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瓊

物理學是由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組成的一門系統性較強的自然學科,從廣義的知識觀來說,物理知識包括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陳述性知識主要是指概念、規律等內容以及支撐概念和規律外圍物理事實、實驗的理論和誤差分析等。程序性知識則主要是指物理問題的解決和具體的實驗操作等?!爸R樹”就是用樹形結構來表述一門學科知識的結構和知識梳理的一種方法,知識樹既可以呈現知識網絡,是組織陳述性知識的良好工具;又可以呈現思維過程,是組織程序性知識的良好工具。
許多學生認為物理是一門難學的課程,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物理知識結構和問題解決技能都有很大缺陷,即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水平較低,擁有的物理知識缺乏結構化、系統化,知識掌握的不扎實,缺乏問題解決技能。
在中考物理復習階段,將“知識樹”應用于復習課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知識樹”的具體應用。
一、呈現復習目標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在樹形圖上將目標行為動詞與相應的教學內容用不同的關鍵詞或短語,用不同的色彩和圖像表示出來,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目標行為動詞不同,體現了課標要求不同,對教師而言有利于教學的把握,有利于評價,對學生而言有利于把握知識需達到的程度。
二、整理基礎知識,提高記憶速度
在初三復習基礎知識時,傳統的做法是問答式或者是掃描式,單調、呆板、課堂死氣沉沉,絕大多數學生不愿聽,教學效果真的很差。于是課后,老師將每一章節的知識點逐條打印出來,讓學生背誦,這些瑣碎零散的知識點讓學生感覺很乏味,很難記,即使背會了也容易忘記。其實物理知識并不是一些雜亂無章的公式堆積,而是有其內在聯系的系統性和邏輯性的知識結構,知識樹就是這些知識建構起來的有效工具,它使得知識結構化、條理化、系統化,它使得知識由厚變薄,便于記憶,反之利用它又可以將知識由薄變厚,幫助我們回憶課本上的具體內容。用“知識樹”梳理知識可以使學生在收集和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將多個零散的知識點集合在一棵樹上,從紛繁的信息中找到信息間的聯系,在合作討論中強化記憶、理解知識。如,在進行“熱學”知識復習課上,我讓每位學生用10分鐘時間畫出這一章內容的知識樹,然后給出5分鐘小組合作補充完善知識樹,每組選出一位最好的作品代表組內水平,最后評比打分為小組成績。當然,評比中要指出錯誤或遺漏之處和不合理之處,發現他們的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效果也
很好。
下圖是復習“熱學”知識時一個小組畫的知識樹
三、構建解題思路、總結解題策略
大家都知道習題是做不完的,采用題海戰術應對考試只會讓人厭煩、疲勞,因此在教學中教給學生解題技巧、解題方法是關鍵,但是通常老師會埋怨學生,“真是笨,怎么我告訴你們很多遍這類題的解法了,為什么做題時還是沒有頭緒,錯得一塌糊涂?!逼鋵嵨覀儜摵煤梅此家幌伦约海鯓硬拍茏寣W生記住老師教過的方法,運用老師教過的方法,學生錯誤出現在哪里?我怎樣才能看出學生的思維障礙呢?教學實踐表明,當學生的思維過程內隱在大腦中沒有呈現出來時,他們往往很難覺察到自己的錯誤以及相應的思維漏洞。利用樹形圖解題,可以清晰地看到解題的內在思路,是克服解題思維中思維障礙的有效方法。還有測量儀器的使用、測量型實驗、探究性實驗、概念復習等都可以用樹形圖教會學生歸納、掌握相應的考點、解題方法。
結合個人長期的教學體會,用樹的形式把知識展示出來,更直觀更形象,讓人一目了然,更有利于學生直觀、形象、清晰地總結出本節課內容或一單元內容。我認為知識樹與框架圖相比呈現知識更為具體、全面,所包括的知識范圍更加靈活,與概念圖相比更容易建構,要求不太高,更適合于初中生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吳波.基礎物理中的物理概念教學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2003.
[2]張曉艷.怎樣上好物理概念課[J].教學與管理,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