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嬋娟
(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東陽 322100)
雖然當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狀并沒有隨之變好,而是停滯不前甚至有逐漸下降的趨向。因此在大學生體質健康問題,從國家到各高校及社會都給予了高度關注和重視。增強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已經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主要目標和重要任務,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抽測是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切實增強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給教育和激勵學生個體切實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陽光體育活動提供重要的導向,對學校體育工作具有積極的引導、反饋、調整和激勵的功能。2015年和2016年由省教育廳指定抽測承辦單位對每所高校隨機抽測學生共240名學生(其中女生30名,男生10名為備測學生)。抽測對象為本科院校三年級學生,高職高專院校二年級學生,其中男、女生,文、理科各占一半。時間一般為兩個半天,抽測項目為五項身體素質代表項目(50m、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引體向上/1min仰臥起坐、1000m/800m)。抽查結果通過排名制予以公布并通報各高校,對推動全省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提升工程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在部分民辦學校里面沒有引起大學生們的足夠重視,積極性不夠,給測試結果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根據《2016年度浙江省大學生體育協會工作會議資料匯編》得知,浙江省參與抽測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高職院校共有44所,民辦高職院校占9所,民辦學校所占比例20.5%。連續兩年及格率排在前十的民辦高職院校沒有,良好率連續兩年排在前十位的僅有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1所,占10%。反過來及格率排在最后十位的民辦高職院校有4所,所占比例40%,良好率排在后十位的有2所,所占比例為20%達到平均水平。及格率不足60%的4所高職院校中民辦高職院校占2所,比例達到50%。及格率達到平均水平的民辦高職院校4所,而良好率達到平均水平的高職院校只有2所。綜合以上數據得出浙江省民辦高職院校學生體質測試及格率水平稍微落后于公辦學校,良好率明顯落后公辦學校。及格率不足60%的現象比較嚴重,其中1所民辦高職院校只有37%,遠遠低于60%及格率(見表1)。以上結果是目前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參與體質測試的真實情況反映,學生參與積極性和本身體質健康水平決定了民辦高職院校在抽測中處于落后的位置。
首先,學生思想不重視,目的性不夠明確。學生思想狀態直接影響參與測試的結果。學生不能領會學生體質測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沒有興趣引導的情況下,學生參加體質測試抱有應付的心態,積極性不夠(見表2)。通過對兩所民辦高職院校的問卷調查得知81%的被抽測同學認為是件運氣不好的事,有抱怨現象。11.8%的同學確保自己能夠輕松及格,認為最好不要抽到,抽到也無所謂,調查得出原因,這部分人及格率為100%,符合學生反正自己能夠及格去應付的心態。剩下極少數0.075%的同學認為被抽測到是件幸運的事,認為能夠代表學校參加高檔次的賽事,既能夠展示自己體育特長,又能夠為校爭光是件很榮幸的事,而這部分人有88.35%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標準》的良好檔。根據調查數據分析可以得出大部分同學都沒有積極態度,只有少部分身體素質好的同學樂于展示自我。大部分民辦高職院校學生以及格為目標嚴重影響到學生體質測試的良好率,同樣在體質測試抽查中的排名也體現了學校體育文化建設的落后,在生源錄取上基本是高考分數較低的學生,生源質量相對較差。如:在專業學習、自我心理要求、自主體育鍛煉行為等方面都有體現。學生真正身體素質差距很小,是否愿意盡力參與和精神品質的堅韌就顯得非常重要。綜上所述,學生思想不重視,目的性不夠明確是主要原因。
其次,缺乏合理的引導。學生思想不重視,目標不明確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缺乏合理的引導。傳統意識都不重視體育,嚴重干擾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使得體育在學校教學中一直處于邊緣地位,民辦高職院校中的邊緣化現象就更為突出了。這就給體質健康測試帶來嚴重的影響,盡管學生體質測試工作要求學生如實反映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需要學生盡力完成測試項目。但是,由于學校在執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標準》時,沒有完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執行,學校在年終評優、評先時,也沒有依據學生體質健康優、良、中、合格等級,所以導致學生不太重視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例如:畢業時,體質正常學生參加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處理,不及格同學通過努力達到及格的積極性不高,通過憑醫院證明不適合劇烈運動而順利達到畢業要求的學生較多。平時鍛煉不足也是學生參加體質測試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我們調查得知僅有25.6%的同學有自己體育愛好并能堅持每周三次以上的中等強度的體育運動,有部分同學則認為自己能夠及格,以合格作為目標,根本不進行測前鍛煉。當然以及格為目的也是良好率比較低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有更嚴重的12.5%的同學根本不在乎體質測試,認為過不過都無所謂,不會影響他們按期畢業的。因此也在體測前根本沒有提前鍛煉準備,造成體質測試的嚴重準備不足。學生不重視,甚至忽視,抽測結果肯定就受到影響。

