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挺
【摘 要】導入,是實施者根據具體境況運用語言以及行為動作推動學習對象進入實境的教學方法。課堂導入是構建課堂教學體系的重要環節之一。本文作者在分析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活動現狀基礎上,對導入活動的策略運用做初步探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導入活動;現狀;策略;運用;探究
一、問題的提出
有效的課堂導入,能夠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提振起探索的積極性,推動學與教的進程。教育學認為,導入,是實施者根據具體境況運用語言以及行為動作推動學習對象進入實境的教學方法。課堂導入是構建課堂教學體系的重要環節之一。筆者以為,一堂優質課堂教學,首先就要先聲奪人、引入入勝,讓學生充分深入其中,入情入境。小學生情感豐富、變化較快,易受外界環境因素制約和渲染。教師必須抓住課堂導入這一有效手段,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多措并舉,開展有效導入活動,敲在學生的“心靈”,激發起思維“火花”,如同“磁石”一般吸引住他們。課堂導入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首要工程、基礎工程,對整個課堂教學起到奠基性的作用。做好課堂導入活動顯得特別重要、迫在眉睫。
二、導入活動存在的不足
一是導入方式較為單一。教育實踐學認為,要吸引住學習對象的有效注意力、延長他們的有效注意時間,需要通過多樣化、靈活化的導入方式,以刺激視覺、感覺、聽覺、知覺等感官。但實際課堂教學中,不少小學數學教師開展課堂導入活動時,為圖“省事”、“節約時間”,經常以單一課堂導入方式開展和實施,不能夠引入并實施其他導入方式,導致課堂導入簡單、枯燥,吸引不住小學生,抓不住小學生的“心”,影響導入活動成效。
二是導入缺少雙邊交流。教育運動學認為,導入活動作為課堂教學體系的重要環節,理應遵循和滲透雙邊互動特性。而筆者課堂觀摩發現,有少部分小學數學教師課堂導入成為教師“自說自話”的單向活動,學生處于從屬位置被動“接聽”,忽視了課堂導入互動特性,壓制了小學生內生動力和主體潛能,教師學生之間缺少交流,不能深入融入其中,導致導入活動大打折扣。
三是導入氛圍不夠濃厚。從情感教育學的角度探析,可以發現,外在氛圍的營造對小學生內在學習情感的影響直觀重要,它是小學生能否主動參與、積極配合、深度思考的外在基礎保障。但極少數小學數學教師課堂導入不注重對現有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沒有充分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信息技術的直觀、形象、生動、趣味等內在特性,在導入進程中,缺少對多媒體教學軟件、電子畫板等教學課件的應用,致使課堂氛圍不濃厚、氣氛不活躍,調動不起來小學生積極性。
四是導入貼合教材不緊。教學實踐證明,有效、精當的導入活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指向,推動認知的緊密程度。導入是為新知講解服務。但不少小學數學教師注重形式主義,設計和實施的課堂導入內容與教材要義以及教學要點之間聯系不緊密,“形似而神不似”,扣不住教學要義、抓不住教學要點,降低了課堂導入的功效。
三、有效導入活動實施的策略
一是設疑導入法。一“疑”激起千層“情”。小學生對未知事物、疑難困惑等充滿強烈的好奇和探索欲望。讓小學生帶著疑惑、帶著疑問,參與課堂新知的學習、探究等學教活動,能夠加深探知深度、提高探知效果。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導入活動時,應利用小學生對疑難困惑的好奇和探索情感,向學生提出具有認知矛盾、學習疑惑的問題,讓小學生在好奇心、求真心的驅使下,更加主動、更加能動的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如“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一節課導入環節教學中,教師抓住小學生好奇心理和認知矛盾,讓小學生動手操作事先準備好的“6厘米、12厘米以及5厘米”三根木棒,小學生動手操作后,發現不能拼接成三角形,此時產生“為什么不能拼接成三角形?”的疑問,這樣小學生就帶著疑問深度進入三角形三邊關系的新課教學活動。
二是情境導入法。小學生對身邊事、身邊人充滿濃厚興趣和愛好,關注度比較高。教師在小學數學導入活動中,應利用數學學科現實特性以及現代科學技術直觀特點,實施創設真實、客觀教學情景的導入活動形式,以此吸引住他們的注意力,讓小學生在切身感受和體味中,推動小學生更加自覺學習探知。如“千克、克的初步認知”教學中,教師采用創設現實情境的導入方法,將現實生活中購買水果的事例納入課堂導入之中,并利用電子畫板展示顧客在水果店購買水果的畫面,同時,構建購買水果的情境體驗活動,組織小學生利用電子秤進行稱量和感受水果重要的體驗活動,以此讓小學生初步感受重量,為引入新課做好充足準備。
三是實踐導入法。動手學習是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也是獲取數學知識經驗的重要途徑。教師在課堂導入進程中,可以設計出學生參與動手實踐的活動問題,組織小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和指導,進行動手探究認知實踐活動,以此感受數學知識,在鍛煉數學探究能力的同時,推動課堂教學進程。如“認識圖形”一節課教學中,教師采用實踐導入法開展新課導入活動,組織小學生感受教師出示的圖形,讓他們感知這些圖形的“面”在“體”上,要求小學生觀察操作,探知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然后組織小學生進行組內匯報交流,教師讓學生說找到了什么圖形以及感覺,從而在感知實踐中進入新課探究。
總之,數學課堂導入新課的方式方法很多,除以上所述的方法外,還有多種多樣的導入形式。在實際操作中,教師要因生制宜、結合實情,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興趣點,為有效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王俊敏.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有效性[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年
[2]豆海燕.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