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軍
(浙江省慈溪中學,浙江慈溪 315300)
教育過程理應生命化,關照學生生命的完整性,尊重學生生命的獨特性,理解學生生命的生成性,善待學生生命的自主性。班級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場所,也理應實行生命化的管理,關注學生生命發展,提升學生生命質量。
生命視野下的高中班級人本管理研究首先要解決認識問題,科學、全面地理解班級人本管理豐富的內涵,才能開展智慧實踐,發揮人本管理價值。
生命視野下,班級人本管理要以尊重人為基本前提,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尊重學生個體存在的差異性,對學生做出全面、客觀評價,師生、生生互相尊重,構建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激發學生班級認同感,強化學生班級榮譽感[1]。
人本管理要以關心人為手段,班級管理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還要關注學生的生活、情感、生理等問題,給予學生人文關懷,呵護學生,滿足學生多元化、合理的需求,切實維護學生各方面的權益,呵護學生生命成長。
班級存在的要義是服務學生,呵護學生生命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人本管理要以發展人為目標,一切班級管理舉措要有利于促進學生生命發展,激發學生興趣,激活學生潛能,喚醒學生生命意識。人本管理的三個方面是有機的整體,互相影響,彼此關聯。
“優勢心理學之父”唐納德?克利夫頓博士指出:“人本管理的關鍵,就是在對人性科學理解基礎上,看準人的優勢和利用這些優勢。”人性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受到特定社會制度、特定時代環境的影響,因此高中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審視高中生的“人性”,準確解剖高中生人性中存在的優勢、劣勢,因勢利導,激活學生潛能,以達成人本管理的目標[2]。
高中生戀愛是一種普遍現象,也是高中生生理上發展的必然現象,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高中生生理上發育的優勢,他們感性、充滿熱情。這就需要我們順應高中生人性,針對他們生理上的不足與優勢因勢利導。為此,我引導學生組織了一次“居里夫婦”故事介紹主題班會,事先讓學生全面收集居里夫婦的生平資料,以及居里夫婦的故事。班會課主要包括三個環節:走進居里夫婦、居里夫婦愛情、居里夫婦愛情啟示錄。主題班會第一個環節,意在讓學生理解居里夫婦為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提升學生世界觀、人生觀;第二環節讓學生了解到為科學獻身的理想把居里夫婦永遠聯系在一起,他們雖然生活清貧,工作、學習十分緊張,但卻是事業上的最好合作者,又是和睦的人生伴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第三環節,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利用充沛的精力,投身學習。
人作為一個鮮活的生命,存活于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必然具有多樣化需求。高中生正處于生命的綻放期,他們的需求是多樣化的,他們對高考充滿期待,渴望實現大學夢,他們渴望自主管理,享受均等的權益,他們對人生充滿期待,渴望擁有一份合理的人生規劃。教師作為學生成長的導師,要尊重學生多樣化需求,尤其要正視每一位學生的生命需求。尊重學生生命需求要做到因人而異,充分把握每一位學生的學情特點,為學生的成長制定個性化方案,致力于班級學生全員發展,而不僅僅是關注班級少部分優秀學生的成長。
為了尊重學生需求,引導每一位學生發展,我組織了一系列活動:小小心愿、漂流瓶、助我圓夢、N年后的我等。通過小小心愿,傾聽學生心聲,了解學生學習、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及時施以引導,強化學生人生目標意識;漂流瓶活動則是一次放飛心愿、夢想的活動,是對小小心愿活動的深化;助我圓夢組織學生開展一次“圓夢大討論”,明確圓什么樣的夢、怎樣圓夢等問題,引導學生將個人夢想與班級夢、中國夢等結合起來,強化學生集體意識與責任意識,明確尋夢的智慧實踐;N年后的我,則引導學生對未來進行假想,強化學生人生規劃意識。
一系列活動基于學生需求,尊重學生個性,以精神凝聚人、感染人、鼓舞人、激勵人,緊緊圍繞班級每一位學生生命的發展,有效促成人本管理目標的實現。
高中生不同于小學生、初中生,他們的自主意識逐步覺醒,個體意識越來越強烈,尤其是班級管理中公平公正需求尤為顯著。高中教師要基于學生需求,引導學生民主參與班級管理,努力推進自主管理,為每一位學生創造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3]。
班級人本管理中,教師要創新班級管理模式,改變傳統中部分“班委”包攬管理的現狀,建立以班委為核心、全員參與、競爭上崗的人本管理模式。學生通過自主推薦、民主評議相結合的方式,評選出班委成員,組成班級管理核心;同時,采取輪值制度,參與班級直接管理,接受班委監督與領導,為每一位學生創造參與班級管理、展示才能的機會;班委成員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學生輪值基礎上,對學生輪值情況進行集體評價,篩選出優秀學生參與到班委中,對班委中不負責任、責任心不強的學生進行及時調整,始終保持班委組織的先進性,提升學生自主管理整體水平。
激勵手段是提升班級人本管理的重要路徑,也是必然需求。高中教師要在班級人本管理中實施積極評價,合理地運用激勵與懲戒手段,將獎懲有機結合起來,培育學生自主參與班級管理的自信。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采取獎勵手段,還是懲戒手段,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生命的發展,都要有助于學生生命發展。
生命視野下的人本管理要實施積極的評價,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放大學生優點,并通過一系列活動擴大評價效應。如開展“尋找最美同學”活動,改變傳統評價方式,以貼近時代主題活動的方式,融入時代元素,從而達到有效激勵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評價不能濫用,要具有針對性,對于班級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實施積極的評價,有意識引領學生成長,幫助學生不斷明確是非觀、世界觀、人生觀等。
懲戒手段的運用要適當、適度,留有余地。懲戒手段的運用要以完善班級規制為前提,班級規制的制定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全體學生參與班級規制建設,并對違反班級規制的行為提出相應的規定。這樣學生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懲戒,起到懲戒的預期效應。
生命視野下的高中班級人本管理是踐行“以人為本”理念的生動體現,也提升了學生生命厚度的現實訴求。高中教師要進一步強化生命意識,將冷性制度管理變為感性人本管理,基于學生生命的完整性、獨特性、發展性等,不斷提升服務意識,為學生生命發展創造機會,搭建平臺,將班級管理的權利交給學生,用生命喚醒生命,用生命激蕩生命,不斷提升班級管理視野,使班級成為學生生命張揚的天堂。
[1]李樣聰.“以生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級管理工作探索[J].考試周刊,2013,(93):181-182.
[2]陳麗,聶連昌.打造生命在場的班級管理新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6,(20):44+46.
[3]夏義云.融生命關懷于班級管理中[J].新聞世界,2010,(0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