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戎平
從接機口三三二二地出來一些旅客,我定睛尋找著西川的蹤影,一撥人過去了,又過來一撥人,有一位提著黃色公文包,我上前探尋道:是西川老師嗎?
西川, 生于1963年,眼鏡男,長發,壯實,個頭略高,簡歷為:北京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美國紐約大學東亞系附屬訪問教授和美國艾奧瓦大學訪問學者,現為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圖書館館長,自上世紀80年代起投身于全國性的青年詩歌運動,當時風起云涌的思想解放熱潮和實驗詩派,讓他和青年詩人海子、駱一禾,共同被我國詩壇譽為“北大三劍客”。然而,海子和駱一禾在那詩情澎湃的年代,在不到而立之年,于1989年上半年先后離我們而去,當年的“三劍客”也就留下了一位——西川……
燈火通明的接機大廳顯得有些靜謐,零時悄然而過,這散發式思緒在車輛進入機場時戛然而止。從接機口三三兩兩地出來一些旅客,我定睛尋找著西川的蹤影,一撥人過去了,又過來一撥人,有一位提著黃色公文包,我上前探尋道:是西川老師嗎?對方馬上回答是的!我倆隨即握手,就差擁抱了,喜悅之情自不待言。
上車,就坐。在座位上,我遞給西川一份為紀念鎮江歷史文化名城命名30周年、推進鎮江書香建設的“詩文大家進鎮江”詩歌創作采風活動手冊,并交待了一些相關事宜后,我將自己過去出版的一本文學評論集贈給他,接著我們天南海北地聊起來。西川問到了鎮江的城市歷史,問到了與鎮江有關的文化名人,我們談到了反映鎮江歷史的西周青銅器“宜侯夨簋”,聊到了當天正好是“二月二龍抬頭”的鎮江民間習俗,說到了家喻戶曉的發生在鎮江的《白蛇傳傳說》和《劉備甘露寺招親》,講到了蕭統在鎮江組織編選的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昭明文選》,以及京口(今鎮江)人劉勰創作的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體大思精”的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和晚年居住在潤州(今鎮江)的沈括撰寫的有著“中國科學史上里程碑意義”的《夢溪筆談》等。
西川說到了自己在中央美術學院的教學工作,他講到了當代國內詩壇,我們還說到了出生在鎮江的現代詩人聞捷,說到了倍受詩壇矚目的1999年在廣州創刊的“中國第一民間詩刊”——《詩歌與人》雜志,以及該刊設立的具有國際影響的“國際詩歌獎”。交談中我得知在去年由該刊頒發的“第十屆‘詩歌與人·國際詩歌獎”中,西川和美國詩人麗塔·達夫女士共同摘取了該桂冠,這也是《詩歌與人》雜志自2005年至今在已設立的十屆詩歌獎中,西川成為我國第五位獲此殊榮者……
車輛駛入鎮江書香世家酒店,在朦朧夜色中燈光凸顯的酒店標識和店名,讓西川覺得很有意味,因為它和這次鎮江書香建設活動的本意緊密結合在了一塊。辦理了住宿手續后,西川從包內拿出一本由他創作的詩文集《鑒史四十章及其他》贈與我,這書是《詩歌與人》雜志出版的第十屆“詩歌與人·國際詩歌獎”專號,書中收有西川數十首(篇)詩文,內容從遠古神話傳說夸父逐日,到六朝時期的鬼魅滋生;從秦朝左丞相李斯,到安史之亂中的安祿山;從唐朝道教的一代宗師呂洞賓,到北宋的范寬等諸位名畫家;從現代詞語的剖解,到埃及和日本的紀事以及“曼哈頓亂想”等,總之,從古至今,包羅萬象,正如第十屆國際詩歌獎在授獎詞中對西川的評語:“他具有非同尋常的創造活力,他拒絕用一般性講述世界,他所有的才華和冒險都是在為漢語詩歌不斷發生衍變添加新的可能?!?/p>
閱讀他的詩文,你可以感受到這種寫作范式所表現出來的出人意料的思維形態,和他對社會的獨立價值觀,這包括了創作上的詩歌散文化、戲劇化和長句化,以及他把社會生活和精神夢想組成的寓言,在現實的鍵盤上交匯融合,在文體中肆意縱橫,其憂傷與快樂、誠實與虛偽、有限與無限、構建與消解、諷刺與贊美等,一覽無余,激情澎湃。
西川在采風活動后,要飛回北京。因時間較緊,我們匆忙吃了晚餐就從鎮江驅車趕往常州奔牛機場。下午他們是在“鎮江三山”之一的北固山采風的,在車上我們談到了北固山上的“祭江亭”,它是由三國時孫權的妹妹孫尚香在該亭遙祭丈夫劉備后投江自盡而得名,它建于山上的面江石壁之巔,因上接藍天,又稱“凌云亭”。而北固山之所以聞名遐邇,其原因既有老少皆知的劉備在北固山的“甘露寺招親”故事,還由于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在鎮江做知府時,登臨北固山觸景生情寫下的詞作《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再有就是六朝時梁武帝蕭衍游覽此山時揮筆書寫的“天下第一江山”六個大字。而無論怎樣,北固山留下的文化遺跡處處可見,讓人不勝感慨,浮想聯翩。
作為當代詩人,西川的詩有著高度凝煉的思想情感和信念,他的作品手法宏大、沉潛奇崛,在詩意抒發的同時,他“有時會感到自己被自己的寫作變成了陌生人”,這無疑是西川在解讀與闡釋紛繁的大千世界時所形成的一種敏銳的語言機鋒所致。
西川出版過十多部詩文集和翻譯等作品,代表性作品有《虛構的家譜》《大意如此》《西川的詩》《深淺》等。長詩《遠游》曾被具有國際聲譽的作曲家郭文景譜寫為管弦樂作品,組詩《鏡花水月》被改編為由著名導演孟京輝執導的實驗戲劇。他翻譯過龐德、博爾赫斯、米沃什等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和翻譯家的作品,參加過德、法、美、荷蘭等國的國際詩歌節和文學藝術節,作品被翻譯成英、法、美、意、日、西班牙等多國語言,其中《蚊子志:西川詩選》在2012年由紐約新方向出版社出版,并入圍美國最佳翻譯圖書獎和盧西恩·斯泰克亞洲翻譯獎,同時該書也成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英文寫作專業學生在2013年十二本必讀書之一?!段米又尽敷w現了西川詩歌語言的多樣性和其對殘酷而迷人的人間喜劇的犀利洞察,里面既包含了他早期的抒情詩,也蘊蓄著后期充滿思辨力的散文詩式寫作。
這位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與友人創辦過民間詩歌刊物《傾向》的詩人,西川的創作形態和審美風格在當代詩壇有著廣泛的影響力,他說“有意義的寫作需要真正的創造力”,而在他的創作足跡和探索之路上,我們已感受到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