和浩特超市新業態的形成,將對地區經濟發展產生巨大的拉動作用。首先,培育超級市場產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超級市場作為現代化的最龐大的流通組織,是與大工業、大農業、大生產相配套的產物。由于超市具有規?;慕洜I,完善化的網絡,最大化的目標顧客,所以把大型超市稱之為“永不落幕的廣交會”。正因為超市具有它特殊的作用,所以對它的上游制造業、食品加工業、農業、牧業、包裝裝潢業等產生巨大的影響。一方面超市掌握著工農牧業產品生產、加工、制造、包裝、銷售等大市場,通過超市把地方產品快速從流通領域進入消費領域,另一方面超市又是最大的信息平臺,是快速檢驗產品在市場反饋的窗口,尤其是借助超市的POS 和MIS計算機管理系統,及時準確,客觀公正地跟蹤產品的市場動態,做出科學評價,引導企業組織生產,改進質量,擴大銷售。把超市作為一種產業來經營,反過來發揮超市新產業對呼和浩特市工農牧業生產的滲透作用、整合作用、拉動作用也是巨大的,也能快速地提升呼和浩特市地區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產品的檔次。
二、社會環境
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傳統百貨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行業細分使投資方與管理方優勢互補,是企業獲得良好效益的最佳途徑。呼和浩特市超市發展剛剛起步,有規模的超市僅有兩個華聯店和百盛超市,通過對多家超市的調查,發現超市能夠成為一個城市的主要商業圈,原因有幾點:首先,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提高和重視時間的效率。在購買日常生活消費品上,人們的時間要求觀念加強,同時多樣化的娛樂休閑活動的變得更加重視。一站式購齊的大型綜合超市幫助消費者節省大量的采購時間,尤其是時間緊張的上班族。開架自選方式的售貨形式,讓消費者能夠輕松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挑選商品,再加上寬敞、明亮的購物場所,可以為消費者創造和諧愉快的購物心情,特色化的商品陳列方式,以及不間斷推出的各種促銷打折商品,也可以使消費者產生更多的、更強烈購買欲望,由此可以形成人數眾多的經常消費人群。其次,低廉價格讓這種投資產業更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還可以吸引眾多的消費人群。質量既能夠保證,又能方便、舒適購物消費,每個消費層次的顧客是都不會拒絕低價,所以大規模的、綜合型超市使吸引消費者潛力的。就拿經營民生類商品吸引顧客來說,零售行業發展至今,產業不同,目標顧客也不同,而大規模的綜合型超市以人們生活日用生活必需品經營為主,所有消費者都需要的生活必須要的商品都有提供,從客觀來說,既滿足了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年齡、不同文化水平的消費需求。這也該產業能夠持續經營取得成功的關鍵要素。
投資大規模綜合型超市,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超級市場作為產業興起,不但帶動上游產業的發展,而且牽動相關配套產業發展。一是帶動勞務產業,吸納大量的人員就業,某開辦超市,可安置近300人上崗就業,減輕社會就業壓力;二是帶動產品包裝發展,促進產品上檔升級;三是帶動加工業發展,尤其直接帶動農業、食品業、牧業的精深加工;四是帶動運輸業發展,促進商業運輸業的興起,實現商流、物流的有機結合。
三、人口因素
市場是由既有購買興趣又有購買能力的不同人群構成的。人口數量的多少和人的某些固有的特性因素會對市場的需求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尤其是對日用品的需求影響更大,因為日用品為一次性的消費品,多數消費者只要經濟收入允許的話,都要消費的產品,但是由于地理分布不同,同一地區家庭結構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居住環境不同的消費者,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隨著人們不斷提高生活水平,對日用消費品的使用與需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過調查該地區的數據表明:經常光顧超市的人群和所期望的消費品性能都發生變化。該集團市場部對經常光臨大規模綜合型超市的消費人群做了調研,通過在年齡、學歷、收入三個方面進行調查,得出的數據結果顯示:收入高的和對產品質量要求比較高的是超市消費人群中的主流人群,人群中20-40歲的消費者占64%,41-60歲占26%,其他占10% ; 隨著消費人群知識結構和對生活態度的變化,收入在中等以上有78%的人群中都會經常光顧市場的。這一群購買者生活需求較高,而且生活方式比較高質量,他們希望有更適合該文化層次和個人品位的消費場所,但是對于低收入者來說,去大型商場消費的則變得非常少。可見收入的高低對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欲望和能力有很大的影響。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家庭人群占市場消費人群的74%,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家庭占市場消費的26%。可見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對于創造一個新的投資環境,提供了一個可以發展空間。不同家庭結構,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也不同,居住環境也是購買者對產品考慮的主要因素,教育程度越高的消費者,購買時的理性程度愈高,越注重產品的功能性和環保性指標。這些因素都使投資商在設計非常個性化的產品或服務上需要考慮的主要內容。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對投資大型超市機遇是非常合適的。
參考文獻:
[1]高立法,馮騰達.企業經營分析與績效評價[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1.
[2]趙國杰,馮石崗.建構基于人本導向的企業發展戰略體系初探[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2(3).
作者簡介:馮便玲(1978-),女,內蒙古呼和浩特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資本運作與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