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精準農業市場將有顯著增長
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定制化方案,這些技術在今后將會是精準農業的標配。中國發展精準農業所需的基礎正在逐漸完備。
精準農業起源于美國,肇始于GPS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隨后通過運用數據科學和系統采集、解碼信息,根據農地每一操作單元的具體條件精細準確的調整優化農業投入和相應管理措施,進行精準種植、精準灌溉、精準噴施等精準農業措施已逐漸成熟。
由于具有節本增效的屬性,在市場需求的驅動下,農業巨頭紛紛主動布局精準農業。孟山都公司中國總裁高勇博士表示,目前,農業已進入智能數字化時代,數據科學的研究發展正日新月異,大數據將成會下一次農業革命的核心。
以農化起家的農業巨頭企業先正達對此也有切身認識。先正達企業事務部總監朱慶華表示,種植者總是希望以最有效、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管理雜草和病害,而精準施藥將比傳統方法更快被接受,更具成本效益。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政府的推動和法規的要求下,精準技術的更新換代將快速實現規模化。
在未來,高價值作物市場會成為先進的精準施藥技術的早期采用者。具體來說,自現在到未來5年,可以實現以相機引導的機械化除草。未來5到10年,將會實現精準施藥和微滴技術、偵查機器人等,未來10到15年,將會實現激光除草、噴霧機器人和無人機施藥的高科技技術。
精準用藥還包括種子包衣這項植保技術。朱慶華提到,種子包衣技術用于包衣的殺菌劑、殺蟲劑和殺線蟲劑使用劑量只有傳統噴施使用量的1/400,并且對種植者和環境都是安全的。它在精確靶標對象、降低用藥劑量、保護環境安全等方面優勢明顯,是現代農業實現“預防為主”的重要植保措施之一,也是實現“農藥零增長”的重要手段。
自從2013年,以9.3億美金收購氣候公司之后,孟山都重點發力旗下氣候公司數字農業業務。2014年,氣候公司收購土壤測試服務公司Solum。2015年,正式推出Climate FieldViewTM數字農業平臺。2016年1月,氣候公司首次對外發布了公司產品研發線,并公布超過35項數字農業最新研發項目。5月,宣布收購美國農業軟件公司HydroBio,提供定制化的灌溉方案。
高勇提到,針對大農戶研發的Climate FieldViewTM數字農業平臺擁有數據采集、可視化及分析的功能,并可基于數據分析為農民提供實時的肥力管理、品種與種植密度管理、病害診斷和確定、產量分析等建議。目前,該平臺已成為美國連接最廣泛的數字農業平臺,美國農民用戶逾10萬名,應用農田面積達7.2億畝(1.2億多英畝)。此外,該平臺正拓展到加拿大、巴西、歐洲等更多區域。
談及中國在應用精準農業技術方面的市場前景,高勇表示,中國以小農戶為主,針對小農戶的需求,孟山都也開發了相應的數字農業平臺,例如FarmRise。中國農民的智能手機使用率是很高的。孟山都也在考慮繼續拓展FarmRise平臺的覆蓋范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更多小農戶提供數字化農業服務。
雖然從事精準農業不同環節的企業對這一技術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本質上都是為了節本增效。先正達認為,精準農業的側重點是通過收集有用的數據,并將數據轉化為農民能夠理解的有用信息,幫助他們制定決策的是農場管理系統。
朱慶華稱,通過運用農場管理系統(FMS——Farm Management Systems),農民能夠更有效率地運營農場,同時,保護他們的資源,比如土壤、水和生物多樣性。另外,農場管理系統還能夠生成農場的可持續操作報告,可提供給下游的食品鏈,因為下游食品鏈對于農場可持續實踐的需求也是越來越高。
他認為,中國在數字化技術領域的發展非常快,受持續增長的糧食需求和有限的農業資源等影響,中國的精準農業市場預計將有顯著增長。此外,中國發展精準農業所需的基礎正在逐漸完備,比如天氣數據和機械化農業已有顯著進展。不過,數字化農業在中國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同時,也需要針對中國農民和農業的需求,進行技術平臺的開發。
(來源:第一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