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莉
摘 要:化學教學著眼于學生未來,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是重中之重。其中提升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包括通過化學實驗進行科學探究)、幫助學生認識所學內容的應用價值與運用方法、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對學生一生的學習和發展有重大意義。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除了傳授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外,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使他們敢創新、會創新,全面提升化學素養。
關鍵詞:深入培養;化學素養;實驗能力
一、以中考試題為載體,吃透精神、明確方向
濰坊市已經連續四年進行全市中考實驗基本技能考試,不同區的老師調換監考,隨意抽題學生動手操作,切實考查學生操作能力,所以每一所學校非常重視實驗教學,采取措施切實提高學生實驗能力。在化學實驗中非常重視考查考生的學習能力、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探究性實驗題目比例越來越多。所以教師要深挖教材,理清教材各種知識,各種實驗背后所承載的能力,努力尋求實現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二、將實驗技能訓練落實在課堂中,尋求方法提高效率
1.好的計劃是成功的關鍵
每學期開學初老師先制訂教學計劃,發揮教研組的集體智慧,每一位成員都進行修改使實驗計劃切實可行。將每個實驗所需的材料和負責老師等項目填好實驗單,提前一周交給實驗老師,適時地準備好有關化學實驗器材和藥品,保證化學實驗能按計劃保質保量開設。
2.好的實驗教學步驟是提高效率的法寶
教師在設計實驗步驟時,一位老師擬定思路,其他老師多次修改,找出最佳方案,并設計出實驗報告單,要求設計的問題對學生切實有引領作用。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預設。實驗出現的現象、失敗的原因要盡可能考慮得細致,盡可能設置些“為什么”,以激發學生的思維為前提。
3.老師規范示范,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老師的示范引領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操作,因此每個實驗教學前,教師按實驗要求反復做幾次,使自己的實驗操作規范、熟練,確保實驗成功。老師在實際操作中預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和實驗成敗的關鍵點,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在實驗中能及時提醒學生,確保每個學生也能做成功。我們教研組把重要的實驗,做成了微課發到校園網上,學生課外活動時間也可以看實驗操作過程,從而達到熟練、理解的程度。
4.科學的訓練,能快速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
(1)分組實驗:兩人一組,互相檢查、監督,互相促進,養成實事求是的態度。(2)對一些技巧性較強的實驗操作,難操作的實驗,不但要對學生精心指導,還要讓學生反復練習。(3)指導學生認真思考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反思異常現象和操作注意事項。(4)留出時間學生展示,學生的操作技能有錯誤或觀察判斷不正確時,老師要及時點撥指導。實驗結束后要仔細評閱學生的實驗報告,下節課再次反饋。
三、創新實驗設計訓練,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1.鼓勵學生設計探究性的實驗,提升實驗創新能力
探究性實驗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實驗設計是難點,教師不能只停留在學生觀察到了現象、學會了基本操作驗證基本知識點等淺顯的層面,而是在平日教學中老師注重灌輸實驗設計的思想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讓學生對驗證性試驗大膽改進,親自感受實驗探究過程,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選擇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為什么不選擇稀硫酸或濃鹽酸代替稀鹽酸?為什么不用碳酸鈉代替石灰石?若選擇碳酸鈉代替石灰石,將裝置進一步改進也可以完成實驗,怎樣改進?教學中每一個實驗都引導學生動腦思考,久而久之學生會積極主動去反思、去創新。
2.讓學生走進實驗室,驗證自己的方案獲得成功體驗
我們周一、三、五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走進實驗室驗證自己設計的方案是否合理性。在研究探究空氣中氧氣體積含量的時候,學生共設計了幾種方案,一種用紅磷作為可燃物,容器選用廣口瓶,一種用木炭作為可燃物加以改進,另一種同學用金屬絲和玻璃針管,都能完成實驗,但實驗的效果怎樣,他們通過親自試驗驗證找出最佳方案。讓學生體會到,一個實驗可以用多種不同的實驗裝置來完成。
3.開展家庭小實驗和社會實踐活動
安全無危險性試驗,引導學生自己在家做。
家庭實驗安排如下:(1)講到催化劑時,學生回家加熱白糖,放入煙灰和不放煙灰,觀察白糖燃燒起來用的時間。(2)氣體制取:利用電池外殼鋅片和白醋反應,制取氫氣;利用小蘇打或堿面與白醋反應制取二氧化碳。(3)碳酸鹽性質:在家除暖瓶中的水垢和白醋反應。(4)二氧化碳:將碳酸飲料中的氣體用針管取出并檢驗。(5)水的凈化:自制家庭水過濾器,取河流的水進行過濾。
(6)進行社會調查:造成空氣、水污染原因做成ppt。
開展課外實驗和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強學習積極性,也提高學生關注生活,關心社會的意識。
參考文獻:
[1]劉明珠.關于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建議[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13).
[2]姚新平.對新課程理念下化學實驗教育功能的思考[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