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定蘭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蓬勃的發展,我國的傳統語言教學也逐漸邁向了一個追求創新教學的層次上。小學語文教學作為我國傳統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于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性格的培養,素質的均衡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成為了學生素質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對于從小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完善價值觀念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如何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關鍵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本文就創新模式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創新提出一定的建議與意見,旨在促進學生語言文學素養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創新模式;價值觀念;小學語文;教學
新課改條件下,我國的小學教育正逐步成為其中一個被全社會重視的熱門話題,由于小學階段正是一個人的教育生涯中的啟蒙階段,所以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因此,在新課改的教育改革中,如何與時俱進、全方位地實施對小學教育體系的改進與完善,也正是我們將要討論的重點話題。本文也將著重討論創新模式下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探究。首先,我們應明確新課改下小學教育的教育理念以及發現常見的一些誤區。其中,在針對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最為普遍的一個誤區就是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和學習中的眾多內容中更為看重的是對于記憶與技能的鍛煉與培訓,更傾向于讓孩子們機械的學習和記憶更多的知識,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素質的培養。這一現象也與我國對于小學教育內容所倡導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本方針有失偏頗。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合作精神,培養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的能力,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更應該打破以往的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敢于大膽探索和嘗試新的模式。這種對創新型模式的追求并不是意味著對傳統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否定和批判,因為在不同的時期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廣大教育工作者應該學會從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汲取寶貴的經驗和長處,用以改善和提高符合當下時代要求的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這才是對創新模式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探索的真諦。
首先,應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明確師生角色關系。老師們應該明確一點,那就是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真正的主體應該是學生而不是老師。作為傳統教學模式中根深蒂固的一個思維定式,這種想法也長期束縛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例如,根據以往的教學模式,老師只是單純的按照備課內容向學生們講授教材上相應的知識,而由于語文這門學科自身獨有的一大特點就是偏向于背誦和記憶,而這一過程也往往是最為枯燥乏味的,而小學生由于年齡普遍偏低,心智尚未成熟,對于這種枯燥的學習內容常常會產生抵觸甚至是厭惡的情緒,這一現象在實際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也極為普遍。針對這一現象,老師就應該充分的發揮其引導的作用。老師可以將教材中比較相似或者相關的內容集中在一起,在課堂教學中集中講授。在明確本次課堂講授的重點之后,其他的相關內容完全可以作為輔助內容穿插在其中,先讓學生們對這些輔助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為今后學習做鋪墊。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應該更關注講授的方式,畢竟作為長期奮戰在一線的老師們對于教學內容已經爛熟于心,這一點毋庸置疑,而問題的關鍵就是如何能將這些自己早已掌握并熟悉的知識更好的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們能更輕松更有效的掌握。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則顯得尤為重要,想要在創新模式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取得明顯的效果,就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激活他們對于學習的主動性和熱情,這是開始環節也是重要環節。響應新課標“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時要注意教學優化,以學生的視角、思想為出發點,從思想和行為上進行改變和調整,引導學生積極改變、良性發展,才能做到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進行教學活動。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動態,關注學生的興趣等,先以對學生的了解綜合調整教學設計,再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基礎與水平個別指導,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平時多注意學生的感觸,,確定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位置。不做“以學生為本”的面子工程,而是要從日常生活及教學活動中能夠體現。如,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展示課件及教學相關內容,拓寬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一些開放性問題,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增強課堂參與性,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等,增加一系列能夠增強學生在課堂中參與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樂于學習。如,在學習《狐貍和烏鴉》一文時,先讓學生自己分組預習,然后提出問題,“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故事的結局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局?”問題由淺入深,相互討論總結。像“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局?”討論性更強一些,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意見,學生們可以相互參考、質疑;像其他兩個問題,小組搜集資料、思考、得出結論,效率都要比一個人高出很多。在小組學習中,大家不僅可以共同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還可以提出問題在小組內討論解決,也可以在班級中提出問題大家共同解決。在這樣的小組學習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自主學習能力與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努力創新,培養學生的語文聽說讀寫能力,培育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責無旁貸。
參考文獻:
[1].劉道義.提高中小學英語教學效果的幾點意見[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8(9).
[2].李華.教學生成視角的英語有效教學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0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