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水
一個成功的人勢必要具備一定的智慧,但往往決定他們成功與否的是非智力因素。我們常說的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參與學生學習活動并產生影響的個性心理的因素,如情感、興趣、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對心理過程有著啟動、導向、維持與強化作用。現在的學生需要培養自己良好的個性品質,充分利用和調動非智力因素,才能獲得好成績。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拓展非智力因素在考試中的作用。
一、考試時間的把握
考試都是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相應題目,很多考生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所有題目,就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誤。對于我們會做并且有十分把握做對的題目,我們不妨多用些時間,以保證做到完美,得高分甚至滿分,減少我們平時考試中的遺憾。
對于每一道題目的時間分配,要注意科學合理。對于一般的題目不超過3~5分鐘,如果超過這個時間還沒有思路,就要想到放棄或暫時放棄,不能因為這一道題而耽誤了后面相對容易題目的得分機會。
但有的考生,為了能做完題目,盲目地提高自己的做題速度,而忽視了做題質量。真正的科學的考試如高考、中考,考查的是考生的質量,而不單單是做題速度。當然,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適當提高速度是可以的,這對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寄希望于檢查的利與弊
如果時間允許,做完試卷檢查無可厚非,但有的考生為了給檢查留有充足時間,而犧牲了做題時間,結果是舍本逐末。所以,我們不能寄希望于檢查,而是要在第一遍做題時就要集中精力,把該做對的題目做好做對。
由此,建議考生特別注意第一印象,在沒有十分把握的情況下,不要改動已經得出的結論。如果對任何選項都不能準確把握,任何選項正確和錯誤的幾率都是一樣的。當然,如果我們發現了十分明顯的錯誤還是要改正的。我們更應該清楚,我們之所以改正錯誤答案,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正確和錯誤的標準,即基礎知識有問題。
三、規范書寫對考試成績的影響
我們答題的目的是讓閱卷老師看到我們的答題點,并認可肯定我們的觀點,閱卷老師不認識考生,認識的是你的卷面。而有些考生,為了追求“量”,而忽視“質”,尤其對于文科題目,洋洋灑灑寫了很多,對錯姑且不論,字別人一個也不認識,即便是標準答案,也是枉然,因為閱卷人不知道你在說什么,就好比一個啞巴和一個不懂啞語的人交流一樣,閱卷老師也不會肯定你的觀點,反映到試卷上也不會有高分。規范的書寫、工整的字跡可能不會帶來額外的分數,起碼不會讓我們失分,尤其是不應該失去的分數。所以規范的書寫、工整的字跡是我們卷面取得好成績的保證,是我們取悅于閱卷人的法寶。
四、考試做題順序的技巧
選拔性考試,體現的是選拔者的意志,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所以,試題一定要適應不同層次學校的選拔需要,試題的難易程度會有所不同,既要有基礎性的題目,以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素質;也有中等難度的題目,以考查學生的基本能力;更要有高難度的題目(壓軸題),以適應選拔高級人才的需要。
壓軸題,對大部分考生來說有點困難。隨著考試改革的發展,壓軸題的位置也在發生變化,由原來的以答案的形式出現,到可能以任何形式出現(選擇、填空、解答題),這樣既能考查學生的知識掌握和運用情況,又能考驗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心理素質,可謂一舉兩得。
所以,我們做題不能機械地依次進行,應該有所取舍,并且要敢于舍棄自己不會的,以便保證完成自己所能做對的。
五、草紙的使用技巧
有些考生使用草紙既沒計劃,也不規范。草紙,就是起草或打草,準備運算,但草紙的作用絕不僅僅是這些,如果我們能規范地使用草稿紙,會使草稿紙的作用更好地為我們考試服務。
第一,對草稿紙不能草率,像作業一樣,注明題號,詳細規范作答,以備檢查使用。
第二,對于數理化的大題,我們在草紙上演算后,不能直接抄到試卷上,應該把草紙放到一邊,根據草紙的答題思路進行整理。因為我們不能完全保證,我們草紙上的演算完全正確。我們可以對照兩次計算結果和過程的差異,發現可能出現的問題,保證會做的題目一分不失,要比在不會做的題目上花費大量的時間而不得分更合算。
有些學生可能認為這是浪費時間,但我認為這種浪費是值得的,因為只要是我們在草紙上能做出來的題目,應該是我們有把握的題目,在這樣的題目上失分是十分遺憾的。
在知識容量一定的情況下,在競爭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非智力因素。對于考生來說,知識水平差異是有限的,因為每一位考生都在努力,形成差距的原因是誰能把自己所擁有的知識運用得更充分、更靈活、更恰當;誰能在考試中更好地調動自己考試興奮點,誰能在考試中把自己的情緒穩定得更好,誰能在考試中不留任何遺憾,誰就能在考試中取得最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劉進榮.淺談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J].現代職業教育,2016(17).
[2]張立山.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激發人的智力潛能[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