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芊孜
摘 要:中國經濟近年來快速增長,也讓酒店產業獲得了蓬勃發展的動力。度假型酒店是酒店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對酒店的設計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就中國度假型酒店的設計進行闡述,并結合實例,一起探索中國未來度假酒店開發的差異化思路。
關鍵詞:度假酒店;設計;差異化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度假型酒店已經成為中國逐漸興起的新興消費市場,其產業規模日漸龐大,假期改革制度也在無形中刺激著中國的假期消費市場,旅游度假的需求得到了進一步的激發,度假酒店要怎樣進行差異化設計與規劃,才能夠更好的滿足和吸引消費者,已經成為酒店行業的重大課題。
一、度假型酒店的概念
度假酒店是依托良好的自然或人工景物條件,創造宜人的、具有人性化特征的休憩環境和服務設施,為度假者提供豐富多彩而獨具特色的休閑娛樂活動的綜合性區域。度假型酒店主要用于為旅游、假期的客人服務,其經營特征是不僅要滿足游客吃住的需要,還需要提供更好的休息、娛樂、購物等設施和設備,使客人的度假生活豐富多彩,滿足其精神和物質的雙重享受。
度假型酒店的設計理念要以市場研究以及資源的整合為基礎,以主題定位為核心,以度假環境的營造、度假載體的設計、休閑項目的配套、生活方式的構建以及運營模式的設計為支撐,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
二、度假型酒店的設計原則
度假型酒店的建筑風格,應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總體建筑風格既要符合人文環境、突出地域文化,又要能夠滿足市場對度假酒店的需求。這就要求設計者準確定位消費者心理,以展現自然環境與傳統文化為主題出發點,無論從酒店的外部設計風格,還是室內格調,都要緊扣酒店主題定位這一中心思想,充分展開聯想,將景觀、文化、地域恰當融為一體,讓人們在度假休息之余,也能領略到度假酒店的藝術之美。
(一)建筑風格要獨特
與普通的酒店不同,度假型酒店是以接待度假休閑的游客為主,為顧客提供多種服務,大多都建在海濱、山川、湖泊等自然風景區的附近,遠離市區的紛擾,擁有便利的交通,而且其經營的季節性強,對娛樂設施的要求也比較完善,重視人與自然的融合,為居住者營造一種度假的心情和情調,達到同現實生活的短暫隔離、與自然風光的親密接觸,實現自然、人文以及時尚生活的完美結合,呈現度假酒店獨有的風格和個性。以金茂三亞希爾頓酒店為例,它的建筑風格與當地的民俗,地理環境特征完美的融為一體。酒店蔥郁的精致園林風景以及低層的建筑巧妙的將海南島美麗的自然風景、獨特的植物和當地的文化完美的融合在當代的設計之中,為住店的客人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海灘度假休閑體驗。極具當地特色的火山巖、茅草屋頂的亭閣以及木質的地面裝飾等都融進當代風格的自然景色當中,例如椰子棕櫚葉、池塘、沙灘,和遼闊的梯田。稻田是海南中部的標志,和諧的融入了郁郁蔥蔥的綠色和遼闊無際的水景當中。
(二)要展現出豐富的地域文化
設計師應尊重地域文化,創造出根植于當地文化傳統、體現地域差異、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標志性度假型酒店建筑。在具體的酒店設計中,要把握好整體布局和色彩的搭配,盡量就地取材或使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裝飾,通過空間、色彩、造型、用材、內裝等不同層面和各種設計元素將文化凝固在建筑設計上,真正做到建筑風格的地域化,營造出一種別具特色的休閑舒適的度假氛圍和獨一無二的度假體驗。
(三)提供寬廣的生態空間
逐漸加快的現代都市生活節奏和日益緊張的城市生活空間,增大了人們日常的心理壓力,回歸自然已成為許多人的需要。度假型從室外環境到室內布局,甚至選擇材料,和設備,都要遵守生態學的原則,最大化的使用和利用周圍的自然環境資源來進行建設。
此外,度假型酒店在其設計中,還可以根據其所在地的氣候條件,建設一些服務項目如游泳池、餐飲設施、棋牌活動、網球、按摩、理療等,將會為酒店帶來額外的經濟回報。
(四)提高客房設計的舒適性和靈活性
酒店是“基于私人的居留空間的公共服務場所”,是一種功能、結構、風格、空間等多方面的多元化組合。在度假型酒店的客房設計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1.以人為本,根據消費者的不同需求設計功能適宜的客房類型及其空間,使客人能夠保持最佳的心境和最好的精神狀態;2.增加客房設計的靈活性,利用建筑結構形成各種進深的客房或利用靈活家具或隔斷自由改變室內空間劃分;3.注重個性:在與酒店的總體風格相同的基礎上,客房空間一定要注重展現自己的個性,充分的利用不同元素的性格特色以及文化內涵,設計出動態、多變和充滿創意的個性私人空間;4.做到藝術性與主題性的融合,空間的裝飾設計主題要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特色,又可以利用一定的科技手段來進行設計。
三、結論
度假型酒店以其美麗的自然環境和極具特色的設計在酒店行業的細分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今后要以更加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更為精致的細節設計,開拓出更加廣大的市場,以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真正變成客人精神享受和舒適生活的載體。
參考文獻:
[1]北京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 度假酒店主體化風格的創造[N],中國旅游報,2007.
[2]羅紅寶,許亮,王嚴峻, 如何打造度假酒店[N],中國旅游報,2006.
[3]周波, 職業餐飲網,度假酒店私人空間的設計與發展[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