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威
【摘 要】英語新課標指出,英語教學活動不應局限于課堂,而應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活動中。英語課程標準的出臺代替了以往的英語教學大綱,已成為現今英語學科教材編寫、課堂教學、教學評價等方面的重要依據。
【關鍵詞】新生;創新教學;教學方法
英語作為初中教學的一門重要科目,在整個初中教學任務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新課程標準制定以來,對于初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標準要求下,如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英語課堂成為了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兩化”
1.教學內容的綜合化。這指兩個方面:所授語言、文化的綜合化;對學生的德智體美諸項教學的綜合化。所授語言、文化的綜合化既指傳統的句單位教學將由話語的篇章教學所取代,也指語言與相關文化的結合。外語教學的對象是語言,語言學的發展也是如此。語言學已擺脫了純語言研究,而與社會文化結合了起來。對語言既要結合文化整體考察,也要整體學習,按語言知識與能力分別學習的傳統的分析方法必將逐漸退居從輔地位,綜合化的語言、文化材料必將成為教學內容的主流。
對學生德智體美教學的綜合化,指對學生整體施教,突破現行教學在分析論基礎上把教學內容割裂成多塊的作法。這是外語教學理論之所以產生新趨勢的時代背景、大前提。它把作為受教學的人,看作是由身體、情感、品質、意志和行為等因素組成的整體;這些因素雖然互相區別,但相互關聯,密切配合,具有整體的統一性。教學將通過一種可以調動、拓展和發揮受教學者全部能力和生活的活動制度,對他們進行全面培養,以實現人的最高生活價值。為此,我們得在三方面轉變觀點:首先得著眼于受教學者的統一性,看到作為教學內容的德智體美的綜合性,看到動機、智力、感情、意志、行為的整體性,看到作為門類教學的各學科教學的聯系性。其次,要擴大學生參與的教學民主。此外,要從個人發展和對社會的貢獻出發,學習基礎知識和適應高一層次生活的運用能力。
2.語篇語境的一體化。外語教學發展到超句單位教學,即語篇單位。因為語言交際不可能只有一方,單個句子難反映交際雙方所說的話,只有語篇才能完整地表達交際中的信息交流。但語篇存在于交際的情境之中,其含義必須參照上下文和使用環境才能理解。使用環境是話語所反映的外部特征,主要是交際者情況和交際的背景。孤立地看,使用環境是情境,結合話語講,又可稱語境;上下文也是語境,所以語篇和語境互不可分。
與語篇單位教學相對的是句單位教學。它從直接法的“整句吞,整句吐”,到結構法把句型看作微型語言,其著眼點都是語言結構。因為結構主義語言學和歷史比較語言學只研究語言的結構和演變,不管它的功能和使用。在句單位教學時期,我們也使用情境,但那是將它用作語內、語外的直觀手段,目的主要是激發學生的情感和減少對本族語的依賴。其中也含有幫助釋義的作用,但那時教的是詞語本身的認知意義。認知意義象詞典里的解釋,不受語境的影響,不是話語行為的意義。話語行為的意義體現語言的功能,存在于使用語言的環境之中。所以語篇單位教學的著眼點是語言的交際功能。
二、培養學習氛圍
1.注意英語口語的練習。曾經有人向老外請教,What?蒺s the best way of learning English?(學英語的最佳方法是什么?)老外隨口便說:Go to the United States or marry an American.(到美國去或與一個美國人結婚)如不可能做到,就Watch American movies(看美國電影)。這些話就告訴我們學語言離不開環境。但是我們的學生在學校接觸真實英語的機會非常有限,學生學習的主要環境就是課堂,所以教師不能減少口語訓練的時間,不能認為教學任務完不成,而隨意砍掉教材中提供的許多豐富的口語練習,要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充分利用教材的優勢,創設一個近似自然的語言環境,用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小對話,如起居、節假日、生日聚會、拜訪、打電話、看病、購物、游泳、體育活動等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樂趣中學習,在娛樂中獲益。學生想在課堂上有好的表現,課前勢必去積極準備。把生活引入課堂,再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延伸到生活中,這樣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英語,鍛煉英語,突破口語屏障。
2.注重學生的發音。純正的發音會給人們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如果發音不好,即使你的英語功底很深,人家也可能對你作出不公正的判斷,更糟的是,它對今后的聽力會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要不惜一切代價刻苦模仿,掌握好每一個音素,千萬不要認為發音好不好無所謂,這個關攻不下,就會導致你學習中的殘缺。 要突破語音關,先要明白單個音素的發音方法,在此基礎上把握連讀、弱讀等在口語表達時的語音現象,進而練習語調和節奏。練習時最好模仿原聲錄音,有條件的還應錄下自己的發音,與原聲進行對比,這樣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糾正發音是一個枯燥的過程,唯有耐心、細心和恒心,才會有進步。我們常說,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英語一定要有一個好的開端。
總之,在初中階段,英語教學的目標是“使學生受到聽、說、讀、寫英語的訓練,掌握最基礎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及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由此可見,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郭萬峰.淺談初中英語教學與創新意識的培養[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13(02)
[2]鐘陰貝.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4(01)
[3]陶志潔.建構英語教學中新的師生角色[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