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剛
摘要:20世紀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開始傳到我國,它是運輸、倉儲等基礎服務行業的一個重要發展。近幾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企業改革的深入,企業自我約束機制增強,外購物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別是隨著外資企業的進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對物流重要性的認識逐漸深化,視其為“第三利潤源泉”,對專業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漸增加。本文主要從我國物流業的現狀,存在問題,應對策略等方面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 第三方物流;發展現狀;存在問題;解決方案;前景
20世紀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開始傳到我國,它是運輸、倉儲等基礎服務行業的一個重要發展。近幾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企業改革的深入,企業自我約束機制增強,外購物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別是隨著外資企業的進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對物流重要性的認識逐漸深化,視其為“第三利潤源泉”,對專業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漸增加。但由于我國第三方物流起步較晚,因此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
一、物流觀念落后,物流現象突出
由于對物流作為“第三利潤源泉”的錯誤認識和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觀念影響,很多生產或商業企業既怕失去對采購和銷售的控制權,又怕額外利潤被別的企業賺去,都自建物流系統,不愿向外尋求物流服務。
二、企業規模偏小,管理水平較低
我國大多數第三方物流企業是計劃經濟時期商業、物資、糧食、運輸等部門儲運企業轉型而來。我國物流業還處在起步階段,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質不高;物流設施設備落后、老化,機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客戶特定要求。
三、現代技術利用程度低
我國物流企業在信息化方面起步較晚,信息化程度低,因而普遍存在對信息的獲取、處理和運用能力不強的問題。大部分企業尚未應用計算機管理系統,自動識別和條碼技術、GPS全球定位系統等先進技術。
四、缺乏物流管理人才
發展第三方物流需要具備一支優秀的物流管理隊伍。我國雖然物流從業人員也已初具規模,但真正懂得物流科學的高層次管理人才少之又少。缺乏人才,企業就缺少了創新和發展能力,只能依靠傳統的方式管理現代物流,從而導致物流企業低效率運作缺活力和競爭力。
針對目前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存在的問題,使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能夠很好的發展,應該采取下列對策:
一、培養專業的物流人才
一方面是大力提倡、支持現代物流專業教育同物流企業和物流研究機構的合作,使物流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相結合,培養一批既擁有專業知識又熟悉物流運作規律和流程的人。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內部要注重對技術類和管理類相互結合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二、更新物流觀念
物流企業的轉型首要應該在觀念上進行轉變,提高物流企業員工的物流意識,特別是企業領導的物流意識。一是由計劃經濟觀念向市場經濟觀念轉變。二是由區域分割的觀念向一體化市場觀念轉變。三是在企業管理觀念上,要從思想觀念、內外部管理、服務水平、企業文化等方面進行根本改變。
三、政府加強基礎建設,為物流發展創建良好的市場環境
國家應該給予物流行業以重視,大量投資于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出臺物流運作標準及相關扶持政策,構建流暢的物流系統;明確統一的綜合經濟管理部門,負責全國性的物流產業政策的制定。
本文基于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決對策。由于第三方物流觀念在我國很落后,大多數企業拒絕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務,尤其是以傳統型為主,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陳舊,然后由于第三方物流在我國缺乏一定的技術。針對目前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現狀并要求我國企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培養專業的物流管理人才,更新物流觀念、提高物流服務水平、應用現代物流信息技術,加強企業集中和戰略聯盟,注重服務拓展戰略的實施、政府應加強基礎建設,為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