表1 2016浙江民辦高職院校體質測試抽測成績(大二學生)

表2 2016浙江兩所民辦高職院校體質測試被抽測學生的調查(大二學生)
再次,測試的動作和測前熱身沒有得到學生充分關注。很多高校組織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時,稍做準備活動,就開始測試。或者準備活動流于形式,根本不理解準備活動的重要性,甚至有部分學生誤認為做準備活動是在消耗體能,影響到體質測試成績,這也是影響體質測試準備活動不充分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有動作不規范也有影響,如:引體向上在平時鍛煉很少能做到手臂放直,到測試時經常被判不規范不計數造成成績下降。立定跳遠的小跳,坐位體前屈的曲腿都造成測試不規范,最后影響到測試結果。
灌輸思想必須有據可依,首先,嚴格執行《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第四大條第14條規定:建立健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管理制度,學生測試成績列入學生檔案,作為對學生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畢業時,普通學生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處理。人的最大劣根性是惰性,在引導其思想重視并且能夠自主參與體育鍛煉的同時,要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做到有據可依,目標明確。有了明確的目標更能激起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另外從社會關系角度來看,身體是自己的,也是社會共享的,鍛煉好身體也是對自己和社會負責任的一種表現。學校在年終評優、評先時,嚴格依據學生體質健康優、良、中、合格等級來評選,也會在思想上引起學生重視體質測試。
正確引導能夠給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積極參與體質測試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這種引導要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把民辦企業文化融入到學校體育當中。具體操作體現在教學管理、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研項目、校園文化特色等方面開始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點與優勢。充分發揮體育文化中精神文化的作用,培養積極展示自我的習慣。例如: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利用廣廈集團重視體育建設,組建CBA廣廈猛獅俱樂部的企業文化和形象來為學院體育文化建設服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將精神文化建設圍繞體育教學開展作為重要的渠道。在體育項目的選擇及教法上,既要考慮體育鍛煉的實效性、科學性,也要增加娛樂性,要讓學生達到“參與、快樂、堅持、學會”的體育效應。橫店影視職業學院舉辦“穿越馬拉松”和明星一起夜跑等體育活動,對提高學生體質起到一定促進作用。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對培養學生體育愛好、提高運動技能水平和建立終身體育的習慣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體育教學要發揮學生體育社團組織的作用,鼓勵、支持體育社團組織積極開展各種體育活動和體育竟賽活動,來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吸引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文化活動,形成具有民辦高職院校特點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例如: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用免費觀看廣廈籃球俱樂部主場比賽門票作為引導手段,吸引一大批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當中,在提高學生體育鍛積極性和降低學生管理難度上起到重要的作用。把加強對學校體育環境文化的建設作為有效手段。學校里的體育場館及建筑、運動設施、體育建筑標記等,它們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是體育意識文化的載體,凝聚和展示著人類的知識、思想和智慧,體現著人們的情操、意志、價值觀念等多種文化物質,將會對在校師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和影響。
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環境基礎是擁有適量的體育場館和運動設施,有了鍛煉體條件才能有體育技能的提高,才有展示體育技能的欲望。民辦高校應創造教學條件就必須加強對體育條件建設,包括建造體育場館、置辦設施、合理使用己有場地設施和體育用品等。浙江省民辦高職院校相對與公辦學校來說,投入的財力和物力還是處于劣勢。但是民辦高職院校可以通過靈活手段和科學規劃場地器材建設,提高場地使用率是可以解決場地和設施問題的。加大組織力度,豐富學生鍛煉項目,提高課外體育活動參與率都是重要途徑。改變僅少數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現狀可從改善體育管理制度,利用民辦高職院校自身的管理特點,加強與校級體育管理相配套的院級、班級體育管理制度建設。充分發揮體育社團的吸引力,讓更多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重視男、女生在課外體育鍛煉的性別差異,積極引導男、女大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努力提供適當的體育鍛煉條件和氛圍,提高自主鍛煉的積極性是學生積極參與體質測試的的基礎,使鍛煉取得明顯成果,而樂于展示自我取得鍛煉成果的思想是學生積極參與體質測試的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