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從福
(遼寧省北票市北四家子鎮林果站 遼寧 北票 122300)
植物保護
朝陽市農業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體系應用解析
解從福
(遼寧省北票市北四家子鎮林果站 遼寧 北票 122300)
2011~2016 年在朝陽市通過建立農、果、菜病蟲害綠色防控組合技術示范區,推行“技術匹配、降投提效、增質安全”的綠色防治理念,以積極做好農作物與果樹、蔬菜全生育期病蟲監測預報為基礎,創新提出“嚴格控制病蟲基數,推行植物免疫誘抗,實施害蟲誘殺,藥劑交替噴施”四為主綠色防控技術,達到了技術集成應用、規范防治體系和減量增效的效果,豐富和提升了農、果、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體系。
1.1 以菌治蟲技術。農、果、菜主要病蟲害以菌治蟲技術在生產上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農業生產中對大豆食心蟲的防治,就可以采用以菌治蟲技術。具體是在每年的9月上旬,當危害大豆食心蟲的老熟幼蟲即將入土前,每畝用白僵菌粉1.0kg加細土(或草木灰)10.0kg,在進行充分攪拌均勻配成藥土后進行實施防治,將藥劑均勻撒施于豆田壟臺上和壟溝內,當脫皮落地即將入土越冬的老熟幼蟲與白僵菌孢子進行接觸后,在適當的環境溫度和濕度條件下,便會發病死亡。
1.2 以蟲治蟲技術。對于農作物、果樹、蔬菜的一些常發性害蟲,僅僅依賴天敵自身的自然增殖是很難達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按著一般性的自然規律,天敵的發生一般是跟隨害蟲之后。若在害蟲發生之初自然天敵不足時,提前釋放一定數量的天敵,采用以蟲治蟲,則能有效控制害蟲,就會實現比較理想的防治效果。如在果園內的主要生長季每畝果園釋放赤眼蜂8萬~10萬頭,對蘋果卷葉蟲、梨小食心蟲的卵塊的寄生率高達96.5%~98.5%,果實被害率可以控制在0.6%~0.8%以內。值得一提的是,在果園地塊的上風頭釋放赤眼蜂的數量應當適當增加,在下風頭放蜂數量宜適當減少。
1.3 以螨治螨技術。紅蜘蛛是危害蔬菜及果樹的主要害螨之一,而胡瓜鈍綏螨(捕食螨)則是蔬菜與果樹紅蜘蛛的主要天敵。1只捕食螨一天能取食紅蜘蛛6~10只或銹壁虱80~100只,一生能取食300~500只紅蜘蛛或2000~3000只銹壁虱;應用以螨治螨技術,無農藥殘留,絕對不污染果園、菜園環境,對人畜極其安全;并且使用方便、極為省工。值得一提的是:捕食螨對農藥極其敏感,因此如果要實施化學農藥防治,只能在釋放捕食螨之前;不僅如此,較低的溫度也會對捕食螨的取食活動有一定的影響;對于近于或高于40℃的高溫天氣,就會影響捕食螨活動能力。釋放胡瓜鈍綏螨后30d內不能噴任何農藥。30d后可根據具體情況,噴施對捕食螨殺傷性小的殺蟲(菌)劑,并盡量輕微噴灑。釋放胡瓜鈍綏螨后一般25~40d可達到十分理想的防治效果。
2.1 黃板誘蚜技術。農、果、菜黃板誘蚜就是利用農田、果園、菜園的主要蟲害如蚜蟲、飛虱、斑潛蠅等害蟲對黃色的特殊趨向性,在黃色捕蟲板上涂一層環保型高黏度防水膠殺死蚜蟲的技術,從而控制和減輕蚜蟲、飛虱及由此攜帶的病毒病發生與為害程度。農、果、菜黃板誘蚜技術一般在植物生育期內均可使用,對于設施栽培的果樹、蔬菜也可以應用。每畝菜地、果園可放置40cm×25cm的大型板20~25塊即可,25cm×13.5cm中型板30~35塊即可。一個666.67m2標準大棚放置20~30塊中型板即可。黃板以略高于植株生長點10cm為宜,隨著蔬菜、果樹植株的生長,應相應升高懸掛高度。蔓生或高稈作物生長點接近棚頂時,可將黃板懸掛在植株的中上部。當黃板上粘蟲面積達60%~70%時,誘蟲板的粘蟲效果明顯降低,此時應當及時清除粘板上的害蟲,也可以更新誘蟲黃板。當黃板上的黏膠粘蟲效果降低時,也應及時更換。
2.2 殺蟲燈防蟲技術。農、果、菜病蟲害殺蟲燈防蟲技術,就是利用農、果、菜的主要害蟲在成蟲期的趨光性進行誘殺,采用此項技術,可以大大可降低農、果、菜主要害蟲的雌雄蟲交配率,降低田間著卵量,從而大幅度降低或減少害蟲幼蟲為害程度。如在防治大田作物棉鈴蟲、蔬菜地老虎、谷子黏蟲、蔬菜小菜蛾、果園金龜子等害蟲的成蟲,成蟲具有較強的趨光性,因此成蟲盛發期采用此種方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進入傍晚及時開燈,進入清晨及時關燈,殺蟲燈的燈底距地面1.7~2.3m,燈下10~20cm進行設計出配套的儲水池,儲水池內的水深在10cm左右,水中加0.2%~0.3%洗衣粉。黑光燈20W,高壓汞燈450W,照射半徑130~150m,每盞燈每晚誘殺成蟲在5000~6000頭之間,農田、菜園、果園的落卵量可下降50%~70%以上。單燈誘殺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