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剛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教學方法的選擇,爭取以適用的教學手法給學生的數學學習開啟一個好的開端。本文中,筆者主要就小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高問題淺談一下自己的幾點認識。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生;小學數學;學習效率;提高
教育是培養人才的根基,而為了從根本上提升人才的質量,教育需要從小學階段抓起。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效率,使得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繼而養成熱愛數學學習,自覺加強數學學科學習的好習慣。隨著新課改的推行,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自身的數學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學能力,教師們一直在努力通過各種途徑尋找最適合的方式方法。當然,最終的實驗結果有好有壞,有些經驗相對豐富的教師通過自身不斷地努力和堅持不懈的嘗試下,在數學教學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學生們在教師的努力引導和教育下對新課程改革后的學習環境也逐步的適應,并在學習過程中有了很大的改變;然而也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在新課改的路途上雖然歷經艱辛,但是卻沒有得到太多的收獲和教學成績上的提升。這兩種情況的出現不外乎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問題:教學方法選擇恰當是多么的重要。在筆者看來,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成為直接影響教師教學和學生數學學習成績高低的因素。接下來,筆者主要通過自身在學習數學教學中取得的一些教育教學經驗和近幾年對新課標的研究,淺談一下自己對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幾點建議,希望對大家的數學教學有所幫助和啟發。
第一,加強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多媒體技術與我們的教育教學相結合極大地便利了教學活動,給廣大師生減輕了不少負擔,使得雙方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課堂互動和具體課程內容知識的學習中去。眾所周知,在傳統的應試教育背景下,在學習數學教師的教學工作中,一直采取單一的口頭敘述加板書的形式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導致師生課堂互動時間減少,而且對于師生的身體不利,因為大量的粉末進駐到教師和學生的肺部,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教書和學習,對雙方的身體都是不利的,而且因為沒有擴音器教師只能靠提高嗓門喊來引起學生的注意,這種形式不僅不利于教師的身體健康,而且學生也難以一目了然地洞察到教師講課的重難點,需要教師反復強調才能有所察覺。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普及,學生們可以聽到教師聲情并茂地講解課程知識,從視覺和聽覺等各方面一同感受數學學習的整個過程,這種便捷而新穎的方式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和學習興趣的養成。比如說,在學習三角形時,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幻燈片放映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三角形應用實例來加深學生的記憶,幫助學生更扎實的掌握所學知識。
第二,營造歡樂而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寓教于樂,從而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做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引路人。眾所周知,小學生一般年齡較小,他們在對事情的判斷上缺乏理性,受主觀情緒的影響比較大,因此,想要讓其自主的做出比較理性的判斷相對來說是比較困難的,我們需要在環境的營造上更多的迎合學生的意愿,努力的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構建歡樂的氛圍,使得學生們能夠在快樂的情緒下取得好的結果;相比之下,如果學生對自身所處的環境不滿意,想讓其自覺地加入到教學環境中去,我想也很難在短時間取得我們想要的效果,想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提升自身學習的積極性意識也是比較困難的。
此外,師生關系維持的好與壞也是能夠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師生關系處理得好,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也會比較高,對教師個人的教學能力也會更加認可,在這樣的情況下,更有助于教師開展好自己的教學工作,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也會隨之加強,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接受能力也會得到提高。相反,如果師生之間的關系處理得不恰當,學生對教師個人的行為品性不認可的話,教師想要順利地開展教學活動,繼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習一些知識也是困難的。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數學教師而言,我們要努力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有效互動,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平等地與學生之間進行相處,努力為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高效運作構建有利的教學環境。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的教學才能達到師生互利共贏的效果。
第三,豐富課堂教學活動,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學習和活動時間,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意識,對學生的課堂表現給予肯定性評價,也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下,我們常常使用的是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并沒有給予太多的關注和關心,因此課程授課過程和模式是比較單一化的。有了多媒體技術的參與使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形式變得更加富于變化,學生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為有了多媒體的介入而多了起來。但是,要想真正的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僅僅依靠科學技術是不夠的,教師自身對于課堂秩序的把控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方面。作為教師來講,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開展課堂教學,堅持終身學習不斷創新的育人原則,教師以自身的教學水平得到學生的認可也不是一件難事,我們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間歇性地設計思考題讓學生以分組合作的方式討論作答,最終由教師對每一組的回答情況進行點評。這樣師生就可以在共同參與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拉近彼此的距離,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這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養成和學習效率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當然,作為一名教師而言,我們還應當注重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采取正確的評價原則。因為小學生年齡都比較小,對于很多問題的認識達不到我們要求的那么全面,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不要以高年級的標準去評價和要求小學生,而是要對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給予正面性的評價,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不斷地被我們激發,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們才能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也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良好習慣的養成。
數學是眾多學科中最基礎性的科目之一,學好數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在生活和其他科目的學習中占據優勢,因而在平時的教學中幫助學生提升數學學科學習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以上三點僅僅是筆者個人愚見,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小學數學教學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