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曄華
(江蘇省如東縣大豫鎮兵房初級中學,江蘇如東 226412)
初中階段的學生除了日常文化課程的學習之外,關于美育方面音樂層面的培養也至關重要。足夠的音樂意識培育能夠幫助學生逐步構建完善的人格心理和藝術精神。新課改實行后,初中音樂教育獲得了更大發展的空間。同樣,音樂教育方面的設備和教學用具等外部條件也得到了大大的升級,從而提升了音樂教學質量的水平,使其更加完善和多樣化。雖然經過課改,但現階段的音樂教學依舊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音樂是人類流傳和應用最廣的藝術形式,人們通過音樂來表達自己的喜悅、哀傷、痛苦、興奮等情緒。音樂具有極強的影響力,我們能夠非常直接地感受到音樂旋律中蘊含的不同情感,并引起心靈的共鳴。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語言的人們能夠同樣感受到音樂中的感情,這也使得音樂成為全世界范圍內最為通行的情感語言。不同時期和不同背景下的音樂具有不同的特點,學習音樂知識、接受音樂熏陶能夠健全人們的人格,使得人們更加深入地認識到世界的美好,體會人類情感的豐富,變得更加陽光,更加熱愛生活。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人格培養與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對于這個世界還處在探索和感觸時期,他們需要在不斷摸索中成長和進步,并最終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初中階段也是學生人格培養與情感塑造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開展音樂教學有助于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使得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音樂藝術以及音樂藝術背后人類最質樸、最純真的情感。學生能夠透過音樂更好地感知世界,最終形成強烈情感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這也是初中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因此在初中階段開展音樂教學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教師和家長都應該保持高度重視,將音樂教學放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上。
初中音樂教育中普遍出現的現象就是教師的新課改意識不強,依舊采用較為老舊的方式進行教學,對學生的重視度不足,從而導致學生對音樂這門課程產生抵觸心理。先由教師通唱一遍,然后領著學生唱幾遍,最后讓學生單獨唱,這樣的教學方法雖然可以讓學生快速學會教學內容,但也約束了學生自行發展的寬度,讓學生出現各種依賴心理。初中階段的學生喜歡接觸新鮮事物,思維外放特別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因此在音樂教學方面,我們需要不斷地完善手法,盡可能地減少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意的抹殺,要不斷地運用各種形式吸引學生的目光,支持學生的自我創新,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學生和家長均不關注音樂的學習。加之很多音樂教師在講課過程中總是采用單方面關注的形式進行教授,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對音樂方面的自我造詣,逐漸演變成了老師在講臺上不斷地進行講述而學生卻呈現“心在曹營心在漢”的狀態。此外,家長方面也影響了學生的成長軌跡,他們過度地關注文化課程的學習和發展,一度認為只有學生學習好了,才能夠證明自己的能力,家長才會有面子,才會被別人認可自己的孩子是個優異的學生。
鑒于各種外在環境的影響,初中階段的學生即使有大把的時間也不會放在音樂的學習上,對音樂學習沒有足夠的耐心。學校在課程安排方面,留給音樂課程的空間不足也加劇了音樂課程學習的難度。
很多初中學校對于音樂方面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投入欠佳,沒有配備相對較為完善的設施。很多學校存在樂器缺失的問題,只有一架僅供教師伴奏的鋼琴,甚至還有很多農村學校沒有樂器提供,無法跟上音樂課程改革的腳步。
與此同時,音樂教授人員方面的篩選也相對簡單,很多沒有教學經驗的師范類學校畢業生或非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都加入了教師的行列。素質教育逐步實行開來,初中音樂也要面向更多的學生發揮其作用。然而,很多學校沒有投入使用較新的教學設備,教學質量和水平較低。課堂上老師授課內容和方式老舊,沒有相關拓展,逐漸泯滅了音樂課堂的魅力和價值。
現代化教學理念的發展之下,我們要靈活使用更加先進的教學模式和理念,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依照新課改的內容進行優化。音樂課程過程中需要為學生設定目標,只有目標確定之后才能夠讓學生更有沖勁,讓教師明確自己的教學方向。教師在教授過程中要時時關注對于潛在能力的考查,給予學生更多的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加強對學生學習方面技能的培育。
當下,音樂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越發強烈,已經慢慢地滲透到每個人的心中。因此,初中音樂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接觸音樂,了解音樂,更多的是讓學生在音樂的幫助下提升品位,陶冶情操,完成新課改中要求的對于學生美育教育的培養,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逐步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幫助其理解和發展對音樂的學習。
建立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與音樂課堂相互融合,幫助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下快速成長。情境創造是初中教學過程中最為常用的方法,普遍受到了學生、家長老師的喜愛。在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情境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樂趣,提升課堂活躍度。這是建立多層次音樂課堂的基礎。
同時,初中音樂教師也要特別留意對于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通過各種先進的教學儀器讓學生更加切實地感受到音樂帶來的魅力,尤其是對于沒有音樂基礎或基礎較差的同學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極佳的方式。音樂與生活也要相互融合,音樂是生活的表現,生活是音樂的載體,在實際教授過程中,可以采用添加故事情節、猜謎語等形式調動課堂氣氛,運用當下流行的方式進行表現,吸引學生的目光。
雄厚的教師隊伍是確保音樂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所以,學校應當特別重視音樂方面的教育,唯有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隊伍的質量,才能夠從本質出發優化現階段音樂教學的問題。
音樂課程的本質目標不是將學生培養成為音樂家,而是給予學生一定的支持和指引。學校也應當按照自己學校的情況適當添加教學工具,如,設立音樂教室,并且保證音樂教室的質量水平。為了讓音樂課程更加輕松愉悅,可以采取教師之間相互輪調,進一步優化資源,建設富有情趣的高效率音樂課堂。
綜上所示,初中音樂教育的深入開展對于初中學生人格塑造及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針對當前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采用有效對策予以解決,努力提升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實效,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愛,為初中學生健康成長發育作出更多的貢獻。
[1]喬紅霞.對當下初中音樂教學現狀的思考[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5,(4):13.
[2]邱煜婷.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J].學苑教育,2016,(19):75.